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7日至30日,第十七届(2020)中国城市新闻网媒联盟联席会暨“中国智造 佛山功夫——2020全国网络媒体看佛山”活动举行。4天时间里,近百位全国城市网媒大V走进佛山,探寻高质量发展路径。在全市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之际,佛山新闻网对城市网媒大V进行了回访,推出“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 全国城市网媒大V看佛山”系列报道,敬请关注。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优先发展农业农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强化以工补农、以城带乡,推动形成工农互促、城乡互补、协调发展、共同繁荣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
作为工业强市,佛山也展示出了它的另一面:乡村振兴美。近年来,佛山着力推进乡村振兴,促进城乡平衡协调发展,按下美丽乡村建设的“快进键”。一幅幅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佛山乡村画卷,在全国城市网媒大V中引发热议。
农村美、农业兴、农民富
佛山打出乡村振兴组合拳
2019年,佛山加快乡村振兴的步伐,启动建设“百里芳华”乡村振兴示范带,统筹推进乡村治理、产业、生态、文化、旅游、美食等“六位一体”建设。这条示范带以生态廊道建设为纽带,串联14个镇(街道)、100多个村居,总里程超100公里。
青山绿水、蓝天碧草、整齐规划的工业园区……在梦里水乡,一河三岸的胜景给湘潭日报社副总编辑龙香玖留下深刻印象:“‘梦里水乡’这个名字名不虚传,这里把金山银山和绿水青山的关系处理得非常好。”成都全搜索副总编辑钟江表示,里水的乡村建设将水和景融合在一起,在改善人居环境的同时,也实现了全域旅游。
以河为带, 梦里水乡风情游独具特色。黄国恩/摄
郁水风情惹人醉,里水一河三岸的美景吸引城市网媒大V“打卡”。何明霖 /摄
岭南文化、西江风情相融交汇,特色人文、唯美乡村相得益彰,这是三水区白坭镇的魅力。城市网媒大V们在西江十里画廊七彩花田中流连忘返,也对康喜莱现代农业产业园采用“党建引领+公司+合作社+农户”四合一运营方式让农民腰包“鼓起来”的做法表示赞赏。
城市网媒大V来到康喜莱现代农业产业园进行参观交流。 何明霖 /摄
网媒大V手捧吊瓜。 何明霖 /摄
他们纷纷表示,里水和白坭的生态美是佛山乡村振兴建设的缩影,佛山打出了农业转型、乡村旅游、产业兴旺等一系列的组合拳,将乡村振兴的进行曲吹响到每个村落。
据了解,一年来,“百里芳华”乡村振兴示范带内101个行政村居生态环境实现了从“量变”到“质变”,“花卉小镇”“有为水道”“三江汇流、湾区之源”等连片示范项目成旅游热门地,当地村民实现稳定增收。
“历史+现代”“文化+乡村”
传统村落在活化中振兴
在推进乡村振兴建设的过程中,佛山十分注重整合乡村文化资源,通过“历史+现代”“文化+乡村”等组合方式,激发乡村文化的内生动力和活力,让传统村落在“活化”中振兴。
祠堂是岭南文化最为鲜明的符号之一。如何将数量庞大的祠堂资源进行最大限度地保护传承、开发利用?作为广东省乡村振兴综合改革唯一县级试点,三水以白坭镇为试点,探索构建“祠堂+文化”新载体,深挖提炼传统祠堂文化,将祠堂打造为基层善治阵地、文化集散阵地、新时代先进文化传播阵地。
城市网媒大V在陈氏大宗祠感受新时代“祠堂+文化”新载体魅力。 何明霖 /摄
城市网媒大V在邓氏大宗祠参观,从制作材料、制作工具、制作过程深入了解漆艺。 何明霖 /摄
西安日报社编委、西安新闻网总编辑赵炜表示,白坭的祠堂像是一个博物馆,既能了解白坭传统文化,又能感受到老百姓的真实生活。昆明信息港融媒体新闻与政务信息采编中心主任徐婷也认为,白坭依托祠堂建设一系列村史馆、宗祠文化馆、家风家训馆等场室,发挥新时代“祠堂+文化”的社会功能和文化内涵等功用,赋予祠堂新的作用和使命,这种模式值得借鉴。
“在乎家,就是守得住乡愁,见得到来路。”遂宁传媒集团新媒体中心主任周一帆说,“历经数百年的风雨的佛山祠堂,更像是亲人邻里的共享客厅,是离家的游子安放乡愁的所在。”
城市网媒大V在年桔文化展示馆了解仙涌村悠久的年桔种植历史。易祖华/摄
城市网媒大V在朱子学堂即席挥毫。邓锦壕/摄
陈村镇仙涌村集合自身产业特色,建设以“耕读传家”为主题的年桔文化展示馆、朱子学堂。湘潭日报社党组副书记、副社长、副总编辑龙香玖认为,陈村既有充满现代化创新活力的工业之美,也有源远流长、一脉相承的岭南文化之美。陈村一系列举措让有着悠久历史的岭南文化重新焕发着生机活力,朱子学堂是传统文化、岭南古建筑活化的一个很好的例子。
佛山新闻网报道
记者:冯海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