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处暑,三伏天结束,气温、阴阳转化,养生防病要注意这四点!

2020-08-22   上医仁家

原标题:今日处暑,三伏天结束,气温、阴阳转化,养生防病要注意这四点!

本文阅读时长预计3分钟!
【参考文献】
《处暑寒始生 日常要防燥》,谢桂珍,药物与人.
《处暑养生防秋乏 每天多睡1小时》,王国玮,老年健康.

今日是2020年的处暑,“处暑”即对暑热有所消减和处置之意,进入处暑节气后,意味着三伏天结束了,进入气温、阴阳转换之时,此时应养阴固阳、养生防病,我们建议大家从以下四点做起。

1、穿上棉袜

秋天做好足部保暖,我们知道脚会接触大地,如果经常光脚穿鞋、打赤脚,无疑会让身体吸入很多寒气,造成身体不适。建议穿一双袜子,对足部进行保暖。

还有夏末秋初之际,难免时有燥热,此时还应少用空调,以免令人手脚冰凉,甚至影响睡眠质量。

如果办公区域长时间用空调,冷风会影响人体内分泌,加重干燥情况。建议回家后可以开窗通风。晚上睡觉时,不要忘记在腹部盖上薄被,以免脾胃受寒

2、多吃蔬果

我们知道,秋燥最容易伤人的津液,可以多吃蔬菜、水果,能生津润燥,消热通便

葡萄作为应季水果,不妨多吃一些,促进皮下血液循环,保护皮肤胶原蛋白的弹性,远离秋燥。

此外还可多吃些蜂蜜、百合、莲子等清补的食物,少吃韭菜、大蒜、葱、姜等辛辣、煎炸等热性食物和调味品,以免秋燥的不适症状加重。

3、多睡解乏

俗话说,春困、秋乏、夏打盹。处暑后会出现乏力现象,这是因为夏季天气太热,人消耗了太多能量,大量出汗让代谢失调、胃肠功能受损。处暑过后人体准备恢复正常的生理功能,修复过程会产生疲劳。

处暑后天气变凉,不妨晚上多睡一会儿,建议每天多睡一个小时,也就是晚上十点前入睡。除此之外,不妨增加午睡时间,减少困顿的情况。由于老人气血阴阳亏虚,不妨多睡,有睡意则就枕。

4、运动防寒

处暑以后,应减少使用空调、电扇的时间,生活上注意防寒凉。如果有颈椎病,不要直吹后背或颈部。

为了身体健康,还可以就地取材,安排适度的运动,如:扩胸运动、高抬手、擦玻璃、俯卧撑等,如此可让颈部和背部肌肉得到锻炼,保持颈肩部血液流通。

还可以增加运动时间,多做户外运动,比如:快走、登山、打球等,来增强机体免疫力

以上方法仅供参考,若有相关症状请先咨询中医师,在医生指导下正确治疗效果更佳。

(文章部分资料来源于网络,如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