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怀左
01
疫情期间,微博上有个热搜图,大意是:公司几次三番通知假期延迟,待机模式等待复工通知,最后没等到上班通知,却等来公司倒闭的消息。
一开始,所有人还觉得这是个搞笑图,殊不知疫情之下,这几乎是很多公司的真实写照。
前天我和朋友打电话聊天,本来她还有说有笑的,结果谁知道突然接到了公司的消息,让她明天开始不用干活了。
她心情一下就低落了,说自己在家复工才第二周,做得还很认真,但就这样失业了。
她也没有想到失业会来得这么突然,但其实最近留心微博和朋友圈的人一定发现了,不知不觉中,我们的身边已经掀起了一股"失业潮"。
年前我一个朋友刚找了一份旅行策划的工作,记得他当时还说自己很幸运,找到了喜欢的工作,说自己过完年才开始正式投身职场,这个假期可以安心休息。
可惜惊吓来得往往比惊喜快,还没开始入职,他便接到了通知,说年后不用去上班了,公司目前不但不招人,还要裁掉一批员工。
一时之间,空虚和挫败感袭来。前几天他在朋友圈求职,什么工作都行,只要先给他一个岗位。
经济受疫情影响严重,对于很多小企业来说,在年初营收不好情况下,依旧要支付员工薪酬、办公场地租金,大多数企业支撑不了多久。
毫不夸张地说,“活着”就是2020最切实的目标了吧。
02
生活的压力开始逐渐大于新型肺炎的焦虑了,对于企业而言,工资、场地一系列的开支需要钱,很多企业想要活着,就只有通过裁员来减轻成本。
而对于很多普通员工来说,车贷、房贷、信用卡、花呗……每一块都等待着微薄的工资去填补。
微博上一位网友的留言获得了高赞,引发了大家的共鸣。
他说他们一家的生活几乎靠自己开的士维持,年前他还在计划着趁着春节可以赚一笔。但由于疫情的影响,每天不但赚不到钱还要交很多钱,房租生活费一下断了来源,再想到年后儿子还要上幼儿园,那一刻真的体会到了什么叫”中年人的崩溃“。
无可奈何时,人才会停下来思考。
他说,以前看那些程序员、上班族焦虑中年危机,我一直没有太大的感触,甚至还庆幸自己做的事能算半个自由职业,不容易失业。
但现在才真的体会到,时代抛弃你的时候,无论你是哪个行业,做的是什么工作,都不会给你打一声招呼。
也许是感同身受,他的留言得到了很多人的点赞评论,无数人爆出自己现在的处境。
本来想着利用寒假兼职还花呗的学生党,交不起房租的上班族,养家糊不了口的中年人,都暴露出一个共同点——没有收入,快要穷疯了。
其中有条热门评论让我印象尤为深刻:"不是工作需要我们,而是我们离不开工作"。
是啊,大环境不好,无论你处在哪个岗位上只要没有硬实力都会被淘汰,有技术有核心竞争力的人才能在这场厮杀中活下来。
而那些到此刻依旧浑浑噩噩,还没有清晰认识到现状的人注定会成为被抛弃的人。
03
很多人因为失业而失眠,很多人因为裁员而紧张,未来的不确定性让很多人开始焦虑。
但仍有一些人,一不小心玩游戏就到了2、3点,刷剧打网络麻将,浑浑噩噩的就到了深夜,第二天醒来基本12点以后,早中饭合二为一。
不上班不洗头,不出门不换衣服,一天都是慵懒朦胧一副没睡醒的样子,这是大多数人在家的状态,除了吃喝玩乐睡,再没有其他。
曾在知乎上看到过一个高赞回答:废掉一个人最快的方式就是让他闲着,当一个人拥有大把的时间挥霍时,也就是他即将被淘汰的时候。
在大批裁员的情况下,不由得我们会去思考,什么样的人,最容易失业?
很显然,如果不是公司倒闭了,那么被劝退的就是那些业务能力差的员工,他们习惯了浑水摸鱼。
在公司不得不通过裁员来降低成本的情况下,他们肯定是最先被淘汰的。
当然,这也怪不了谁。因为他们缺乏核心竞争力,可替代性低,做的是低门槛的工作,自然可以被随便替换。
04
潮水汹涌的时候,没有一个人是孤岛,每个人都被潮水围绕。
公司倒闭失业,无可奈何的裁员、隔离无法出去工作,面对这些突如其来的情况,当下的我们手足无措。
但疫情终会过去,谁也不知道下一次我们又会遇到什么。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其实疫情也是一种危机,我们人生路上还会有很多危机,那时候该如何应对呢?
我们唯一能做的是做出改变,从现在开始准备,将来才能以不变应万变。这里,我也有两点小思考分享给大家。
第一,人无远虑必有近忧,我们要懂得居安思危,提前布局。
没有经历过痛苦和无奈,大多数人都是一个心态,一人吃饱全家不饿,有收入就已经满足了。很多人甚至会觉得反正还年轻,一家公司不好就换一家。
明明工作不稳定,干的都是最底层的服务工作,反而还自我感觉良好,超前消费,每个月都在计算着日子还花呗。
这些人看起来似乎光鲜亮丽,活得恣意洒脱,但其实一个人年轻也就是那几年,一旦消费完了最该奋斗的年纪,最后的结果必然是悔之晚矣。
疫情应该能让我们看明白,想要在突发事件面前还能淡定自如,一定要提前布局,规划自己的工作和生活。
- 工作上思考清楚自己将来的财富来源,做好职业规划,尽可能留出时间,学习一个技能,逐步发展一项副业。
- 生活上,不要被所谓的超前消费观迷惑,给自己留够足以过冬的口粮,同时培养自己的理财习惯,慢慢的学会合理分配自己的工资。
第二,培养自己的不可替代性,提升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不管你在哪个领域,只要能将专业做到极致,你就能拉开和别人的差距,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大多数时候只有两个选项,要么出局,要么出众。
作为一个职场人要有自驱力,无论在什么时候都要认真对待,在工作中要想一直保持着不被淘汰,那就一定要在有限的机会中将自己的价值发挥到极致。
人都是趋利避害的,只要你自己足够优秀,那么无论在哪家公司你都是被争抢的对象。想要培养自己的核心能力,就一点要舍得花钱投资自己,同时还要学会利用时间。疫情给了很多人当头一击,让很多人醍醐灌顶,开始去学习技能,看书提升思维。
这个时候闲在家的你,如果还只是一味的玩手机,沉浸在自我感觉良好的状态里无法自拔,那么疫情结束后,你一定被很多人再次甩在了身后,只能继续做那只热锅上的蚂蚁。
达尔文曾说过:“能够生存下来的物种,并不是那些最强壮的,也不是那些最聪明的,而是那些能对变化做出快速反应的。”
希望疫情期间的我们都能明白,这个世界唯一不变的就是变化本身,所谓的铁饭碗,不是在一个地方吃一辈子的饭,而是一辈子到哪里都有饭吃。
学会提升自己,疫情过后愿大家都能找到生活的方向。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Cp-MYHABjYh_GJGVEQ3r.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