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对称”快速做设计

2019-09-29   铟果



设计初学者常会对着将要进行设计的图片素材和文字资料无从下手,很多时候花了大量的时间进行设计编排,做出来的效果也并不理想。对称构图是最常用而且效果比较好的排版形式,本期通过案例详细讲解运用对称的手法,快速做出清晰明了,美观大方的版式设计。


对称之美源于自然,是客观存在于宇宙之中,在日常生活中处处都可见,对称之所以为美,这是视觉美的天性使然。稍微留意一下我们身边的事物,就会发现我们生活在一个充满对称的世界里。







人们对“对称美”的思索可以追溯到人类文明的初始阶段。早在古希腊时期,哲学家对艺术中的美的理解就多与对称有关。如亚里士多德认为:“美在于秩序、对称、明确”,毕达哥拉斯说:“美的线型和其他一切美的形体都必须有对称形式”等。这体现了人类在自觉不自觉中,以普遍存在的追求对称感的审美习惯来衡量艺术作品。




对称美学的最终精神归宿是人类潜意识对万维宇宙的回归映射,它是一种圆满美。这种圆满从古至今在概念中就一直根深蒂固,它不仅是一种传统,在数学上更意味着一种绝对的严谨。


对称构图具有和谐、稳定、圆满和堂皇感,集中体现了人们对完美平和的追求之心。


对称,人类最早发现和掌握的美,在中国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展现,中国人一直追求着造物里的对称美,在许许多多中国的文化国粹中,我们似乎都能看到对称元素的摄入,建筑、绘画、诗歌、瓷器、图章、书法等都讲究对称,反映着中国人独有的阴阳平衡概念。



中国古人把和谐平衡的精神之美,转化到生活中的每一种具体形式,久而久之,演变成了一种中式对称之美,给人以庄重、大气、和谐之感,变成了中国人独有的生活美学。



对称作为设计语言的一种外在表现形式,首先是与人的视觉联系在一起的,当人们在观看包含对称因素的艺术作品时,会感到其符合我们的审美习惯,并会在心理上产生出愉悦、认同的感受,这就是古今中外设计作品中对称形式长期存在的根本原因。对称的构成形式,深深植根于人们的审美意识中,被广泛应用于各种设计中。








绝对对称

绝对对称是画面中左右或上下两边的元素形状和大小是一致且呈现对称的结构,具有很强的秩序感,给人安静、严谨、正式的感受,呈现出和谐、稳定、经典的气质。

此案例采用居中对齐的排版形式,这是对称结构中最为经典的一种方式,以画面中轴线为中心,居中排布图形和文字:




此案例主要信息放置在中轴线上,其他信息分散在画面左右两边,元素形状和大小几乎一致,呈现出绝对对称的状态:



相对对称

相对对称画面中轴线两边的元素不一定相同,但在数量、重量、体积等层面给人的心理感受是相等的。相对对称比较生动、有活力,是一种动态的平衡。

此案例画面左右平均分为1:1的空间,虽然两边图片不相同,但是在视觉感官上是相等的,既呈现对称平衡的状态,又没那么呆板:



此案例把图形放在中轴线上,其他信息放置在左上角和右下角,两块文字信息给人视觉感受是相等的,呈现出对角线的对称平衡状态:



此案例要传达的信息非常多,但是采取了对称的构图,所有信息分散在中轴线两端,画面虽“乱”却暗藏着秩序,呈现出动态的平衡:





设计师面对一个设计时,应该想着如何以最简单的方式完成,毕竟简洁的设计往往也是最好的设计,设计出来的效果也可能会更出色。对称的结构是最方便而且效果比较好的排版形式,当掌握方法后,就可以气定神闲,举一反三,快速完成设计任务。

最后回顾一下本篇重点:

1、对称是自然界中最常见的形式美规律;

2、对称的构成形式,深深植根于人们的审美意识中,被广泛应用于各种设计中;

3、绝对对称是以画面中轴线为中心,两边的元素形状和大小是一致且呈现对称的;

4、相对对称画面中轴线两边的元素不一定相同,但在数量、重量、体积等层面给人的心理感受是相等的。相对对称比较生动、有活力,是一种动态的平衡;

5、善用对称的排版形式,可以快速完成具有美感的设计作品。


分享自: 艺海拾贝Design

作者:邓海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