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夏》局中人怎样看“乐队”与“夏天” | 专访声音玩具主唱欧珈源

2020-08-09   文娱头版

原标题:《乐夏》局中人怎样看“乐队”与“夏天” | 专访声音玩具主唱欧珈源

“参加《乐夏》的核心价值,我已经得到了。”

初次联系声音玩具(以下简称声玩)主唱欧珈源时,关于对节目的看法与感受,欧珈源多少有些“三缄其口”。

8月8日,《乐夏2》第三组对决正式“打响”,最后11支乐队也完成了初亮相。随着节目的播出,欧珈源终于可以“畅所欲言”,谈谈声玩走过的这个夏天。

当晚的节目中,成立了21年的声玩经历了堪称跌宕起伏的过程,淘汰——复活——淘汰,过山车式的剧情让欧珈源自嘲乐队的表现有些“懵懂”“平淡”。

回顾乐队在节目中的表现,欧珈源有些遗憾,也做了些反思,“我看到了很多很新鲜的表达方式,去到现场除了比赛以外还有其他意义,不能因为做乐队时间长,就觉得可以故步自封,其实还是要去学习。”

无论结果怎样,在这个“玩”了二十来年音乐的“老炮儿”眼里,参加这个节目,让他过了一个“有价值”的夏天。

“旁观者”与“当局者”之间

“在综艺节目这个领域里,我们还属于‘没见过什么世面的小白’。”

在此前《乐夏2》节目组放出的乐队初印象先导片中,记录了声玩这样一则故事:从2002年到2018年,如果拿出欧珈源存在硬盘里的作品发表,可以制作3、4张专辑,但在他看来,这些作品中其实存在瑕疵。针对这次节目,声玩的准备其实相当充分,但在欧珈源的话语间,最终结果颇有些“求全则毁”的意思。

“因为我们不会既定自己的风格,各种音乐类型都会尝试。”或许是过于谨慎,乐队成员最后决定选择一首相对流行的歌,“但仅通过一首歌不能准确概括声玩的整体气质”。

回到成都后,欧珈源也对乐队的表现进行了复盘,追求“完美主义”的他,甚至直言乐队此次表现有些“平庸”。

“其实还是对节目逻辑产生了错误理解。这跟平常演出完全不同,平时听众可能对这首歌不感冒,但下首歌说不定就特别能打动他,而且我们会让听众在我们的气场里慢慢去感知;但节目不同,你能呈现的就那么几分钟,观众怎样才会被打动呢?必须一上来就要让大家震撼,立住自己鲜明的特征,这可能是此次结果不理想的主要原因。”

“当局者”时迷,但“旁观者”时则不同,在角色转换之间,欧珈源还有更多的感触。

这场“《乐夏》之旅”,欧珈源一开始对自己的定位也是一名观众,前两天的录制现场,欧珈源同样沉浸于乐队的演出,聆听着乐手的talking环节、乐迷们的点评,且有自己的看法。

《乐夏2》的前两期,新乐队的表现分外亮眼,多元的音乐形态也引起了乐迷之间的讨论。

对于涌现的新鲜血液,欧珈源称“这才应该是节目本身的用意之一,不能成为一帮‘老炮儿’在台上较劲”;对于不同音乐风格产生的纷争,他又觉得“音乐绝对需要包容,至少节目组选的大众乐迷是具有这种包容性的”。

欧珈源

节目中,欧珈源格外欣赏同组的ETA伊塔——一支来自广州的年轻Funk乐队,另外,让他印象深刻的还有别组的Hyper Slash超级斩、傻子与白痴,年轻人的活力与状态,也让他频繁为他们“叫好”。“如果这个时代给他们(年轻乐手)空间,他就会去做”,从这一层面出发,欧珈源认为《乐夏》对于独立音乐的实际推广、大众对独立音乐的理解,都有着积极意义。

对于先后在社交平台上掀起热议的五条人和野孩子,欧珈源与网友一样表达了喜爱之意。“他们有一种真正的‘游戏心态’”,在他看来,卸下了得失心的包袱,让两支乐队愈发展现出魅力,“可以看出野孩子参加节目就是为了将乐队特点呈现给观众,而且这种无伴奏人声非常合乎他们的气质,他们一来就做出了最华丽的亮相。”

“五条人的两个哥们,在备场时就坐在我们旁边,录制的时候我们也时常交流,我觉得他们有真正意义上的‘朋克’心态,恰好这种气质也在节目中发挥出来,他们用自己的表达方式证明了自己。”

节目与参与节目的“价值”

声玩的此次“《乐夏》之旅”,更像是乐队“找寻价值”的自我求索之路。

谈及参与《乐夏2》的契机,欧珈源的表述再直接不过——因为第一季节目很不错、在同类型节目中质量和呈现水准都比较高、就是为了让音乐被更多的人听到。

《乐夏》连续两年的高热度,助推着独立音乐更频繁地走向大众视野,走向更广泛的圈层群体,乐队文化也一扫多年来的“颓势”,变得热闹非凡。

关注度一起,争议也纷至沓来。

很难说这些争议从何而来,其中有原本不关注独立音乐文化的人的质疑,还有乐迷们为了所谓能彰显自己独特审美的“优越感”,甚至音乐圈里边还有音乐风格属于“地上”还是“地下”的讨论……

“这个世界原本就是多元化的,为什么非得在一个圈子里面?其实圈子本来就不存在,好多人自己给自己划了一个圈子,好多事本来圈子(条条框框)已经够多了,自己不能再画地为牢了”,面对这些纷繁交错的争议,欧珈源的看法想来也和多数音乐人一样,理智而清晰,“所谓的‘地上’‘地下’,实际上大家都不希望有这样的存在,更需要的是一个包容,反正我做音乐还是挺百无禁忌地,没有给自己限定什么。”

摇滚乐队肯定想‘出圈’,我的意思就是这样”,这便是声玩参加节目的初衷,欧珈源认为,《乐夏》所携带的高关注度,只要在舞台上展现出自己的作品和思想,肯定会对乐队有所帮助。

这是节目本身存在的价值,另一方面,对于乐队自身来说,参加节目,乃至晋级到第二轮、第三轮,在欧珈源看来,这都是参与节目获得的附加价值,于他个人而言,最大的收获反倒是那个让声玩“出局”的PK赛。

在对话的过程中,欧珈源平铺直叙地描述着PK赛期间他自己的心理变化,并用鲁迅杂文中的一则轶事来形容——

有段时间,中交票贬值,当鲁迅去用中交票去换银元却只能换五折,此刻他心里就是沮丧,但后来听说能换到七折,却立马换了并感到“很欢喜”。

“就像我,一开始被淘汰了感觉还好,输就输了,心里多少有些遗憾,但认为自己不是特别介意这个结果;后来知道自己能参加复活赛,你认为你可以做到的淡定,不可避免地被卷入到另一个状态里面,功利心、得失心,在这种情况下都被诱发。”

言及此处,欧珈源更像是自己在深度剖析这个现象,“现在回头想,我认为参加这个节目真的很好,如果没有PK赛是触及不到我灵魂深处的,但是有了这个环节,我就是来值了”。

一阵风与一把火

“窗外明媚着冬天成都难有的阳光
和记忆中泛起的那天一样
我醒来在这个星期天寂静的早上
懒懒地赖在床上”

在声玩的歌曲中,成都是一个非常常见的意象,时而显性时而隐性。《抚琴小夜曲》歌名取自于成都的一个老小区,《星期天大街》歌词里“窗外明媚着冬天成都难有的阳光”等,有着成都生活慵懒的“慢一拍”情调,与惆怅旧欢如梦的莫名忧郁。

成都,与成都乐队之间有着什么样的关系?

欧珈源说:“和最早我们聊土地跟人的关系一样,今天进化到了城市跟人,你的生活就是你的音乐的一部分,是它营养汲取的地方或者是它的出处。”他觉得成都目前独立音乐发展较为良性,从早期的自由生长,到如今乐队、唱片公司、演艺公司、音乐专业院校等主动聚集,成都已经成为中国独立音乐重镇:目前成都有四个音乐产业基地,五个音乐特色小镇,两个影视产业园区,以及《成都市人民政府关于支持音乐产业发展的意见》等政策支持。

“成都的城市性格具有包容性,对摇滚乐、乐队文化包容。”音乐外,他的爱好也很“成都”,喜欢喝茶,以前常去人民公园喝茶,他形容在喧闹人声中孤独而坐,有种结庐在人境的别样宁静。

为什么是成都?

上世纪末的某一天,在内江当美术老师的欧珈源突然想玩音乐了,毅然离开家乡小城,去往了省会成都,那是1999年。

半年时间,乐队组建起来了,首演地是武侯区玉林西路55号的小酒馆,一个谈论成都乐队时无法绕开的地名。欧珈源回忆起第一次演出时的场景,语气中仍有几分雀跃:“没记错的话,那次门票应该是10块钱还送一瓶可乐,观众有几十个人。”作为新乐队登台,说完全不紧张是假的,他还清楚记得当时的鼓手因为太激动太紧张,在上台前喝了两瓶二锅头。

“我倒还好,那时状态属于那种横不吝,我就是来表达的,跟现在不一样,现在反而想得挺多的,那时候单纯些”,他笑着回忆,“2000年前后,只要是有演出,只要是个摇滚乐队,那就一定有人来看,管他喜不喜欢,燥起来再说,那时的年轻人对文艺是十分饥渴的。”

谈到早期的音乐作品,欧珈源说那时候录音粗制滥造、设备落伍、作品有瑕疵,但却是许多人最有共鸣的声玩乐队作品,“所以我在想,到底音乐真正打动人的是什么?是那种朴素的情感。现在回过头,反而要去找寻一些年轻时候那种最纯粹的力量,那种无知无畏、懵懂的状态,但是那种东西又要附着在一个接近50的、自己认为自己很年轻的一个人。不是说你真的再会去做一个怎么年轻……但你又需要更加睿智。”

再来看看声玩乐队初登台的“摇滚地标”小酒馆。欧珈源说:“成都以小酒馆为核心,形成一个类似于集生活、朋友及工作、合作的独立音乐地域生态系统,因为小酒馆会做很多乐队推广、演出。”

“成都小酒馆创建于1997年初;一个小酒吧、一个艺术沙龙、一个独立唱片厂牌、 一个文化公司、一个成都原创摇滚大本营、 一个十几年不曾间断的周末摇滚现场。”——这是23岁小酒馆的官方介绍,小酒馆真的很小,室内面积70多平最多装200多人。

2000年,小酒馆创始人之一的唐蕾,带着九只成都乐队坐着慢车北上,进行了为期六天的“地下成都•2000北京巡演”,“声音玩具”“襁褓”“阿修罗”“雷神”“另外两位同志”等乐队在北京进行了多场演出。

2000年,“声音玩具”在北京开心乐园现场(摄影:蔡鸣,来源:小酒馆公众号)

接着,更多带有成都烙印的乐队被发现、认识、听到,如海龟先生、阿修罗、失眠乐队、秘密行动、海朋森、猴子军团……

《地下成都1》2000(来源:小酒馆官方微信号)

2017年元旦,在第八届中国摇滚迷笛奖颁奖典礼上,迷笛音乐学校张帆把中国摇滚贡献奖颁给了小酒馆——“20年间,小酒馆举办过两千多场摇滚乐演出,小酒馆的音乐厂牌发行过30多张地下乐队的唱片,组织过很多次成都乐队的全国巡演,从小酒馆里走出来的一代又一代成都乐队已经成为全国各地音乐节上的常客。”颁奖词里这样肯定小酒馆对中国摇滚乐发展的推动、见证意义。现在除了玉林老店,小酒馆还开了3家新店,以及一间艺术空间Littles,一处“院子”文创园,从单一的Livehouse模式走向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从偏安一隅的“自弹自唱”,到声势渐起的全国巡演,那些燥动的歌与炙热的人,像一阵风、一把火,点亮起世纪之交无数个宁静的夜。

新鲜的摇滚乐弥漫在空气中,藏着中国乐队春天里的故事。现在,不论地域,在Livehouse看演出也渐成许多人的生活日常。

很多阵风,吹着独立音乐进入“夏天”。

-END-

轮值编辑:依梧

作者:宵夜、Siberia

编辑:捉五魁

(声玩乐队相关图片由受访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