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管什么病名,一心只是养气,气足了,身体自然会好!

2020-08-19     张小龙说生活

原标题:不要管什么病名,一心只是养气,气足了,身体自然会好!

有时候,会感觉小小的泄气,因为写了不少文章,自认为表达还算周正清晰,说不上传道解惑,但在过度医疗、慢性病爆发的时代,这样的一些文章,应该还是有意义的。不过,从一些留言来看,显示很多人并没有真正看懂。

这对我来说,有一些打击。写文字,是为了提高沟通的效率,将自己想说的,更高效的传达出去。看文章,是为了获得思路上的启发,观念改过来了,好的结果自然就会出现。成功的人,都是知行合一的人。当你做不到的时候,不光是【行】有问题,【知】一般也有问题,不是真知,自然难以真信和真行。

改变一个人的观念,是非常非常难的,我从来没有想过,去改变别人的观念。如果一个人,看了我的文章后,改变了自己的观念,那不是我的文章说服了他,而是他自己说服了自己。观念的改变,看起来是一秒钟的事,其实在此之前,早已经酝酿了好久,只是不自知罢了。

虽然有这样的心理准备,从不去想说服别人,但是看到别人,没有看懂我的文章,还是觉得遗憾。我在文章中,一再的强调,不要管自己是什么病名,病名什么的都不重要。病名,是医生给起的名字,适用于医学和医疗,对于我们自己而言,没有任何价值。

如果你要自养、自调,根本不用在乎什么病名,管他是什么病名,你只管做有利于身体的、正确的事情,时间到了,症状自然会消失,身体自然会好转。有些人知道这一点,但是脑子里并不清晰,时不时的仍会犯迷糊。很多道理,不是你不懂,而是你一时懂,一时不懂。

看我的文章时,你能静下来思考,所以你能懂。当你在具体执行时,想不了太深,脑子就又不清楚了。这就是理解的不深,相关的概念,脑子里并不清晰。其实有时候,逻辑是没什么用的,特别是在执行的时候,更多的是靠感觉,而不是逻辑。当你的脑子,足够清晰的时候,感觉瞬间就会出来,不用再去思考了,这样才能执行得好。

再说一次,不要管什么病名。那个名字是医生起的,供医学和医疗使用。如果不用医疗的方式,去解决自己的问题,管那个没用的名称干什么。你只管做,有利于身体的,让自己舒心的,使身体精力充沛的事情。在这个过程中,用心去观察和感受身体的变化,找到那件真正正确的事,然后持续的坚持。

如果你问我,这件事是什么,我也可以告诉你,就是养气。很多人会说是养血,或者是养肾,养五脏什么的,自然都是对的。但是,气更好懂,也更容易执行,效果也更好。但凡你看到的,在世界范围内,都比较流行的,比如太极、瑜伽、冥想、打坐等,都有养气的作用。

一般的运动,也有养气的作用,但其本身也在耗气。任何事,都是有成本的。通过一般的运动来养气,成本相对较高,它只能改善气的循环,但很难真正的补气。如果是剧烈运动,反而有害。

不管是太极、瑜伽、冥想、打坐,还是其他的运动,正确的姿势、动作、招式,以及合理的节奏,比较重要,但并不是关键。真正的关键是,让自己松下来,静下来。人一旦真正静下来,气就得到了节约。身体一旦真正松下来,气自然就进来了。

养气,一是要气足,二是要气循环通畅。正常情况下,气足了,气行就能自然通畅。如果不通畅,加一点意念,以意领气,就能疏通了。如果想系统的练气,方法也特别的多,道家讲三十六旁门、七十二左道,都是练气的功夫,这里就不细讲了。饮食方面,也讲过很多次了。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C_RyCnQBd8y1i3sJd2v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