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大家的孩子都参加过一些省市级的各种竞赛,如果孩子能够在这样的竞赛中取得好成绩的话,未来就可以在升学方面获得不少的优势。
于是这就让有些家长动起了“歪脑筋”,妄图通过自己的帮忙,为孩子的未来“铺好路”,用不当的方式来帮助自己的孩子。
云南省有个小学生,因为研究“喝茶抗癌”而获得了省级竞赛一等奖,消息传开后引起了一众网友的猜疑,大家纷纷在社交媒体上评论道:
这是拿我们在当猴耍吗?
事情是这样的,在这项云南省的青少年创新大赛中,这位小学生做出了连医学专业硕士都很难做出的成果,之后还凭借一篇非常专业的论文,成功获得了此次省级竞赛中的一等奖。
通过观察这位小学生的论文大家发现,这个孩子原本连基因是什么都不清楚,却在短短五天后了解了关于癌症的很多专业知识,并成功做好了实验设计,而这显而易见是根本不可能的事情。
当这件事情引起了大众的广泛讨论后,赛事委员会很快发出了通知,撤销了这位小学生的获奖成绩,然而网友们对这样的处理方式并不买账。
之后经过网友们的进一步深挖发现,这个小学生的父亲是某个研究所的一位研究员,而他孩子所发表论文的研究方向正是他正在做的一个课题。
事情至此已经基本真相大白了——这位父亲为了让孩子能在竞赛中取得好成绩,将自己的研究成果给了他,却没有想到由于他所研究的课题太高级,而引起了网友们的怀疑。
让孩子学会“投机取巧”
这位父亲的做法表面上可能会让自己的孩子在升学中,相对于其他孩子获得不正当优势,然而却会在孩子内心中播下投机取巧的种子。
虽然赢得了一时的蝇头小利,却失去了获得更大发展的机会。
压抑了孩子的创新能力
大赛的举办本来的目的是为了激发孩子们的创新能力,让孩子们懂得创新的重要性。
这位父亲的举动不仅破坏了大赛的公平公正,还压抑了自己孩子的创新意识,很有可能会让孩子误以为不创新通过别的途径也能取得好成绩。
为孩子树立公平公正的意识
公平竞争是一切比赛的前提,任何不正当的手段都不应该出现在孩子们的竞赛中。
家长应该为孩子树立公平公正的意识,让他懂得公平竞争的重要性。
鼓励孩子自己创新
众所周知创新能力对于孩子成长的重要性。
家长可以将创新教育融入到与孩子的日常相处中,从而培养他的创新能力,在这样的创新大赛中取得更好的成绩。
俗话说“有其父必有其子”,这位小学生的父亲毫无疑问就为自己的孩子做了一个坏的榜样。虽然他的做法有可能会躲过大家的监督,为孩子成长提供一些小的帮助,但最终一定会让自己的孩子失去更多。
今日话题:你觉得这位父亲的做法还对自己的孩子有什么消极影响?欢迎在评论区留言交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