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疫情还是没有停止在2020。
新年才过几天,已有数地按下了暂停键。
很久不见的“疫情动态大数字”又开始频频出现在新闻里。
尤其河北石家庄,已进入“战时状态”,每日都能看到河北新增××例本土病例以及确诊者的流调。
前几天,石家庄确诊一对夫妻的流调被公布后,上了热搜。
最开始被热议的是妻子的流调。
很多人被“7次去同一家包子铺买包子”所吸引,多少人想着等疫情过去了,也去尝尝。
可随着丈夫的流调出来一对比,由于双方反差过大,网友们纷纷为妻子抱不平。
妻子: 26岁年轻妈妈, 14天内去了 36处公共场所, 3天带娃看病 2次,购买母婴产品 3次,买菜、买文具、修手机……她像个陀螺一样,几乎一刻不停的忙碌着。
丈夫:25岁年轻男子,除了2天居家无外出和1次去超市购买食品,8天内去了6次网咖。
这对比差异巨大的行动路线,一时引发了不少热议。
有人说:如果不是因为确诊,这十几天的奔波不过是妻子生命里最寻常的几天,做的也是早就习以为常的事罢了。
当然也有网友认为另有隐情:
有的猜测男子职业:
但不管如何,不少网友看完后的沉默却是真的,放下手机,很多妈妈说, 这不过是许多已婚已育家庭的真实写照……
02
男女在婚姻里的付出有多失衡?
很多人在婚姻中最大的感触就是:女人已经变成陀螺,被逼成无所不能的超人,男人却还是婚前那个至死是少年的孩子。
2017年,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发布的《中国女性生活状况报告》显示:
中国20.3%的家庭,女人包揽了全部家务;41.7%的家庭中,女人承担了绝大部分的家务,而由男人承担大部分家务,仅占10.4%。
还有一份男女网络阅读兴趣标签的数据显示:
女性对育儿内容的关注度位列第四,而男性的兴趣标签中没有育儿。
另外,在许多育儿公众号中,约85%的读者都是女性。
因为很多人眼里,操持家务、看孩子、家庭物资采购、家族关系维护 , 这些都是女人的本分。
不管你是全职妈妈,还是职场妈妈。
就像姚晨在《找到你》中说的那句话:
这个时代,对于女人的要求很高,如果你选择成为一名职业女性,就有人说你不顾家庭,是个糟糕的母亲;如果成为全职妈妈,又会有人说生儿育女是女人应尽的本分,这不算一份职业。
太难了!
但对待男人的标准则完全不同。
有位妈妈的分享特别扎心:
这个世界对男性就是这么宽容。
默认只要男人不嫖不赌不出轨,就不能算是一个坏男人;
如果他还能偶尔帮着带带孩子、分担点家务,那基本就是好男人/好爸爸人设稳了;
如果还能偶尔做个饭、辅导个作业,OMG,你一定是上辈子拯救了银河系才找到这么一个优质男。
即便是结了婚,男人们仍然可以像没长大的孩子一样逃避承担家务和养育孩子。
03
更扎心的是,这种失衡的付出很难能被认可。
付出的不匹配不是最糟糕的,最糟糕的是在很多人的眼里,这种付出不屑一顾。
他们认为的怀孩子:多大点儿事!
——对于一个女人来说:这是丢半条命才能顺利挺过来的人命关天的大事。
他们认为的生孩子疼:谁不是这么过来的!
——对于一个女人来说:每一个母亲和孩子之间都是生死之交。
他们认为的养孩子:不就是带孩子吗?
——对于一个女人来说:是身体和精神的双重压力。
他们认为的做家务:顺手的事儿!
——对于一个女人来说:家务零零碎碎加起来也算是个浩大的过程了,还得需要在带孩子的时间里 硬挤出来。
好像在有些男性的眼里,妈妈们所有的付出都可以用一句话总结:
“她能有多累?不就是XXX吗?”
唉——
之所以能轻松脱口而出,就是因为孩子没有给他带来什么影响,没让他的生活发生什么改变,他“被”影响的太少了。
若他真的实打实地体验过其中任何一项,他就不会觉得如此理所当然。
一个女人之所以能够扛起生活的重任,不是因为她无所不能,而是因为她知道如果不扛后面也没有依靠,只能硬上。
说什么为母则刚,不过是被逼着坚强。
当女人一旦承担得太多,男人就学会了撒手不管 。 (当然,角色互换也是如此,莫杠。)
如此下去,便是恶性循环。
于是,越来越多的已婚女性感到心酸:我明明有老公却活得像个单亲妈妈。
04
婚姻里,妈妈们如何能不委屈?
有人说,当妈妈最痛苦的事情就是: 忙得连享受孤独的时间都没有。
因为孩子更依赖妈妈,我们就没有办法做甩手掌柜,又因为爸爸不做或做不好,叫他和教他还不如自己来,于是不知不觉中就扛起了所有。
有了CC之后,我很长一段时间陷入这种牺牲精神中出不来:我的孩子那么需要我,极度需要我,没我完全不行。
所以,我不允许自己有精力去担任太多妈妈以外的角色,也没允许自己有富裕的时间去参与“做妈妈以外”的生活。
但后来发现自己独揽不仅自己委屈,看C爸也更不顺眼,于是慢慢开始调整。
所以这次生二胎DD之后,我的心态跟一胎时完全不同。
我不再那么全能的认为自己应该对一切负责。
晚上偶尔写急稿,我会把自己关在书房,跟着爸爸在客厅玩的DD有时候会哭着闹着要妈妈,正在做事的我不会立马冲出去、夺过来,而是给爸爸一点时间。
慢慢地可以听到哭声弱了, 父子俩开始玩起来。
现在的DD已经非常习惯妈妈做事的时候跟爸爸一起玩,即使最近生病,他也能跟C爸玩得很好。
这些搁在CC那会儿是敢都不敢想的: 我是妈妈,我娃生病哭闹着找我,我怎么能离开娃半步?没我成吗?靠他爹哪里行?孩子得哭多久?
但现在的我,不愧疚,因为我明白了: 孩子和婚姻都不是我一个人的,所以,我丢掉了圣母光环,把孩子爹该承担的责任,丢给他。
协作,有时候不仅仅是减轻自己的负担,更是看到对方的价值。
人都是对自己付出过的东西感情最深,付出越多、牵挂越多,也就会越爱、越难割舍。
父爱,尤其如此。
婚姻里,不想过得委屈,就应该对伴侣有所求。
不然,结婚图啥?图他甩手当掌柜?图他游戏打得好?图他呼噜震天响?
如果觉得文章还不错,就分享给需要的朋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