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调节受损可以转危为安

2020-01-01   糖友大讲堂

有不少人在体检后被告知“糖调节受损”,外行人对这一诊断不甚了解,这是糖尿病吗?要不要治疗呢?专家表示,“糖调节受损”虽然暂时还够不上糖尿病,也没有明显的症状,但却事关今后是否会发展成糖尿病,因此一定要引起高度重视。

糖调节受损可以转危为安

  “糖调节受损”属于糖尿病前期,在这个阶段,病情发展是可逆的,如能针对病因,积极干预,绝大部分“糖调节受损”者有望恢复正常。我国18岁及以上成人糖尿病患病率高达11.6%,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调查显示每10个人中就有1名糖尿病患者,更让人担心的是我国成人出现糖尿病前期表现的比例高达50.1%,糖调节已经受损,即将变成糖尿病。有研究证实1/3的“糖人后备军”日后会恢复正常,1/3“原地踏步”,还有1/3将进展为糖尿病。

  尽管糖调节受损的患者血糖只是轻微升高,也几乎没有明显的症状,但是如果掉以轻心、放任不管,血糖继续升高会加重胰岛素的分泌缺陷,迟早会进展为糖尿病,而且发生大血管病变如脑卒中、冠心病等的风险明显增加。

  糖调节受损还算不上糖尿病,在这一阶段病情是可以逆转的,及早干预治疗可以延缓甚至终止糖尿病的发生。平时少吃高脂食物,低钠饮食,再配合适量的运动。运动要有规律地进行,形式也可以多样化,有氧运动和抗阻运动相结合是比较好的,常见的有氧运动有快走、慢跑、健身操、太极拳、游泳,抗阻运动有练哑铃、拉力器。

  知识链接:

  1.“糖调节受损”究竟是咋回事?

  正常人空腹血糖低于6.1mmol/L,餐后(或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2小时血糖低于7.8mmol/L。如果空腹血糖≥7.0mmol/L和(或)餐后2小时血糖≥11.1mmol/L,则为糖尿病。倘若空腹血糖和(或)餐后2小时血糖高于正常,但尚未达到糖尿病的诊断标准,则为“糖调节受损”。

  对于空腹血糖大于6.1mmol/L,但不超过7.0mmol/L的患者,应进一步做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这是因为糖尿病早期往往仅表现为餐后血糖升高,而空腹血糖可能正常或略高,如果仅查空腹血糖,可能使接近一半的糖尿病患者被漏诊。

  2.“糖调节受损”是怎么引起的?

  糖调节受损的发病因素与遗传因素以及不良的生活方式有关,还包括热量摄入过剩、体力活动不足、超重及肥胖(尤其是腹型肥胖)等等。

  3.“糖调节受损”有何危害?

  很容易发展成糖尿病。而且,罹患心脑血管病的风险增大。所以,积极干预“糖调节受损”,不仅可以减少糖尿病的发生,还可以减少大血管病变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