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颜 静
1981年,金永奇被推选为新罗村党支部书记。这一当,就是近40年。
上任以来,带民致富就成为了金永奇不懈追求。“没有路,等于守着金山银山过穷日子。”1996年金永奇提出“要想富先修路”的口号。有500多米海拔的偏僻山村,要修一条水泥路对这个小山村来说,简直就是天方夜谭。但是,他凭借这愚公移山的那股劲头,带领村民们将神话变成了现实。
“想得远、办事实、说话正、要求严、威望高,村民们信他,村干部服他、拥护他。”搭档多年的村干部这样评价金永奇。
他确实已经习惯了想得早一点,远一点。在村庄通电通路后,他考虑到高山上的生活,终究不便于长期发展,为了给村里创造致富机会,一场轰轰烈烈的下山移民举动,让新罗人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移得下,富得起,更要生活得幸福。在金永奇领导下的党支部,开始引导有能力的人外出创业,帮助在家的村民发展来料加工,把老村的山地资源盘活,找到致富门路后再带领村民出去创业,实现村里富余劳动力转移,村民的生活也蒸蒸日上。
这么多年来,金永奇始终把新罗村事业放在第一位。凭着一股闯劲,多次创业,带领村民走上小康路,却始终没有拿过村里一分报酬,没有报过一次出差补贴。在村强民富的同时,他自己家里却欠下了一笔债,不得不外出打工还债,但却毫无怨言。
“三次创业”是新罗村发展致富的主脉络,也是贯穿金永奇使命和事业。他说,一定要让村民都过上好日子,这是初心,也是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