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岛余生》教育启示:顺应野蛮让你活下去,心怀文明让你逃出来

2019-10-29     陈老师谈教育

文丨陈老师谈教育

我们都读过小说《鲁滨逊漂流记》。这部小说讲述了鲁滨逊遭遇航海失事,流落到一座荒岛,努力生存下去,后来回归文明社会的故事。这部小说为我们提出了一个有趣的设想:如果我们流落到一座荒无人烟的荒岛,我们能否活下去?我们该如何活下去?如果再次重回现代社会,我们的生存状态又是如何?

这样的疑问不仅开创了一个文学母题,甚至也给现代真人秀带来了一些灵感,比如说《荒岛求生营》《原始小哥》等等。在2000年,罗伯特·泽米基斯导就这个问题展开设想,由他导演,由汤姆·汉克斯主演的电影《荒岛余生》上映,好评如潮。这部电影的深刻之处在于,他将主角丢在一座荒岛上,集中展示了人生在世必须经历的三重对抗,还尝试为我们解答了问题:从原始蛮荒之地回到现代文明,生存状态会是怎样。从这部电影来看,答案是残酷的。

一.流落荒野,顺应蛮荒让他活下去

这部电影的主人公叫查克,他是联邦快递的系统工程师,在一次出差的旅途中,由于飞机失事,同行的人全部罹难,查克侥幸生还,却被困在一座荒无人烟的小岛上。在岛上生存了1500多天后,他终于回到现代文明社会。然而当他回到家后,发现自己深爱的女朋友已经成为了别人的妻子。

查克从文明社会中一下子被丢到荒岛上,巨大的差异让查克措手不及。主人公在生存的1500天里,他尝试出逃,结果失败而归,还把腿弄伤了。一开始查克还保留着一个都市人,一个文明人的生活习惯,他上厕所的时候会躲到一个草丛后面,怕别人看见,可是岛上除了他,又有谁呢?他埋葬了同行的人,还为他制作了一块墓碑。因为缺乏必要捕食技巧和生活技能,只好靠椰子和生鱼虾蟹为生。

在了无希望的情况下,查克只好顺应荒岛生活,将自己对文明的追求退化到原始野蛮的生存状态。

他变了,从一开始大腹便便的美国人变成了一个,除了短裤不着衣物的原始人。他胡子拉碴,精壮干练,赤着脚,用简陋的鱼叉娴熟的捕鱼。在这个与世隔绝的荒岛,没有工作压力,没有道德约束,只有最简单的生存需求。当物质需求被降到最低的时候,时间就开始变得漫长,查克不得不忍受巨大的精神孤独。这也是他顺应蛮荒的第二个表现。在一个排球的陪伴下,他可以发呆好长时间,用来打发漫漫长日。

二.三重信仰,心系文明让他逃出去

我们明显看到查克为了生存,被动退化到野蛮原始的生存状态。然而在这个过程中,他仍然保留着对回归文明社会的渴望。对文明的怀想,是他能够逃出去的最大动力。

  • 关系:爱人

第一重信仰,就是他对女朋友的思念,查克时常把女朋友的照片拿出来,放在岩石上,放在海边。在一个没有人陪他说话聊天的荒岛上,对爱人的思念让他多了一重回归的欲望,和爱人的点点滴滴美好的回忆,成了度过漫长时间的精神慰藉。

  • 社交:排球

在他钻木取火失败并且弄伤了手之后,他狠狠地发泄了一通,他无意中在排球上印上了一些血手印。冷静下来之后,他在血手印上画上了眼睛和鼻子,并且给他取了个名字:詹姆斯。有趣的是,当查克头发和胡子都长长后,“詹姆斯”的形象也发生了变化:查克给排球也做了头发。后来查克在出逃前的夜晚,发脾气把排球丢到了外面,立马淌着海水把排球捡了回来,并且再次刺手放血,给排球画上了眼睛。在出逃的海上旅途,排球被水冲走了,查克奋不顾身的去救排球,并且在丢失排球后大哭一场。

从这些情节,我们都可以看出来,排球在查克心中的重要性:排球此时不再是一个简单的运动用品,而是一个人格化后的朋友。和“詹姆斯”的聊天,表现出查克的社交需求,他必须要保持最简单的人际关系,即使流落荒岛,他仍然是一个社会化的人。

  • 使命:快递

随着查克流落荒岛的,还有一堆快递。本来作为联邦快递公司的一员,他要履行他的职责,要把快递安全的送到用户的手里。在荒岛上,查克打开了这些快递,包括一堆磁带,一双冰刀鞋,一件女式的裙子等等。这些快递都派上了用场,尤其是冰刀鞋,让查克可以制作简单的工具,甚至帮自己治疗牙痛。然而,查克还是保留了一件快递,并没有拆开,直到影片的最后,都没有交代快递究竟是什么。

为什么查克没有拆开这件快递,其实他在影片结尾送快递的时候已经揭晓了答案:他给快递的主人留言说这个包裹救了自己一命。这件快递其实一直在提醒自己在流落荒岛之前的社会身份,也是他与现代文明建立联系的桥梁

我们看到,三个很小的物品,却都是他回归现代文明的信仰。即使身在荒岛,肉体已经适应了原始荒芜之地,但是精神上,他却一直没有忘记回到文明社会。顺应原始野蛮让他能够生存下去,但是一直怀有对文明的信仰,让他能够逃出去。

三.回归社会,十字路口却无路可走

然而残酷的是,当他回到自己魂牵梦萦的现代社会中去,却发现一切都变了:他的同事为他举办了丧事,在他们的心里,已经接受了他死去的现实。当他回来时,很显然,接受他死了比接受他回来更加轻松。其次,更加令他深受打击的是,他日夜思念的女朋友,早已嫁给了别人做妻子,还生了女儿。

他回到自己的公寓,看着同事们举办的欢迎排队剩下的残羹冷炙,看到了螃蟹腿百感交集,夜晚他没有谁在自己的床上,而是睡在地板上。在一个下雨的夜晚,他去找自己曾经的爱人,受到道德的约束,他选择了放手,自己独自离开。最后他去送快递,有一幕令人心酸,他站在十字路口,茫然无措,因为回归现代社会后,处于人生的十字路口,却无路可走。

原本他生存在现代社会中,有自己的一套信仰和生命哲学,但是生命中发生了变故,他被丢到了荒岛上整整1500天。经过原始与荒芜的洗礼,经历过缓慢的生命,再次回到现代文明,却发现自己已经无法用原来的生存哲学看待原本生命中熟悉的一切。所以这部电影揭示了另一个层面的“荒岛余生”。即为:现代都市文明也是一座荒岛,而他将要在这座荒岛上度过余生。

有人说,网络和自媒体的发展,将地球变成了地球村,每个人看似距离变得接近了,然而被时代和信息网络裹挟的我们,其实都是一座座荒岛。当我们脱离了社交网络后,我们的生命变得如此漫长,我们的精神世界是否也如荒岛一般荒芜呢?

狄金森说:“我本以为可以忍受黑暗,如果我不曾见过光明。”享受现代教育的我们,是无法回到原始蛮荒的时代的,正是对于文明的向往,让我们不断地从荒岛中突围,希望有一天,我们将从都市荒岛中突围,找到新的精神家园。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BCUCHm4BMH2_cNUg7M7T.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