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人热泪盈眶的《少年的你》告诉了我们什么?一起来反对和杜绝这种行为……

2019-10-30     推么推文化传媒

推么推头条原创写手:米粒

近日,易烊千玺和周冬雨主演的电影《少年的你》正在热映,由此引发的“校园霸凌”的话题,立即成为全民讨论的焦点。

无数人在观影中,再次被揭开了学生时代的伤疤——你能想到的和想象不到的校园霸凌:恶作剧、威胁、排挤、打架等一系列的“江湖恩怨”!

正如电影中那句戳心的台词:“人长大后,才学会了同情”,那么,不禁想问:

如果少年们可以重新来过,胡小蝶是不是就不会死,陈念和小北会不会在一起,校园霸凌就可以被避免,这个世界会更好些吗?

1

校园霸凌,就像校园中一双无形的黑手,总会让有些人躲闪不及。

25岁的王女士曾经遭受了长达9年的校园霸凌。上高中不久,班上两个孩子打架碰碎了她的杯子,同桌开玩笑说:“这个杯子要三百万,你们居然打碎了。

随后学校贴吧上就出现了这件事,有人回复说:

既然这么有钱,为什么身上的衣服这么土?

接着大家开始讨论她的手机、衣服、长相。消息越传越离谱,她被说成了“炫富女”、“整容女”、“神女”等,被同学们孤立,成绩也一落千丈。

慢慢地她成了学校的公敌,成了同学们口中的 “妓女”、“荡妇”,很多人进入她的QQ空间留言辱骂。除了辱骂,有人公然扇她嘴巴也变成了常事。

王女士由一个阳光开朗的小女孩,变得沉默寡言、自闭,甚至想要自杀。

后来她步入职场,也结婚生子,但曾经的经历像噩梦一样,时刻缠绕着她。还有人拿这些过往来说事,认为她的人品有问题。逼得她没办法,她只好搜集了证据,把诋毁者告上了法庭。

虽然官司赢了,但王女士一点也开心不起来,她说自己的青春再也不会重来了,学生时代的遭遇给她带来的痛苦和心理阴影始终挥之不去。

校园霸凌,就是青春里的一场噩梦。

就像影片中陈念说的一样,人们常常会问:“为什么会这样?为什么会是我?为什么不是别人?” 面对陈念的可怜处境,没有一个人站出来为她说话;

电影中胡小蝶跳楼身亡的那一刻,同学们麻木阴冷,所有人都在围观嬉戏、吵闹攀谈,没有人同情怜悯;

孩子的世界也是一个“小社会”,成人世界里的“见死不救”,到校园中一样会存在。而且由于孩子们的认知水平有限,校园霸凌现象更容易被人误解和忽视,

也因此,我们必须正视校园霸凌的存在,因为校园霸凌的发生,意味着孩子们的身心健康出现了自己难以解决的问题,而对当事人来说会造成难以想象的负面影响。

2

有时候,即便有成年人干涉,校园霸凌中冷暴力带来的影响依然很难得到根治和解决。

有一年,我带了三年级的一个班,其中有个小女孩叫张贝,她长相甜美可爱,性格也非常活泼,每次见面她总会露出可爱的微笑。

一天,家长拉着张贝很久才来到了学校,原来是孩子不想来上学了。孩子哭得特别厉害,她先是不肯说,后来告诉我们说班上的十几名女孩子,天天骂她。

无论她穿什么衣服,都会说她长得难看;她扎的小辫子也总成为别人攻击的对象;成绩好时,说她抄别人的,成绩差点,又说她太笨。

除了骂她,班上没有同学跟她说话,她觉得上学一点意思都没有。

班主任老师找班长了解了情况,确实如张贝所说,张贝不光被女生孤立,连男生也不跟她玩了,有些孩子还故意搞恶作剧,把别人的东西偷偷放到她书包里,然后全班人都说是她偷的。

班主任为了缓解张贝被孤立的现状,专门召开了了主题班队会,在班队会上,老师晓之以情,动之以理,几个孤立张贝的同学也主动承认了错误,她们跟张贝握手言和了。

班主任以为这事就过去了,可时隔不久,张贝转学了,转到了一个很远的城市。

后来听别的同学说,那节班会课后张贝的现状并没有改变,老师在的时候看着一片和谐,老师不在的时候,她们会变本加厉地孤立张贝。

《冷暴力》中有这样一段话:

精神虐待者很熟悉社会生活的法则和规范,也习惯对其进行歪曲以求对自己有利。

他们不会承认他们的行为有多么恶毒,他们只认为是跟你开了个玩笑,只是随手搞了个恶作剧,可是他们的随手,早已经把别人伤得体无完肤。

这种暴力最可怕的地方就在于:看似身上没有任何的伤痕,却在心里插上了一把把的刺刀,刀刀见血。

3

校园霸凌因为它的隐蔽性和不被理解性,而得到不断的滋长,有些案件手段残忍、令人触目惊心。

2017年《中国校园欺凌调查报告》指出,语言欺凌是校园欺凌的主要形式。按照校园欺凌的方式进行分类,语言欺凌行为发生率明显高于关系、身体以及网络欺凌行为,占23.3%。

虽然说孩子的世界充满了天真,但也因为无知,未成年人残忍起来的程度并不亚于成人,甚至会有过之而无不及,联想到最近大连11岁女孩被14岁男孩杀害的惨案,更是让人痛心无比。

在校园霸凌者的身上,善良与邪恶并存、理智与冲动共有、魔鬼与天使同在。

他们还不懂得如何去控制和平衡好情感与理智,如何正确引导孩子成长,减少和避免校园欺凌所造成的影响和伤害是值得全社会关注的问题。

好在目前,人们对校园霸凌现象存在的意识在逐渐增强,有关部门也越来越重视对校园霸凌现象的整治:

2017年实施的《加强中小学生欺凌综合治理方案》中明确了预防学生欺凌的四项举措;

全国各地也成立了反校园欺凌志愿者协会,不定期到各个学校,进行有关法律法规的普及和宣传工作;

近期,两部关于未成年人的法律《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也在大修……

校园霸凌绝不能成为孩子们青春成长过程中的毒瘤,铲除它们势在必行。

这个世界也许不能马上变好,但总会慢慢地变得好起来。

就像电影中说的那样:

路上总会有阴影,但总会见到阳光的。

是的,有阳光的地方总会有阴影,但阴影过后的阳光会更加耀眼,更加灿烂。

END

推么推原创写手米粒

编辑|琪 鹅

统稿|薛笨笨

审稿|阿图如是说

*图片素材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方拥有,如有涉及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本文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公众号立场。

投稿请发送至邮箱: atu580216@qq.com

商务合作联系微信: miaomiao19328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EC_1Im4BMH2_cNUgNVvH.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