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看到一个点赞量超高的视频,深有感悟!
妈妈教育女儿:“看看爸爸整天看手机玩游戏,啥也不干,是不是废物?”
女儿回答:“是的”
妈妈又问:“那我们不跟他学好不好?”
女儿很为难的回答:“妈妈,我也想当废物”
网友评论:龙生龙凤生凤,老鼠儿子会打洞,要么为了孩子改变自己的坏习惯,要么改变孩子学会自己的坏习惯。
孩子模仿父母是天性,父母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孩子的成长,不要以为自己一边享受着自己的坏毛病,一边又警告孩子不要这样做,孩子心里真的很矛盾,父母在一边玩儿的津津有味的样子,在孩子眼里都是不可抗拒的诱惑,所以上面那个孩子一边嘴上说着“是的”,一边心里诚实的在“拒绝”。
孩子在最需要教养的0-6岁,父母都在干什么?
孩子在睡前需要父母讲故事时,你在玩儿手机
孩子醒了找不到父母,你在玩手机
孩子在玩玩具时,你在玩手机
孩子在吃饭时,你在玩手机
孩子在看动画片时,你在玩手机
孩子摔倒了,你在玩手机
孩子有疑问时,你在玩手机
你看手机的眼神,在孩子眼里都是无穷无尽的诱惑。
你玩手机的笑容,在孩子眼里都是无法抗拒的好奇。
不要以为只是玩一会手机,不会对孩子造成什么影响
父母的成人社交模式正在成为孩子学习的榜样,成人可以随时放下手机,但孩子不会,因为他们不懂得拒绝、克制。成人可以沉浸在手机里,却不耽误他们用熟练的语言沟通,但孩子不会,语言环境刺激的失位,正在对孩子的语言能力造成不可扭转的影响。
有位教育学者说,环境正无时无刻不在改变人们的语言,受当下社交网络多元化的影响,人们的生活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特别是社交语言和方式,那么这些对孩子们的教育产生了什么影响呢?孩子越小,与他们在不同的情景下进行大量多种多样的对话,运用越来越多新词汇对他们来说就越重要。
手机是怎么让孩子闭嘴的
有一项调研,在对很多幼儿园调查中,很多家长对孩子们的沟通语言和技巧表示看不懂,更多的老师对小学生们的阅读理解能力表示担心。
有人表示这个调研有些过于夸张,但也有人研究过,为什么现在很多孩子,面对面交流时,为什么不是胆小羞涩,就是语言匮乏,甚至不敢表达。
很多刚上小学的孩子会有这样的表现:
爱玩游戏,室外活动越来越少,根本对孩子们产生不了吸引力。
脾气差,没有耐心,性格差,往往因为语言表达情绪不顺,遇到问题时经常崩溃
让我们把调研的年龄结构在提前一点,(0-3岁的孩子,正是语言发育的黄金期)。
很多2岁孩子语言受限,表达不完整。
很多3岁的孩子不会良好的表达个人情绪。
很多4岁的孩子,居然还不能形成良好语言习惯。
无论怎样,聪明活泼且善于交流的孩子,表达能力一定很强,特别是理解能力,思维能力都能用语言逻辑表达出来,这就是有些孩子说话时,让人觉得胸有成竹,很有想法,不跑题。
怎么办?
《儿科》杂志发表过的调研显示,语言能力差的孩子,出现阅读障碍的可能性比正常超出4到5倍。这些障碍会直接给孩子的学习和认知带来影响,甚至直到成年。
孩子们普遍的语言社交能力问题,提醒父母们,改变教养方式迫在眉睫。家庭教育和抚养是一面镜子,折射的都是父母的样子。
对孩子 仅仅说‘放下手机!’是不现实的,凭什么你们大人能玩儿,我们就不能玩儿?在孩子眼里,这种管束的双重标准是带有歧视性的。
家庭是孩子生长的温床,在不同情景下度过有意义的时间,谈论不同的话题和经历,用语言描述发生的事情。这才是一个孩子语言健康发育应有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