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控力成就孩子的一生

2019-09-27   母子健康杂志

保罗·科埃略说,如果你能战胜自己,那么你就能征服世界。自控力,不仅对于大人有着很重要的意义,同时,研究表明,孩子的自我控制能力越强,其学习成绩和社会融合程度也会越高。培养孩子的自控力,对于他们今后的发展有着极大的价值。

在20世纪60年代,斯坦福大学的心理学家沃尔特·米歇尔设计了著名的棉花糖实验来测试4~6岁儿童的自我控制能力。实验很简单:所有孩子都被安排坐在一张桌子旁,每个孩子面前都有1颗棉花糖。研究人员给了孩子一些非常简单的指示:“你可以选择马上吃掉棉花糖,但是如果你耐心等待15分钟不吃,我就会再给你1颗,到时候你就可以吃到2颗棉花糖,而不是1颗。”研究人员发现,这个任务对于孩子们来说比看起来要困难得多。

从研究人员离开房间的那一刻起,孩子们的表现显示出了差异。有的孩子表面上看起来没有焦急得挠头,却在上下移动着双腿;有的从左到右地摆动;有的则是身体前后晃动,就像摇椅一样;有的偷偷摸摸地瞟了几眼棉花糖;有的则是一直死盯着糖看。但是几乎所有的孩子都用左手碰了几次棉花糖——这是由最冲动、最情绪化的大脑半球所控制的,同时又用右手遮住眼睛——这是由理性脑控制的。多亏了极大的自我控制力,大约1/3的孩子成功完成了挑战。实验小组的其他孩子虽然也拼尽了全力,却在所要求的15分钟等待时间里没能抵挡住诱惑。

这个实验证明,让大脑实现自我控制是非常困难的。要做到这一点,额叶必须取得绝对的控制,主宰大脑的情感和本能,同时还要克服挫折和饥饿。为了能够实现这种控制,额叶需要消耗大量的葡萄糖。额叶试图无视棉花糖的时间越长,所需要的糖分就越多,这使得棉花糖看起来越来越可口,并使游戏变成了一场激烈的思想斗争。如果你曾经试过减肥或戒烟,你就会知道我在说什么。

实际情况是,无论完成的是什么任务,自我控制对大脑来说都是非常困难的。这是一项高水平的技能,需要用毕生的时间去锻炼。

然而这项研究最有趣的地方是实验结束后发生的事情。大约15年后,当年参与实验的孩子们已经是19~21岁的年纪,研究人员给这些孩子的父母打电话回访,了解他们的学习情况和社会生活状况。令研究人员感到意外的是,孩子能够忍住不吃棉花糖的时间的长短与之后他们的SAT成绩(美国高考)及教育成就的高低存在极大相关性。在幼儿园时期表现出更强自制力的孩子,在整个学习阶段都能获得更好的成绩。当他们成年后,这些孩子的父母认为,他们是能够承担责任的,并且容易相处,比当年在实验中表现得迫不及待的孩子们要好很多。

其他研究也做过类似的实验,都得出了同样的结论:孩子的自我控制能力越强,其学习成绩和社会融合程度也会越高。

执行力

自我控制力是执行力的一部分。执行力是一系列技能的集合,使人们能够确定目标、制订计划、执行计划并且评估结果。从某种意义上说,执行力就像是一支管弦乐队的总指挥,引导着大脑各部分的不同乐器,并且决定在什么时刻应该由什么乐器发声。大脑前部负责内化规则,同样也负责自控力,这使得我们在碰到问题时可以按既定规则来解决问题,并且在必要的时候让理性脑击败情感脑,掌握控制权。这些几乎是人脑所能运行的最复杂的功能。尽管从孩子很小的时候开始我们就会通过培养自控力、承担责任、从自己做的决定中学习反思、做自己行为的主导者等方式来养育孩子,但这些能力主要还是在青少年和成人时期形成的。

就像我们在前面的实验中所看到的那样,执行力得到了发展的孩子能够控制自己。妈妈在第一家店给了孩子零用钱,孩子忍住不花掉这笔钱,直到走进另外一家店去买他最喜欢的游戏卡片。这同时考验了孩子的自控力和将情感脑与理性脑联系在一起的能力。同时具备这两种能力的孩子更容易实现目标,满足自己的需求。更强的自我控制力也是预防各种可怕的行为障碍和注意力缺陷障碍的关键。注意力有问题的根源在于自控能力差,无法控制愤怒、挫败感或自己的注意力。

那么我们应该怎样做才能帮助孩子提高自控力呢?一种选择是准备很多棉花糖,然后每天练习15分钟。但是这样做恐怕会使孩子摄入过多的糖分,效果不太好。下面我提出几种方法,可以帮助你在日常生活中培养孩子的自我控制能力。

克服挫折感

从孩子很小的时候开始,你就可以帮助他一点一点克服挫折感。要做到这一点,除了让孩子感受到一定程度的挫折之外,别无他法。你可以满足他的需求,但不要即时满足。相信你的孩子,他可以忍受轻微的不适感。当孩子需要更换尿布、想要吃奶或者因为累了想要睡觉的时候,满足他的需求,但不要表现得很烦躁,因为如果你这样做,孩子只会有样学样,把感受到不舒服和痛苦烦躁的情绪画上等号。当孩子紧张的时候,帮助他冷静下来,以便某一天即使没有你的帮助,他也可以自己做到。你可以把孩子抱在怀里,让他感到自己被保护。

作为父母,一定要保持平静,平静地对孩子说话或唱歌,语气平和。冷静而自信地告诉孩子,他的期望以后会实现,帮助他忽略引起不适的事情,转移他的注意力,尽量站在他的角度,不要表现出痛苦或内疚,而要充满信任和同理心。

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一定要给他设定规矩。家庭生活中的家规、饭桌上的要求、看电视的时间限制,这些都可以帮助孩子理解他不可能总是如愿以偿地拥有一切,锻炼他,让他学会在受到挫折时冷静下来。请记住,设定限制时父母保持冷静和温和是非常重要的,但同时你也应该明白,强加给孩子过多大脑无法承受的规则对孩子不利。应该给他一些从条条框框中跳出来的时间,或者没那么多要求的时间,比如说,在适当的情况下做一些体育运动,帮助他释放精力和克服挫败感。

细分任务

穿衣服或者收拾玩具都是非常简单的任务,但是对于一个孩子来说,可能显得相当复杂。许多任务都是由细化的步骤组成的,需要孩子一步一步地逐渐完成,这对于年龄尚小的孩子来说并不容易。为了帮助孩子完成任务,我们可以提供一些帮助,例如一步一步地给予指导、要求孩子大声说出他要做的事情,或者把复杂的任务分成更小的步骤以便更容易完成,等等。这样一来,知道了事情的逻辑顺序之后,孩子便有了掌控局面的自信,不会再觉得压力大到喘不过气。

我们来看一个例子。明天是阿尔瓦罗母亲的生日,他决定做一个美味的海绵蛋糕。他知道必须用到酸奶、糖和鸡蛋,而且需要一个大容器来进行搅拌。但是他不知道应该从哪里开始。幸运的是,他的父亲把任务分成了更小的步骤,从而使困难的事情变得容易。

首先要收拾好桌子,让一切都整整齐齐。

然后把食材和用来搅拌的容器都拿出来。

接着需要洗手,一切就绪后就可以开始了。

通过这样简单的解释,阿尔瓦罗知道了应该从哪一步开始,心里有数后,他就可以全心全意地做他的小小厨师了。当我们教孩子有组织地完成任务时,其实就是在帮助他减少迷茫,获得自控力,同时也培养他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我们知道那些能够更好地处理复杂任务的人普遍具有良好的组织能力和分解困难任务的能力。如果你不信,不妨邀请你的孩子按照下面3个步骤来拼拼图来进行验证。

首先把所有小块的拼图朝上放好。

然后要找到4边对应的拼图并且把它们拼好。

接着拼边缘,最后再拼剩下的部分。

无论是要做蛋糕、玩拼图还是准备生日会邀请函,方法总是一样的。整理桌面(准备)、决定从哪个部分开始(优先项)、决定如何继续(计划),通过这样的流程可以让孩子学会计划和控制,有助于孩子在今后的生活中达成目标并获得满意的结果。

掌控未来

人类进化过程中最重要的技能之一就是预判未来的能力。我们的祖先通过观察脚印就可以判断所猎捕的动物在哪里。如今我们预测气候、国际形势的风云变化或者疾病的演变,唯一的目的就是掌控我们的命运。

哪怕是很小的事情,如果能够预见到将来可能出现的困难,也会给我们带来很大的好处,比如,今天是应该好好休息还是应该继续工作以便拿到奖金,这就像孩子们的棉花糖实验一样,忍住不吃的可以得到2颗而不是1颗。教孩子思考未来可以成为每个父母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很多时候,我们只需要把要做的事情条理清晰地对孩子说出来。例如,朱莉亚的妈妈可以在早上说:“我们把奶嘴放在枕头上吧,这样晚上睡觉的时候就可以用它。”然后,她在晚上可以说:“睡觉前我们先去上厕所,以免半夜尿在床上。”马里奥的爸爸可以帮助马里奥准备上学用的书包,比如,装好彩色铅笔和他第二天需要吃的小零食。也可以帮助孩子预测他的行为后果,让他明白,这样做和那样做分别会产生什么样的后果。

尽情释放自我

自我控制之所以重要,部分原因是我们知道什么时候需要自控力,什么时候不需要。你一定会同意我的看法,比如说,自我控制可能会在你和伴侣的激情之夜或者庆祝加薪时成为障碍。额叶负责的不仅是自我控制,而且还决定了应该何时启动这种自控程序。如果一个孩子都不知道什么叫作打球打到精疲力竭,也没有在生日派对上尽情享受过,那么教他纪律几乎没有什么用处。

从这个意义上讲,我想请你记住“中庸原则”:尽管具备自我控制力可能预示着学业和社会成功,但它最大的价值就在于知道什么时候该用、什么时候不该用。

你可以告诉孩子,应该在他认为需要的情况下加强自我控制。从逻辑上来说,在户外野餐和在餐厅吃饭时,孩子的行为表现应该是不一样的。让孩子接触不同的人、不同的环境和情境,并在不同场景下向他解释对应的规则或要求是什么,这样做可以帮助他理解在不同时刻应该表现出不同程度的自我控制。你也可以教他在合适的时候适当释放自己。释放并不意味着向孩子解释他能做什么和不能做什么,只是单纯地让他随心所欲地放松自己,就当你不存在,也不需要得到你的允许。当你发现孩子有些拘谨时,可以鼓励他模仿“傻瓜”或者“野蛮人”逗乐,或者是想吃多少糖果就吃多少,也可以让他自由地发发脾气。

最重要的是,当你认为这样做可以让孩子的状态有所改善时,你必须同时帮助孩子的镜像神经元得到同样的信息,这些神经细胞能够在孩子的大脑里反映你的行为,让孩子主动模仿,产生同样的情绪。所以,要想让孩子放松,请先尽情地释放你自己吧。在我们家,如果我的孩子们听到我说“发疯吧”,就会立即进入“娱乐模式”,因为孩子们知道他们的父亲此刻会打破一些规矩来享受释放的乐趣。

牢记

自我控制是指知道如何面对挫折、接受延迟满足以及学习为了实现目标而按顺序分步采取行动的能力。

帮助你的孩子学会忍受挫折、增强耐心、为了解决问题制订清晰的计划或为了未来做打算,可以培养他的自我控制力。

一个有效的方法是,首先建立清晰的规则,然后给孩子一些打破规则,尽情释放的时刻。

编辑/红剑 文/阿尔瓦罗·毕尔巴鄂

《母子健康》推荐阅读:

书名:《孩子的大脑:智商与情商的真相》

作者:阿尔瓦罗·毕尔巴鄂

译者:张冉星

出版: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

作者简介:

阿尔瓦罗·毕尔巴鄂,西班牙权威神经心理学家,欧洲大脑科普类畅销书作者。曾在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医院和英国伦敦皇家医学院工作,并与世界卫生组织合作。他是一位大脑可塑性研究领域的专家,同时是多所大学的特聘教授。他的研究成果在心理学和脑神经科学领域赢得多个奖项。

《母子健康》杂志简介:

《母子健康》杂志创刊于1992年,由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主管,中日友好医院主办。透过严谨而感性的编辑团队,专业并权威的专家顾问,以健康第一的理念,为中国女性提供专业的妇产、儿科等方面的指导及保健,提供全方位的育儿健康新知,关注身心协调发展,将医学常识融入实际生活,与父母一起共创和谐成长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