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心之助
近日,一个新闻真是让人痛心!
在江西龙南县,一对情侣马路中间吵架遭轿车碾压。
女子与男友发生争执后,气不过,竟然直接躺在路面。
随后,两人都被轿车撞倒。
女生直接被轿车血腥碾压。
如此沉重的代价,或许是他们都没想到的。
可这样的事情,在我看来真的不少!
很多争执的起因,很可能只是非常微小的琐事。
比如,我的一学员林英,昨天晚上就跟男朋友吵架了。
她刚做好饭,就收到男朋友的信息:“我晚上有点事,可能要晚点回来。”
林英看看短信,又看看热腾腾的饭菜,一股怒火油然而生:“就你忙,我不忙?我不累?你除了在外面花天酒的,还能干点啥?”
男朋友也憋屈,我这一边苦哈哈地加班,还得小心翼翼的哄你,凭什么啊?
于是,他看完消息后,毅然打开了勿扰模式,不再回复,指望着林英能自己消消气。
只不过,林英打了十多个电话,无果,更气了。
睡觉前,她干脆把门一反锁。
不是玩冷暴力吗?大家一起呀。
可再过了一小时,她就被不安裹挟了,因为微信显示着男朋友提分手的消息。
其实,这不是第一次。
恋爱两个月后,他们就陷入了“争吵—分手—复合—争吵”的反复折磨中。
反反复复,都是旧药新吵。
鸡毛一地尚存,冤冤相吵不能了。
明明相爱,为什么争吵不休?
生活中这样的人也不少。
明知道吵架伤感情,说不定哪天就让对方心凉透了。
可火一上头,不发不快,就是控制不住自己呀。
为什么呢?
原因可能有三点。
- 第一,消极诠释。
如果一个人自身对亲密关系缺少安全感,那么很容易把对方正常的行为异化为伤害关系的行为,然后挑动一场战争。
比如说林英,当男朋友发来消息,要晚归,她的内心戏经历了四步:
初始想法:他开始不再对我嘘寒问暖,晚归也就发来这样一个通知。
二次加工:我却还这么爱他,下班很疲惫,还想着为他做一桌饭菜。
得出结论:恋爱久了,感情淡了,他没那么爱我了。
开启脑洞:他是不是在骗我?他是不是和别的女人在一起?
于是,她用几句话浓缩了这四个步骤,发出一条消息。
这时候,她的男朋友只有一个想法:我的天呐,这都什么玩意儿?
千万不要指望对方能从蛛丝马迹中看到你的不安和爱意,对方只能在蛛丝马迹中感到大脑一片空白。
当然啦,控制不住争吵,继而发展到分手的情侣,怎么会在这一步就停止呢?
男朋友此时就像原始人在手无寸铁,却在原始森林中偶遇一只老虎。
他会战斗吗?会逃跑吗?
哦,不。
他往往会把头埋进土里,假装这里没有人,这里一切太平,一切都会过去的。
此时,林英的消极诠释就进入了第二阶段: 证实。
当男朋友沉默,林英那些无解的脑洞似乎都有了答案。
你看,就是感情淡了,他就是不爱我了,他就是厌烦我了,他就是在外面花天酒地,他就是......
一旦你在心中给事情贴上答案,这题就无解了。
为什么呢?
因为你们的争吵会变个性质,从就事论事,就内心戏而吵,变为:
男:你无情,你残酷,你无理取闹。
女:那你就不无情?不残酷?不无理取闹?
这时,吵架就变成了发泄情绪,满脑子是怎么戳中对方痛点。
只是,发泄地越爽,结局也越惨。
- 第二,爱而不得。
或许,你跳出争吵,看看这些内心戏,也会觉得有些荒唐。
但我想说:这一点都不荒唐。
虽然只是一次晚归,一件小事,但两人吵的可是件大事。
他们真正在意的才不是对方几点回家,刷没刷碗,放没放好鞋子。
本质上,他们其实是在吵:你到底爱不爱我?我需要你的时候,你是否会站在我的身边?是否会帮帮我,又可否会抱抱我?
林英是如此。
她在用愤怒表达:“ 我很受伤,我很爱你,我很需要你。”
她的男朋友又何尝不是如此?
当他不得不加班,预感到对方会生气,
再三思考,也不知道该如何措辞,最后小心发出消息。
当他被质问,迎接对方的怒火,心里却满是委屈:
“我加班,真的很累,我希望你理解我。”
当他提心吊胆,想着该如何哄对方
走到门口,却发现门早已被反锁。
其实,他也想说:“你可不可以看看我,理解我,我也会有脆弱的时刻。”
- 第三、权利争夺。
有个男人说:“咱们去吃中国菜吧。”
妻子回答说:“好呀,”
但是接着问道,“你想去饭馆吃, 还是把它带到家里吃呢?”
这时,他可能感到相当尴尬,因此厉声说道:“你为什么要把问题想得这么复杂?”
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许多激烈的吵架就是由这种再琐细不过的事情引起的。
而且,这些吵架所隐含着的意思都是 一样的,即“你难道不知道我需要什么吗?为什么不乖乖地 听我的?”
这么多对夫妻吵来吵去,其实就是在争取这样一个结果一一“你什么都不懂,你什么都做不好,所以你什么都要听我的。”
对他而言,任何一件小事都是一场必须打赢的战争。
他必须让配偶在每一件小事上听从他的意志,如此一来,却把对方越推越远。
这很可能是来自于,他对自己有内在有着更多的无力感。
所以,总是希望通过掌控外界来帮助自己再次解决问题。
可是,吵到最后。
谁也没有多余的能量走出对抗的框架,找找那些联结点。
明明相爱,却不会表达,而把彼此推远,或许这是最令人遗憾的一件事了吧。
如何高级地吵架?
其实,吵架是一种能力。
只要掌握方法,一句话,甚至一个动作,也可以改变你们的感情走向。
那么,怎么才能相杀相爱,而不是相爱相杀呢?
- 第一,找出“滑动门时刻”,重新解读。
在关系中,我们都会向彼此发起一些沟通邀请。
研究发现,幸福的情侣往往能注意到这些沟通邀请,正确解读彼此的心意;而不幸的情侣会忽视绝大部分邀请,心生错误的解读。
这些沟通邀请,就被称为“滑动门时刻”。
注意到了,拉开滑动门,就有机会走进彼此的心中。
置之不理,或者不小心忽视掉,也就关上了滑动门,转身越走越远。
看剧闲聊时——
关闭滑动门示范:
女:弹钢琴的人好美呀,我小时候也一直想学钢琴。
男:三分钟热度,就不要浪费钱了。
女:你有毛病啊,我就随口一说。
打开滑动门示范:
女:弹钢琴的人好美呀,我小时候也一直想学钢琴。
男:三分钟热度,就不要浪费钱了。
女:确实我们现在得省着钱买房,你也有压力。你也可以假装哄哄我,以后有钱了给我买钢琴嘛~
- 第二,自我归因,表达感受。
如果你细看争吵的开端,会发现那些话语常常隐含着攻击彼此的倾向。
比如定性评价:你傻呀?你是不是蠢?你太懒了吧。
比如自以为地读心术:你就是嫌我烦呗,你就是不想见我,你就是......
这些粗暴贴在对方脸上的标签,常常引起彼此剧烈的情绪震荡,开启唇枪舌剑。
那么,怎么说话,才不会让对方感受到被攻击呢?
就是从自我归因的角度开启谈话。
1、用“我”代替“你”开头。
错误示范:你真懒。
正确示范:我今天好累,不想洗碗了。
2、用模糊想法试探,而不是按头承认。
错误示范:我就知道你不想陪我逛街,你之前又何必答应呢?呵呵。
正确示范:我想我可能想错了,我总担心你会嫌麻烦,不想陪我逛街。我不知道这么想是不是误会你了。
- 第三,制定敏感词,规定停战动作。
如果前面的两步都做好了,还是擦枪走火,吵到不可开交,还有没有好办法整理下战场?
蔡少芬有段时间和张晋吵架,老说狠话,提分手。
刚开始张晋忍着,但时间久了,忍无可忍。
一次,蔡少芬又说了狠话。
结果,张晋替她收拾好行李,直接送她去机场。
张晋对蔡少芬说:“如果你一直这样说狠话,说到最后把爱情被弄裂了,就拼不回来了。”
自从那次之后,蔡少芬就不再说狠话了。
生活中的争吵也是如此,有些话说出口,不论事后如何解释,感情上撕开的那道口子,都无法拼回去了。
比如说:
我们分手吧!
你看看谁谁谁,再看看你自己,你真不是男人!
我真后悔眼瞎了嫁给你!
你们需要在平时就沟通好彼此的敏感词,哪些话不能说。
如果感到争吵上头,根本停不下来,必须做什么停战动作?
牵手、拥抱、问对方饿不饿都可以。
一旦任意一方做出停战动作,不论吵到什么程度,都无条件停止争吵。
隔开相处的空间,先让自己冷静下来。
每个人都不好惹,每个人都有攻击性。
而攻击性中,藏着我们的脆弱,藏着我们的需求,也藏着我们的爱意。
或许你们常常争吵,也不必灰心丧气。
在争吵中表达攻击性的你们,可能是在开始向彼此展现真实的自己。
可能是在开始建立更加深度的关系。
找到正确的吵架方法,就有机会把攻击转化为爱意。
所谓磨合,其实就是这样。
为彼此磨去棱角,只为一个拥抱。
在对方争吵时,再走一步,看到对方背后的渴望。
互相做那个去“看见”对方的角色,互相去接住对方的情绪,
就这样,两个人的关系形成了一个正向的循环。
感情也都有了更新和发展。
最后,愿你能够找到一个自己乐意去好好吵架的人。
也愿你能成为一个不怕麻烦,愿意去用心吵架的人。
今日话题:你们是怎么和对象吵架的?
@心之助卢悦 ,心之助情感心理平台创始人,心理学学者,资深媒体人,15年婚恋情感专家;央视、凤凰卫视、北京台多档节目特邀心理专家;畅销书作家,著有《爱情有毒》、《爱到绝处便逢生》《过日子就像玩闯关游戏》 、《亲密关系的重建》,各大平台均有售。
文中图片均来自网络,侵权必删
本文由心之助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侵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