在卫星通讯网络发达的今天,人们可以迅即与地球上有信号覆盖的地方的朋又说上话、见上面。天涯咫尺,再也不是“诳语”。
高度发达的通讯手段,用在军事上,就是战机,就是生命,就是克敌制胜的法宝。
在科技不发达的古代,人们一定也非常渴望神奇快捷联络,于是想象出了“千里眼”、“顺风耳”,编造出一个跟头十万八千里的孙悟空和脚踏风火轮的哪吒三太子等神话人物。
在肉身凡胎的水浒好汉中,作者施耐庵也设计了一位有特殊本领的人物,来弥补梁山兵马通讯手段落后的不足。
此人便是《水浒传》中的戴宗。
书中介绍,戴宗原是大宋江州两院押牢节级,梁山泊军师吴用的至交好友。他身怀道术神行法,将四片神行甲马拴在腿上,最快能日行八百里,人称“神行太保”。
对于戴宗身怀的神行法,小说中描述得有板有眼、神乎其神。在《水浒》第36 回,梁山泊军师吴用得知宋江将被刺配江州时,特意对宋江道:
“兄长听禀:吴用有个至爱相识,现在江州充做两院押牢节级,姓戴,名宗,本处人称为戴院长。因为他有道术,一日能行八百里,人都唤他做神行太保。此人十分仗义疏财。夜来小生修下一封书在此,与兄长去,到彼时可和本人做个相识。但有甚事,可教众兄弟知道。”
之后,宋江到江州后果然寻机与戴宗结识,书中再次介绍道:
“原来这戴院长有一等惊人的道术,但出路时,赍书飞报紧急军情事,把两个甲马拴在两只腿上,作起神行法来,一日能行五百里;把四个甲马拴在腿上,便一日能行八百里。因此人都称做神行太保戴宗。有《临江仙》为证:
面阔唇方神眼突,瘦长清秀人材,皂纱巾畔翠花开。黄旗书令字,红串映宣牌。
健足欲追千里马,罗衫常惹尘埃,神行太保术奇哉!程途八百里,朝去暮还来。
书中,戴宗利用神行之法,曾两次救了宋江的性命。
刺配到江州的宋江,心怀哀怨。感叹人生不得志,于是在一次酒醉后,挥笔在浔阳楼墙壁上题了反诗,被江州知府蔡九的幕僚黄文炳发现。黄文炳为巴结权贵,竭力想置宋江于死地而立功,于是献计知府将宋江捕获入狱,待几日后押送至京城讨功。
随后,在戴宗被蔡九知府派往京城送信送礼给父亲蔡京时,书中再次描写了戴宗的“神行”本事:
“蔡九知府写了家书,印上图书。黄文炳问道:“相公差那个心腹人去?”知府道:“本州自有个两院节级,唤做戴宗,会使神行法,一日能行八百里路程,只来早便差此人径往京师,只消旬日,可以往回。”黄文炳道:“若得如此之快,最好,最好!”
···“且说戴宗回到下处,换了腿膝护、八答麻鞋,穿上杏黄衫,整了膊,腰里插了宣牌,换了巾帻,便袋里藏了书信盘缠,挑上两个信笼,出到城外,身边取出四个甲马,去两只腿上,每只各拴两个,口里念起神行法咒语来。怎见得神行法效验:
仿佛浑如驾雾,依稀好似腾云。如飞两脚荡红尘,越岭登山去紧。顷刻才离乡镇,片时又过州城。金钱甲马果通神,千里如同眼近。”
不料,戴宗却在山东境内梁山泊朱贵开的酒店中歇息时,被人下蒙汗药麻翻押至梁山。吴用与其商议用计,让人模仿蔡京笔迹写成假书来解救宋江。
哪知一时疏忽,在图章上出了纰漏,再被黄文炳识破,连累戴宗也陷在死牢中,后被梁山好汉从法场上救出,因此上梁山入伙。
戴宗是书中白龙庙二十九英雄之一。梁山大聚义时,排第二十位,上应天速星,职司为总探声息头领。
入伙梁山泊之后,戴宗在搜集情报、传递信息方面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成为梁山泊头领中不可或缺的人物。
宋江率兵攻打大名府时,背上突患毒疮。浪里白条张顺领命到建康府请得神医安道全。因路途遥远,宋江又病情危急,于是戴宗运起神行法,将安道全及时送到梁山水寨,第二次救了宋江性命。
书中写了这一情景:戴宗道:“这个容易”,便取两个甲马,拴在安道全腿上。戴宗自背了药囊,分付张顺:“你自慢来,我同太医前去。”两个离了村店,作起神行法,先去了···。
高唐州之战时,梁山兵马被太守高廉的妖法击败。吴用便让戴宗去蓟州寻取探母未归的入云龙公孙胜回来助战,因为与戴宗是好友,李逵自荐随同前往。
途中,李逵并不听话,偷着吃肉喝酒。戴宗决定利用神行法教训他一下,还果真将李逵整治得服服帖帖。
这一段,书里写得很精彩有趣:说是一天早起后,戴宗详装不知李逵违道规喝酒吃肉的事,给他腿上拴好甲马,念动咒语使其飞走起来。
于是,李逵迈开双腿,只见身边田野村庄都急闪而过。他自己根本管不了自己的腿脚,想停下来喝水、吃饭都不能自主,不由叫苦不迭。
李逵无奈向戴宗求救,坦白了偷吃酒肉得错误。戴宗令他停住,又把他钉在那里动弹不得。直到李逵保证不再偷吃偷喝,才饶了他。
书中描述,当天“戴宗叫李逵安排些素酒素饭吃了,烧汤洗了脚,上床歇了。睡到五更起来,洗漱罢,吃了饭,还了房钱,两个又上路。行不到三里多路,戴宗取出甲马道:‘兄
弟,今日与你只缚两个,教你慢行些。’李逵道:‘亲爷,我不要缚了。’戴宗道:‘你既依我言语,我和你干大事,如何肯弄你?你若不依我,教你一似夜来只钉住在这里。只等我去蓟州寻见了公孙胜,回来放你。’李逵慌忙叫道:“我依,我依!···”
像李逵这样桀骜不驯得莽汉,能被戴宗收拾得老老实实听话,也展示了戴宗的本领和智商。
二人到蓟州后,经过一番周折,终于将公孙胜请下二仙山。公孙胜以“五雷天罡正法”破了高廉的妖术,协助梁山军攻破高唐州。
宋江继任梁山寨主后,在忠义堂周围设立四旱寨。戴宗坐镇右军寨,居第三位。
梁山军兵两赢童贯时,戴宗在九宫八卦阵中护持中军,随侍宋江身侧。他手持鹅黄令字绣旗,负责飞报军情、调兵遣将等事务。
三败太尉高俅后,戴宗与燕青结伴前往东京,用计救出被高俅软禁在府中的圣手书生萧让、铁叫子乐和。
梁山受招安后,戴宗随宋江南征北战,先后征讨辽国、河北田虎、淮西王庆、江南方腊。他虽从未斩将夺城,但却有及时传递军情、军令的特殊功劳。
征讨田虎时,戴宗听闻敌将马灵也会神行法,便前去与其较量。但他刚行得十六七里时,马灵早已在二十余里之外,心里服输。马灵归降后,将日行千里之法传授给了戴宗。
征方腊等大战得胜之后,戴宗作为幸存正将,被朝廷授为武节将军、兖州府都统制。 但他在受封众将中第一个纳还官诰,只身来到泰安州岳庙陪堂出家,殷勤奉祀圣帝香火,数月后“大笑而终”。
《水浒》书中的戴宗,是一位比较受人喜爱的角色,他既身怀绝技,又富有正义感,执行梁山将令不折不扣。
也有人说他在江州当两院押牢节级时,曾索取犯人的“常例银”。但在那个封建时代底层牢狱都很黑暗的情况下,也不该用很高的觉悟水平来要求戴宗。况且,他索要的是罪犯求得安逸的买路财。既然叫“常例银”也应是官府默许的。
瑕不掩瑜,戴宗作为梁山好汉,人品才能都是上乘的,他在梁山泊排位第二十,也是实至名归。
衷心感谢各位朋友阅览《掌心春秋》,如果您喜欢,可点击栏目右上角的提示“订阅”或“关注”。我们共同赏析历史趣闻,回忆历史往事…(声明:文中配图均源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