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青春有关的日子——王朔,冯小刚,刘震云,马未都,海岩

2019-07-28   成哥聊文学

1973年十四岁的刘震云因为身高优势,通过父母虚报年龄进入部队,在甘肃当兵。在此之前的69年,同样谎报年龄的海岩进入部队,在冰天雪地的训练场一泡尿没憋住,滋湿了棉裤,因怕丢人只能晚上多盖几床被子捂棉裤。天气太冷,夜晚捂干第二天穿在身上又结了冰,循环往复,海岩的腿冻肿了,之后生了冻疮。

在刘震云复员的前一年,冯小刚与王朔先后进入部队。只不过王朔是海军编制,虽然兼着操舵手,卫生院加帮厨,但是三个月后便确立了卫生员的身份;而冯小刚进入了赫赫有名的三十八军坦克师,只可惜他被文宣队看中时当年的征兵已经结束,他只能以编外身份在部队混日子。

一年后的刘震云从西北回归河南做了民办教师,白天授课,晚上复习,他并不知道多年后与之交集的两位弟兄正在部队走着他之前的老路。在他以河南省文科状元身份考入北京大学中文系的时候,王朔所在的海军部队整编,他终于落停为仓库卫生员。冯小刚也终于被特招入伍,最欢愉的时刻就是看着洗过澡的女兵空堂穿着衬衫成群结队地走过。

其实四人还有一位老大哥马未都,这位不甘平庸的机床铣工81年的时候发表了《今夜月儿圆》,而后被调任《青年杂志》编辑,此后更因《橡皮人》与王朔结缘。海岩从83年始便确立了文学创作的目标,他硬是用塑料皮的日记本穷两年之功完成了47万字的《便衣警察》,因怕被拒,虽然人民文学出版社就在他家对面,他还是老老实实地通过邮局把稿件寄了过去。

一直没有动静,按捺不住的海岩只能登堂入室,自己那一摞日记本就躺在出版社高大如柜台一般的门档最里面的墙角。此时是1985年,此前一年王朔已经经历了退伍,经商,而完成了自己的成名作《空中小姐》;冯小刚也在《生死树》中担任了美术助理。北大毕业的刘震云82年进入《农民日报》还在每日审核着无数抱有文学梦的农民兄弟的稿件。

刘震云苦不堪言的时候马未都买下了平生第一件藏品---四扇屏。

还有个插曲是在《生死树》拍摄间隙,郑晓龙捧着王朔的小说直骂孙子,冯小刚看了之后也跟着骂。拍摄完成,经郑晓龙介绍,冯小刚第一次见到了王朔。

海岩终于说动一位编辑阿姨对《便衣警察》进行审校时,王朔已经可以凭借作家的头衔招摇过市了,一年前的王朔在北京舞蹈学院邂逅了沈旭佳,闲聊,去玉渊潭游泳,王朔自始就先行了冯小刚一步,想看女人洗澡其实也有正大光明的法子的。而后就是拉着伯乐马未都去天桥大剧院看沈旭佳的舞剧《屈原》,发出了那句著名的酸词“丫肯定亲了个嘴!”。因为酸才知道爱,海岩的小说在刊印,王朔则和沈旭佳合写了反应两人恋爱经历的《浮出水面》。

冯小刚同年调入北京电视艺术中心任美工师,至87年王朔结婚,海岩的《便衣警察》拍摄成电视剧,除王朔和马未都外,几人并无交集。

87年,王朔结婚了,同时还在厚积着两年后的爆发,海岩的《便衣警察》投拍,美工设计师是冯小刚;刘震云终于从万千农民兄弟的稿件中汲取了营养,在《人民文学》一口气发表了《塔铺》,《一地鸡毛》和《温故一九四二》。

其时,等待厚积薄发的还有冯小刚。

88年刘震云考取了鲁迅文学院研究生,一年后冯小刚出任《好男好女》美术设计师,海岩凭借《便衣警察》获得金盾文学一等奖,同时加入中国作家协会。

自89始王朔开始全面爆发,不知是不是因为要赚奶粉钱。《一点正经没有》、《玩的就是心跳》、《千万别把我当人》、《永失我爱》、《我是你爸爸》、《动物凶猛》、《许爷》、《过把瘾就死》等中长篇相继出版,一晃就到了92年。同期的刘震云也没闲着,《塔铺》出了单行本。发表长篇小说《故乡天下黄花》。出版《一地鸡毛》单行本和《官人》。

91年冯小刚和郑晓龙联合编剧《遭遇激情》,之后郑晓龙筹拍《编辑部的故事》就这么把冯小刚,王朔,马未都撮合在了一起,自此冯小刚的人生坐上了直升飞机。也就在此际,王朔将《一地鸡毛》扔到冯小刚的桌子上,颓废地说了一句:“这狗日的书把别人的路都堵死了,别人只能写绝望!”

狗日的刘震云则在酝酿故乡系列的第二部长篇,潘家园旧货市场也在此时悄然形成,马未都左手创作着《编辑部的故事》,右手在潘家园的地摊上淘到了一只雍正官窑的盘子,代价是500块人民币,如今市值直逼百万。

海岩除了作家之外还有另外一个身份,即五星昆仑饭店的董事,副总经理。成功加入作协之后,管理业务缠身,他暂停了创作,其实是在酝酿着第二轮回归。

仍旧是92年,冯小刚经过锤炼,成功模仿了王朔的语言风格,并借此与郑晓龙合作《大撒把》编剧与执导,为自己赢得次年《北京人在纽约》的联合执导打下了坚实基础。

进入1994年,终于到了兄弟大集合的年份,王朔,冯小刚牵头成立了好梦公司,海马影视创作室也正是挂牌,此前,王朔,海岩,刘震云,刘恒,魏人,马未都,莫言等人还只是一个松散地替人修改剧本的组织。

也就是在94年,一度狂欢之后,各自踏上艺术成熟期,分道扬镳也就在所难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