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讲 风云变幻
1 | 没有良好的公司结构,业务就没有了载体 |
2 | 成立公司:一场咨询引发的新东方变革 |
3 | 合伙人之间,股权如何进行分配 |
4 | 从合伙人到股东,再到职业经理人,一场艰难的历程 |
5 | 定心丸:给股权定价 |
6 | 引进外部投资人的是是非非 |
7 | 我是用什么心态来对待变革中职位的起起伏伏的 |
8 | 卢跃刚对新东方稳定起到的作用 |
关于引进外部投资人,从第一年向王明夫咨询的时候,他就告诉我们说:“如果你们需要的话,可以引进外部投资人,打破你们内部的这种感情循环、感情纠葛,而且也打破你们内部完全没有一个人懂商业逻辑的困境。”
后来向王明夫咨询到一半,他们就咨询不下去了,觉得我们完全是一帮来自北大的、没有头脑的、只有人文情怀的人,而且我们互相之间又纠缠不清。
紧接着,普华永道的队伍也进来了。因为普华永道在中国的咨询者叫谢涛,是北大毕业的,北大人给北大人咨询,这件事情应该是比较容易的。
他们进来以后的第一件事情,就说:“你们最重要的就是引进外部投资人。因为只有引进了外部投资,你们才能守规矩,否则你们之间不守规矩,今天讲好的,明天一个人不高兴规矩就破坏了,破坏了你们还没有任何办法。你们成立董事会,董事会决策有人不来开会,第二天发表一个反对意见,其他人就没有办法了。你们这个不合适,所以必须要有外部的人进来,你们才知道什么叫规矩,以及什么叫守规矩。”
新东方在2001年、2002年、2003年,三年引进了三批投资人,都没有成功,这里面故事特别复杂。
第一批,是海南岛的一个养猪的上市公司,他们老板对我们特别有好感。最初开始认识就是因为他的孩子在新东方上学,说我们这帮人特牛。后来我们告诉他我们要引进外部投资人,他就说:“没有问题,我来!”
当时新东方估值才多少呢?原价就一个亿,就决定增发10%,相当于是变成1亿1000万。他拎着现金过来了,和我们开了一天的董事会后,说:“不行,不能加入你们。你们这帮人是绝对不可能做出公司来的。你们除了各种感情纠葛、各种吵架——而且吵架还没有道理,不讲任何商业逻辑,互相还不让步,看着你们是没有任何希望了。”
他说:“我是做生意的,尽管我是养猪的,但是我知道公司应该怎么做。”所以过了一个月,他告诉我说:“俞老师我们不能进。”
到了第二年,来了一个专门搞投资的,他个人在股市上赚了不少钱,不是北大毕业的,但有点北大背景,来跟我们说:“你们这个生意好,一年一个多亿的利润,无论如何是特别值钱的,所以我来投!你们估值多少吧?”
我们说:“估值也不高,我们就是想引进一个外部投资人,我们估值就是1亿5000万。你只要掏1500万,就能够变成我们10%的股东。”
他说:“可以,没有问题,我愿意给这个钱。”他也是来参加了新东方的两次会,说:“这个钱给了你们这帮人,我们认为你们再厉害,最后这个公司都做不起来。这个钱给你们肯定是有去无回。所以想了想还是不能给,因为你们这些人不讲商业逻辑,没有任何道理。”
到了第三年,我们就挺牛的了。当时有一个山东的证券公司,说要进入教育领域,实际上他们的最终目的,就是希望把一个教育概念装到一个壳公司、一个上市公司去。当时来跟我们谈的时候,说他们有专业的力量。我想证券公司绝对是专业力量了,可以用他们的专业人员来帮助新东方在A股上市。
我说:“这个好,我们本来就想上市。而且王明夫他们说上市值50个亿。”
他们说:“确实,如果真上市的话,能值50个亿。所以我们非常愿意进来。”
我说:“你们愿意按多少估值进来呢?”
他们说:“我们按10个亿。”
当时就把我吓着了,新东方值10个亿,这还没上市呢,跟现在动不动一个公司就值10个亿完全不一样。
他们说:“我们就进一个亿,占你10%。”
我说:“好。”结果他们连公司组织结构都没调整,就立刻把一个亿打到了新东方的账上。这一个亿过来,我们就开始往前做,工商局注册要改,要一起来讨论新东方在A股怎么上市。
讨论到最后,他们就提出了一个方案,说:“也不是让你们新东方独立去A股上市,因为你们公司刚成立,连三年的经营记录都没有,而且学校和公司之间资金也不能够全部转过去,所以我们的目标很简单,就是把你这个公司装到一个壳公司中去,这样新东方就占了壳公司的一部分的股权,就等于你们上市了。”
我倒听说过有人买壳上市,比如说原来科利华教育公司进入了鄂城钢铁,但是这件事情没有把握。因为听说所有壳公司中间都有很多很黑的地方,很多财务黑洞,我又没法去调查壳公司。
所以我说:“我们首先要对壳公司进行调查,第二个我还是很希望在A股直接上市,不希望弄一个壳公司,最后弄得很复杂,把我们自己给整死了。”
后来我发现,这个证券公司他们看中了一个壳公司,就在二级市场上把壳公司的其他股票以非常低的价格买到了手中。这样的话,只要把新东方装到这个壳公司中去,他们在二级市场的股票就可以炒高好几倍,炒高以后他们把股票一卖,就能赚好几个亿。那么新东方是死是活,他们其实是完全不关心的。
等我弄明白了这件事情以后,我说:“这个壳公司我不能随便进,你们进了壳公司,到二级市场股票一卖,而我这三年锁定,一股都不能动。而且壳公司有什么烂账,我完全不知道。”
所以壳公司我坚决不上,就一直扛着。他们就非要我们上,我说:“不上,你只有10%的股权,我们是大股东,大股东不想上就是不能上。”
然后扛到年底的时候,他们就不行了,说:“俞老师,既然你实在不愿意转到壳公司中间去,那就把钱退给我们,我们也不跟你玩了。”
我说,“好,钱退给你们没问题,一个亿就在账上!”我就把这一个亿退给他们了,按照当时的合同他们要退钱的话必须扣15%的违约金,我可以扣他们1500万。后来我说:“我也不扣你们了,就算朋友一场,你们让我弄懂了A股市场到底怎么运营的,算是我学习了,这个钱就一分钱不扣了。”
结果把钱打给他们以后,又过了一个礼拜,他们就给我打电话说:“一个亿存在你们账上,存了大半年还有点利息吧,把利息也给我们吧!”我想这帮人真是一点大气都没有,后来又把利息退给了他们。
紧接着又过了大概两个月,这个证券公司就出事了,从第一到第五是个老板就被抓了起来。原来他们这个公司做了很多违规的事情,他们这一个亿怎么来、为什么要新东方退回去呢?因为他们从银行贷了一年的款,希望快速地把新东方装到壳公司去上市,他们迅速地赚钱,再把一亿还给银行。没想到碰上了我一个犟头,就是坚决不愿意进壳公司,最后的结果就是银行到期了,他们不得不拼命把这个钱还给银行。
后来国家审计署跑到新东方来调查,说:“听说他们在你们这儿还有权益。”我就把这个故事讲给了来调查的人。他们说:“原来跟你们没关系,那就好了。”所以惊出了我一身汗,原来中国那么大的证券公司,都会出现这种违法乱纪的行为,中国的钱我们就不能随便拿了。
紧接着新东方的下一步就逐渐理清楚了,到了2003年年底的时候,这件事情过去了,我就决定新东方如果要上市的话,第一可能要往美国走。因为中国的股市,一个是教育领域上不了,第二个是壳公司我不愿意进,但是美国已经有教育公司上市的先例。如果要到美国去上市的话,那就意味着新东方必须拿美元作为投资,而不再是以人民币作为投资。
其实大家可以看到,到今天为止,中国的股市依然是以炒股和投机为主。也就意味着在中国,好公司都会被炒成烂公司,那么烂公司就会吵得更烂。所以今天中国的股市上不去,其实是它的根源问题,还是来自于这帮炒作的人。他们从来就没有把股市当作是一个真正通过资本市场来为企业进行增值、提供价值服务的一个体系,而是变成了个人赚钱、机构赚钱、坐庄都能赚钱的一个工具,来回折腾。所以这里面,违法乱纪的人就出现了一大堆。
到今天为止,回过来看的话,我也非常庆幸新东方最终选择了到美国去上市这条道路。
7月-9月,“老俞闲话”将在80天的时间里,连载《蛋壳来了》APP上的“新东方成长历程”音频课程和由此出版的新书《我曾走在崩溃的边缘》文字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