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3年,有一天,在纽约,在那一所煤油大王洛氏基金所兴建的研究院里,有一位戴着白金眼镜的生理学者,葛礼博士,手里拿着一把消毒过的解剖刀,将活活的一只童鸡的心取出。他用轻快的手术,割下一小块鲜红的心肌肉,投入丰美的滋养汁中,放在一个明净的玻璃杯里面。
葛礼博士立刻下了一道紧急戒严令,长期不许细菌飞进去捣乱,并且从那天起,时时灌入新鲜的滋养汁,不使那块心肌肉的细胞有一刻饿。
自那天起,那小小一块肉胚,过了24个钟头,就长大了一倍,一直活了很多年。
1929年,我在纽约城,参观洛氏研究院,也曾亲见过这活宝贝,那时候已经活了16年了,仍在继续增长。
本来,在鸡身内的心肉,只活到一年,就不再长大了。而且,鸡蛋一成了鸡形,那心肉细胞的分身率,就开始退减了。而今这个养在鸡身以外的心肉细胞,竟然已超过了死亡的境界,而达到永生之域了。至少,在人工培养之中,还没有接到它停止分身的消息啊!
葛礼博士这个惊人的实验证实了细胞的伟大。
小编说:上面这些文字,是中国著名科学家、科普作家和社会活动家高士其(1905年-1988年)写下的。青年时期,高士其在芝加哥大学医学研究院攻读细菌学,一次在研究脑炎病毒的过程中,瓶子破裂,高士其不幸被病毒感染了,从此留下了终生不治的残疾,后来全身瘫痪。
高士其
即便是这样,在半个世纪的时间里,高士其仍然写下了数百万字的科学小品、科学童话故事和多种形式的科普文章。高士其作为科学与智慧的象征,曾被亿万青少年亲切地称为“高士其爷爷”。
文/摘编自《细菌世界历险记》(高士其 著 花山文艺出版社出版)
编辑/贾立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