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兵谢冰莹:我死犹荣,死后把我火化,骨灰撒在大海上,我要回家

2020-01-06     烟雨清风客


以身报国有万死,双鬓向人无再青。

她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批女兵的一员,十岁开始上学,15岁发表作品。

出身书香门第,而她她在余生中的最后一个愿望就是死后能够葬在中国。

如果不幸在美国死去,那么火葬之后就将她的骨灰撒向海水。

飘回到祖国,她就是谢冰莹。

聪明伶俐,饱读诗书

谢冰莹出生于1906年的湖南,父亲是一名清末的举人,然而却不好功名。

回到家乡成为了家乡一所中学的校长,谢冰莹的启蒙教育,父亲起了很大的作用。

父亲思想开明,因为父亲的影响,她从小立志成为一名新时代女性。

而母亲却确认为,女子无才便是德,十几岁早早的嫁人为好。

后来,私塾兴起,谢冰莹十分想要去读书,然而母亲就是不允许。

性格倔强她并没有放弃,以绝食来同母亲抗争,一来就是三天三夜。

而母亲没有办法,只好同意了她读书的要求。

那个时候的私塾还不收女娃,然而谢冰莹的外祖父是私塾先生的堂兄。

所以谢冰莹这才得以去私塾读书,她是私塾唯一的一个女孩子。

她聪明伶俐,让先生十分喜欢,而家里唯一反对她读书的就是母亲。

上学的这些年来,母亲无一不想劝她放弃,早早嫁人。

而谢冰莹却绝不妥协,宁死也要上学,与母亲抗争到底。

母亲终于松口,至此,谢冰莹才正式开启了她的求学之路。

1921年,谢冰莹考上湖南省里第一女师,也就是在这儿。

谢冰莹在大公报上发表了她的处女作,名叫《刹那的印象》。

那个时候,她亲眼目睹了一个师长太太将自己的丫鬟当畜牲来摆弄,肆意打骂,侮辱。

这件事对她感触非常大,人人平等,这是最基本的社会人权。

而正是因此,她才决心要当兵,谁说女子不如男?

她要用自己的一腔热血,来换世间一个朗朗乾坤。

1926年,谢冰莹考取武汉中央军事政治学校,成为了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批女兵中的一个。

同年,她将自己的所感所悟,以及经历整理成册。

命名为《从军日记》发表,震惊了世界,欧美等国将此书翻译。

导致全世界的人都知道,中国有一个女兵名叫谢冰莹。

几经波折,结识伴侣

然而,随着孙中山先生的去世,北伐失败,女生队解散。

谢冰莹回到家后,母亲竟然又动起了让她结婚的念头,并且已经收了男方的彩礼。

谢冰莹誓死不屈,前往男方的家庭,晓之以理之以情,终于顺利的解除了婚约。

之后,她将这些年写文章所获得稿费以及攒下的资金,全部取出,前往日本留学。

正值国难当头,身在日本的谢冰莹毫不畏惧,组织游行。

即使被关入监狱,遭受酷刑,她也丝毫不承认错误。

监狱长出于气愤和无奈将谢冰莹遣返回国。

学业终止的谢冰莹​依旧没有止步,她改名换姓,再次前往日本求学,攻读医学系。

抗日抗战爆发后,谢冰莹回国,前往前线,成立卫生部,以救助伤员为己任。

她这个时候,她也遇见了自己一生的伴侣,那就是贾一健。

相比于谢冰莹英姿飒爽的女兵形象,贾一健显得有些柔弱。

他并不是抗日战士,而是一个典型的知识分子,用自己的笔来记录前线的斗争。

而谢冰莹选择他的原因,就是因为他不屈不挠。

即使是手无缚鸡之力的书生,也坚定着自己的信念与爱国情怀。

她们结婚之后的生活十分幸福,美满,两个人的性格刚好形成了互补。

贾一健对妻子十分宠爱,甚至连饭都不让她来做,妥妥的家庭贤淑男。

这个时候谢冰莹也开始专心创作,所创作的作品高达81部。

《女兵自传》则是最受人推崇的一部。

远离家乡,不胜唏嘘,幻化成秋叶

1972年,67岁的谢冰莹同丈夫一起前往了美国旧金山。

她们的生活条件非常不错,然而在四下无人之时。

谢冰莹总能想起那个远在大洋彼岸的中国。

身为游子的她,落叶归根成了此生最大的愿望,她十分幸福,与丈夫恩爱非常。

生下了两男一女,三人都颇有成就,在丈夫去世后,谢冰莹独自一个人生活着。

偶尔会同丈夫的画像说说话,偶尔会散散步、溜溜狗,偶尔会写一些文章。

然而她心底的那份游子情、故乡情却越来越浓厚,难以自拔。

她常常对儿女说,我这一生无愧于心,无愧于任何人,即使我死去,也是光荣的。

可我是中国人,生是中国的人,死是中国的鬼,那里才是我的故乡,我的家,我的根啊。

如果我在美国不幸身死,那么就将我火化,火化之后将我的骨灰撒在大海。

让太平洋的海水把我带到中国。

晚年的谢冰莹,患上了小脑萎缩,记性越来越不好,得了健忘症。

她有的时候甚至忘记了自己的孙子,然而她唯一记住的一件事就是故乡。

落叶归根,2005年1月5日,谢冰莹去世,享年93岁。

她的子女们按照她的遗愿,将她的骨灰撒入海中。

希望海水能够将她的骨灰带回到那个,她日夜思念着的家乡--中国。

谁说女子不如男,谢冰莹可以说是巾帼不让须眉,她不向封建思想妥协。

更是对女子无才便是德的教育思想十分抗拒。她将自己的一生付诸于文字与军队。

没有国,哪有家?在父母去世后,她忍着巨大的悲痛离开家乡,前往战场。

而在她走出家门的那一刻,为国家死去,应该就是她认为此生最光荣的事情了。

哪有什么岁月静好,只是有人为你负重前行。

同谢冰莹一样,还有许许多多的,为了人们的幸福生活付出一生,倒在战争的道路上。

而如今这盛世,如你们所愿!

愿你们像这奔腾的黄河水一般,流淌在中华民族的史册当中,永垂而不朽。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GFoA7m8BjYh_GJGVnz_Z.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