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是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书本是获取知识的一扇窗户。为了乐趣而读书是一种享受,为了发展而读书是一种精进。读书不仅仅是读书本的每个文字,还要挖掘书本中深层次的内容,就像教授们一样,挖掘书中隐藏的意义。本文章就如何像教授们一样读书提出了几个可靠的方法。
首先,要学会掌握一些基本情况。在读书前,可先考虑故事的设定要揭示什么。书中的设定包括了地理位置和时间位置,对于一个短篇的书本来说,整个故事可能仅仅发生在一个房间里,但如果是长篇的文章,可能会设定更大的场景。正如一部文学作品,可能讲诉的是发生在一天或一周的事情,也有可能是延续了几个世纪的事情。比如《谁动了我的奶酪》,讲诉的就是老鼠叽叽和哼哼在迷宫里的事情,而《家·春·秋》则叙述了不同年代的事情。
明白了书本场景的设定,接下来就是对人物的了解。主人公和反派人物都是非常重要的角色,但是我们也不能忽视一些小的配角,他们也可能是情节的催化剂,或许在某个方面揭示了重要人物行为的重要细节。在了解角色的同时,也要知道人物之间的关系和名字,在书本中很多角色的名字具有不一样的象征意义。比如《哈利波特》、《不一样的卡梅拉》、《小王子》、《丁丁历险记》这些书籍中的人物有很多,期中主角的名字也富有不同的含义,从人物的名字就可以让人联想到故事的情节。
了解了不同的角色,接下来要从故事的角度出发,辨别故事的叙述角度。一般来说,叙述角度是从第一人称或第三人称叙述的。第一人称叙述是从叙述者的角度讲故事,但叙述者不一定就是故事的主要人物。有些是从第三者的角度叙述故事的,有些作品的叙述者是无所不知的,他们可以知晓故事的所有细节。
有了前面设定,人物,叙述角度的铺垫,下个步骤就是要了解故事的矛盾冲突发生在哪里。故事的矛盾可能产生于两个人物之间,个人和社会之间,个人和自然之间。同时,这些矛盾是如何化解的,是否有其他的途径来化解这种矛盾,如果有,那么不同的途径会产生什么样的结果。
其次,掌握了基本情况,就要开始挖掘深层次的含义。做到深层次的挖掘需要从不同的角度出发,采用不同的方法。第一个就是可以试着讲故事和自己先联系起来。确定一个故事真真的含义的好方法,就是先从自己的角度出发,知道这篇文章对你自己意味着什么。每个故事对每个人产生的意义不同,但很多时候,这个故事对你自己的意味同样在他人身上也可以发生。就如《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这本书对你自己的影响也会发生在他人身上。
挖掘深层含义的第二个方法是理解故事和人生阅历的关系。书中的主人公的经历可能与你自己的经历有天壤之差,那你可以转移到熟悉的人的身上。比如,也许你的童年全是一个平静的回忆,但文学中的少年却是生活在动荡的环境中,家庭支离破碎。此时你也可以通过转移角度去体会真正的含义。比如《红楼梦》整个故事都是在旧时代中发生的。要挖掘其中的意义,我们只好通过转移来体会和挖掘。
挖掘深层次的含义,第三步对文化内涵的了解也是不可缺席的。文化内涵与故事的设定息息相关,但是它也与作者创作时的环境也有很大关系,比如一个被自己祖国驱逐的作家,很有可能在文章中会有很多关于政治的气息。
挖掘文章的深层次,第四步也离不开对主题和主格调的确定。主题是文学作品中的主要观点,也是文章故事的真正含义。主格调是设计作品主题的一个结构或者方法,如果一部作品是关于抑郁之人的挣扎,那么这种挣扎就可以被当作主题。
最后,文章的修辞和文学写作技巧也是需要考虑的重点。虽然每一部作品不可能用到所有的文学技巧,但有些修辞和技巧的应用会帮助完善作品的结构和含义。比如讽刺和铺垫可以帮助文章奠定基调,衬托人物和树立典型人物有助于支持主题或反衬主题。
不要犹豫,学会这些读书的角度,你也会像教授们一样读一本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