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时间3月18日早上7:00,一场热烈又卓有成效的在线医学讨论,连接起地球两端的两家医疗机构。大洋彼岸的美国耶鲁大学,这一端中国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的近百位专家教授同时在线,讨论应对人类共同的敌人——新型冠状病毒。对于浙大一院战疫2个月的宝贵经验,耶鲁大学的医学专家们求知若渴,会议讨论持续了1个多小时。促成这次连线的是耶鲁校友、西湖大学副校长许田教授。
据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以及各州公共卫生部门的统计,截至美国东部时间3月17日晚7点,美国共报告新冠肺炎确诊病例6331例,死亡105例,治愈48例,17日新增确诊病例1646例。
“你们应对病毒的核心经验是什么?”
“可以告诉我们重症病人的治疗经验吗?”
“母婴存在垂直感染可能吗?儿童如何治疗?”
“患者进入ICU的标准是什么?”
“你们的医疗队在武汉的救治情况如何?”
“如何保证医护人员不受感染?”
视频那一边,涵盖了急诊科、重症医学科、麻醉科、外科、产科、康复科等几十位专家在内的美国耶鲁大学医学专家,不断提出问题。画面上,Dr.Murat教授身后的窗外已是黑夜,应对新冠病毒,时间哪怕早一秒,也可能争取到挽救生命的机会。
美国医学专家的严谨,对科学的尊重,想要了解新冠防控经验的迫切心情,让视频这一边的浙大一院党委书记梁廷波教授团队印象深刻。
浙大一院感染病科、呼吸科、检验科、药学部、重症医学科等科室的专家们一一进行了详细解答。
党委书记梁廷波教授简明扼要介绍了浙大一院抗击疫情的关键策略,团队重点回答了相关问题。
疫情期间,浙大一院已收治新冠肺炎患者105例,其中危重症与重症患者79例。目前浙大一院累计治愈率达到98%。虽然患者多、病情重,但通过浙大一院医护人员的开创性治疗和新技术投入,创下了医护人员“零感染”、疑似患者“零漏诊”、确诊患者“零死亡”的“三个零”奇迹。
浙大一院曾在2月8日为一位怀孕36周的新冠肺炎孕妇进行了剖腹产,在脐带血、胎盘、羊水、婴儿痰液等标本中均没有检测到病毒,因此没有证据说明存在母婴垂直传播的可能。
他同时介绍,今天上午,浙大一院携手马云公益基金会、阿里巴巴公益基金会面向全球发布《新冠肺炎防治手册——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临床经验》(中、英文版),针对新冠防控中的医院管理、临床诊疗和护理分享了浙一经验。国际同行的大部分问题,基本都涵盖在了手册当中。
感染病科主任盛吉芳教授介绍了抗病毒药物综合使用的经验,“隔离是最好的病房”,她介绍,对所有密切接触者、携带者都一定要隔离,切断传染源。
呼吸内科主任周建英教授表示,重症、危重患者一定要早发现、早干预、早治疗,同时介绍了浙大一院将患者转入ICU的相关标准。
“我们所有的医护人员在工作前都进行了严格、专业的培训,不同的工作地点都有不同的防护标准,而且还专设督导员。”美国专家们对浙大一院医护人员“零感染”表示了强烈的兴趣,梁廷波书记经验介绍也得到了国际同行的认可,“Excellent!”“This was very helpful!”
梁廷波书记接受媒体采访,介绍与国外连线相关情况
“之后我们还可以通过邮件保持密切联系,我们非常乐意与你们就疫情防控进行深入交流。”在远程连线的最后,浙大一院与耶鲁大学的同行们定下了一个“美好的约定”。
随着全球疫情形势日益严峻,浙大一院充分发挥“国家队”的作用,勇担重任,不仅守好浙江省主战场,支援武汉核心战场,还开辟了海外战场。这次促成双方连线的西湖大学副校长许田教授向美国耶鲁大学教授介绍浙大一院是“True heroes”!
西湖大学副校长许田教授
新冠肺炎防控中的浙一经验和浙版方案已远播海外,受到国际医疗领域的广泛关注。日前,英国爱丁堡皇家医院陆续连线浙大一院,越洋取经“浙一经验”,为当地的救治工作开展提供有效的专业指导。国际同行提出的关于诊断、治疗、护理以及管理等问题,基本涵盖在了今日发布的这本手册当中。医院还接到了来自意大利、阿根廷等地大学及医疗机构的交流需求,梁廷波书记表示这样的国际连线近段时间会成为一种常态机制,全球的医疗机构只要有相关需求,浙大一院将以开放姿态分享所有相关成果。
“我们愿以最大的诚意与各国分享抗击疫情的一切成果,也欢迎全球同行跟我们一起不断更新,不断完善这一方案。”浙大一院党委书记梁廷波教授说。
本文为浙大一院原创
欢迎转发,转载请联系
文:宣传中心,图:党政综合办
视频素材:杭州一套,视频制作:宣传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