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实力雄厚的中国新建大学:你孩子可能会念这些学校

2019-10-30   升学无忧

中国高校的格局似乎早已固化,美誉度被盖章公认的,来来去去都是清北复交、人浙科南。这些传统名校历史悠久,根基难以撼动。

实际上,新高校的创立正在蓬勃发展。近几年中外合作办校、私人基金会办校等新形式更让各地的新建大学百花齐放。

有雄厚的财力和才华支撑,说不定下一个十年,中国大学的新icon会从这些新学校中冉冉升起。

1、西湖大学

以西湖为基地的而建立的有两所大学,它们的名字虽然有着相似的诗情画意,风格却截然相反。2018年10月20日,西湖大学正式成立,成为第一所由社会力量举办的新型研究型大学。

西湖大学可谓血统高贵,从筹办到开学只用了不足三年的时间,由清华大学原副校长施一公教授牵头,获得王健林、马化腾等顶级大佬的倾情注资,以博士研究生培育为起点,定位是十年内比肩加州理工大学,吃瓜群众纷纷表示搓手手期待。

而没有夏雨荷的湖畔大学,实际上是个商学院。由马云、柳传志等九位企业家和学者共同发起创办,湖畔大学以培养企业家为目标,学员必须有三年的创业经历和30人以上的团队,学费28万,可不是普通学生能进的“大学”。


2、广州交通大学

目前,我国已经有九所交通大学,另有五所正在筹备当中。作为全国最大的交通枢纽之一,每年春运的全球C位,又紧邻国际航线重地、新建自贸区的海南,广州建立交通大学也是顺理成章。

广州交通大学将在2020年开始招生。

广州交通大学以广州航海学院为基础,政府在引进人才、信息化建设等方面将会投入100亿,如此豪爽,让不少本地高校眼红。不过,面对周边城市快速发展,“抢人”能力显著提高,尤其是主要对手深圳对教育的大手笔投入,广州奋起直追也是保护自身江湖地位的明智之举。


3、潮汕大学

264万人口的潮州,培养了无数既有情怀又有财力的潮商。目前全市只有韩山师范大学一所本科院校的现状,显然无法满足企业家们振兴家乡教育的愿望。

2017年在雅加达举行的潮州创办新大学发布会上,香港企业家陈幼男带头的国际潮籍博士联合会宣布将和市委市政府共同创办广东潮汕高等研究院,并在此基础上建成潮汕大学。

自李嘉诚投资汕头大学以来,身家雄厚的潮商和著作等身的潮汕学者们纷纷以极大的热情投入对家乡的“教育援建”。从基础设施到人才引进,大手一挥,资金补助毫不手软,但这种以情怀支撑起的办学理念却广受质疑,城市地位和教育发展之间的矛盾就像是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的问题。

4、俄中大学

河南人民最爱吃俄罗斯的糖,俄罗斯人则喜欢河南出口的机械和电子产品。近几年,两地不仅进出口贸易情意浓浓,教育合作也是动作频频。

18年5月,乌拉尔联邦大学和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合作的乌拉尔学院在郑州揭牌,开始招生。此次合作形式类似2+2项目,并没有建成独立的大学校区。

更深度的合作很快就被提上日常。同年9月,俄罗斯南联邦大学新闻处表示将和教育投资公司合作,两年内在河南省开设俄中大学。据称该项目已经获得国家批准,由郑州市政府划拨1.3 平方千米的建筑用地,预计可以招收两万名学生,使用中、俄、英三语教学,以材料科学、纳米技术为主攻方向,精准传达了俄国大学的硬核感。

5、深圳北理莫斯科大学

深圳北理莫斯科大学由北京理工大学、莫斯科国立罗蒙诺索夫大学合作设立,深圳市人民政府投资,既有北方粗犷不羁的理工血统,又有南方优雅的小资情调,是中俄高校合作举办的第一所大学。

这所大学将中外合作贯彻到底,一半以上老师来自莫斯科大学,面向全球招生,首批本科设置了国际经济与贸易等四个专业。2017年开学,录取了115名中国籍新生。数目不多,要求却一点也不放松,必修的俄语课和每周36课时让同学经常产生还在读高三。

6、广东以色列理工学院

长期处于办学舞台中心的汕头市,2017年又迎来了新成员——广以,由排名全球前列的以色列理工学院和汕头大学合办,李嘉诚基金会捐资1.3亿美元筹建。

18年广以迎来了第二批新生,共275人,省内的生源更多样化,也增加了省外录取的省市,包括上海、浙江、辽宁等高考大省,总数达到17个。

7、香港中文大学(深圳)

尽管港中文(深圳)是间新大学,影响力却不容小觑。

今年送走了第一批本科毕业生的港中文(深圳)算是老资格的“新学校”了。自从建立以来,就热度不减,常年吸引来自全国各地的高分考生,2017年更成为全国除清华、北大之外唯一录取到全省状元的高校。

港中文(深圳)拥有国内新建大学少有的本硕博招生资格,17年获得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资助率位居全省第一,超过了华南地区的老大哥中山大学。

优越的地理位置和大湾区发展的历史机遇,港中文(深圳)无疑是新建大学中的超级尖子生。

新建大学要成功,学术、经费和政策的三重保障到位了,就一定不会差。

吸引好生源、建立好口碑是个漫长又艰难的过程,建校时喊的洪亮口号并不是新建大学的护身符。要从零建立起优秀的大学,要做好全方位的充足准备,而最重要的,是留住学生们的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