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采药挖出武则天遗物,不卖却上交国家,专家:奖励1500元

2024-05-18   历史有看点

武则天,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她的一生传奇而神秘。她的陵墓——乾陵,至今仍然是唐朝唯一一座未被盗墓的陵墓,留下了许多历史之谜。这座陵墓成为考古专家们向往的对象,传闻其中蕴藏着无数珍宝,甚至包括王羲之的《兰亭集序》。

然而,多年来流传下来的武则天遗物已经相当有限。因此,任何与武则天相关的文物一旦浮出水面,都会引起考古专家们的浓厚兴趣。1982年,一场偶然的发现让河南省登封县的一位老人屈西怀成为了话题焦点。

屈西怀当时正在岳嵩山上采摘草药,他在挖掘时竟然发现了一个金色薄片。当时的屈西怀并不知道这是什么,他只是怀疑这金色的薄片是否可能是金子。于是,他将这个金属薄片带回家,用水清洗后,金光灿灿的薄片上浮现出许多文字。这引起了村里其他村民的注意,纷纷赶来看热闹。有文物贩子甚至表示愿意高价购买,但屈西怀意识到这不是寻常之物,坚决拒绝了出售。

几天后,登封文物局的文物专家得知了这个消息,急切地希望屈西怀能够展示他挖到的东西。屈西怀二话不说便将其交给了文物专家进行观看。在经过一番鉴定后,专家激动地告诉屈西怀:这是武则天的遗物,也是迄今为止唯一的一件遗物,其珍贵程度不言而喻。

屈西怀得知后也深感震惊。文物专家详细解释了这件武曌金简的重要性,并真诚地希望屈西怀能够将其上交国家。令人意外的是,屈西怀二话不说就答应了,展现出了一种高尚的品质。文物专家对屈西怀的态度感到非常认可和赞赏,临走前表示将向局里申请奖励他1500元和一本荣誉证书。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有些人在面对重要的历史遗物时,能够放下私利,选择将其归还国家,体现了一种崇高的精神。屈西怀的行为成为社会中的正能量,也提醒着我们应当妥善保护历史文化遗产,共同守护着中华文明的瑰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