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夫妻假期在家给孩子补课,被孩子同学家长投诉,反映什么问题

2019-08-16     公事吧

教师夫妻假期在家给自己的孩子补课,被孩子同学家长投诉不公平。最初看到这个新闻的时候,以为是开玩笑呢,没有想到是确确实实存在的事情。今年暑假,有家长向12345“市长热线”投诉,自己孩子同学的家长,一个是数学老师,一个是英语老师,放暑假“居然”在家给孩子补课!而且最主要的是:1、居然违规上新课;2、教师的孩子本来学习就非常好。意思这差距越拉越大,对自己的孩子不公平,“简直就是不给自己活路”。

此家长真是刷新了大家的底线。为了学生减负,国家教育主管部门三令五申禁止“在职教师有偿补课”,同时还大力整顿校外培训机构,其中就包括“超前教育”、上新课。这家长还真是东拉西扯,活学活用,对政策知道的蛮多,但却是从自己利益出发,似是而非。首先,教师给自己的孩子补课,肯定不是有偿补课啊,总不能左手给右手,或者丈夫给妻子吧。其实,补课的内容,补课的形式,是人家的能力,也是人家的自由,更是人家自己的能耐啊。更巧的是人家是王牌补课组合,一个英语一个数学,这样的事件属于小概率,全国也找不出多少,根本提升不到影响公平的高度。再说了,人家自己有这能力,干吗要客气,放着发霉吗?

这位家长关注的重点,其实并非是严格禁止一切形式的补课行为,甚至包括教师给自己的子女补课。其重点是落在了“给自己的孩子无偿或者免费上课”,其中尤其强调了“无偿”或者“免费”!醉翁之意不在酒,占起便宜还真是没个够啊。假如这对教师夫妻不是教书的,而是营养大师,是不是也应该给你的孩子免费、无偿提供营养大餐啊,不然人孩子比你孩子长得壮那不也是影响公平竞争吗?如果人家是经营豪车的,是不是也应该给你的孩子无偿、免费配一辆,以免人家出入豪车,是不是也对你的孩子心理健康成长不利啊。仇富,反倒成了弱者理直气壮博取同情的理由,是不是还要回到大同世界啊。

其实,反过来看问题,并不是这家长有多么地不讲理,有多么地奇葩,而是基础教育发展的不平衡,和社会对校外培训、补课的认知,已经走入了一个死胡同。竞争择优式的高考录取方式,让大家从小就开始竞争,强调“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于是从幼儿园到小学、中学,无不存在一个“择校”的问题,即使家门口有公办免费的义务教育学校,也要挤破头跑到几公里外的私立学校去上学;明明孩子在家可以享受全方位的照顾,也要不顾孩子健康成长实际送孩子去异地求学住宿。小的时候报各种兴趣班、培训班,中学以后就是各种补习班,学习再好也要上,因为还可以更好。陕西、河南、山东,等等,择校费用猛涨,已经到了一个触目惊心的数额,有的家长甚至为此举债,背上了沉重的包袱。

为了迎合家长和社会的这种焦虑,以市场为名,校外培训机构、托管班、有偿补课等,如雨后春笋一般,充斥各个城市、城镇的大街小巷、学校周边、居民区,疯狂、畸形发展,下死手毫不留情地薅家长的羊毛,家长还乐此不疲,生怕送少了、送晚了。这已经不是一家一户的问题,也不是家长或者不良机构、个别教师的问题,而是上升到了社会问题,这也正是教育主管部门频繁出台政策,应对有偿补课,以及大力整顿校外培训机构,减轻沉重负担,其中的缘由所在。因为即使培训机构市场化规范运作,部分教师回归课堂不沉迷于补课,部分家长忍痛坚持不让自己的孩子补习,如果不能扭转整个社会风气,那么最终也改变不了牵涉“公平公正”的原则问题。解决不了教育均衡发展的问题,大家口中常提到的“市场需要”,依然还会存在。

看似荒唐的举动,背后净是家长的辛酸。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EWYmmmwBvvf6VcSZuJS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