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升初摇号众生相,总有一款,能让你对号入座

2019-07-26     超人爸爸说教育

小升初即将开启全面摇号了,我们这里已经实施了几年的摇号,从媒体、从周围的家长,听到了不少故事,都很具代表性,各位家长看看,其中有没有你。

1.小升初摇号众生相

家长A,在小学时就给孩子报了奥数等各类补习班,为小升初做着准备。不过突然改变的摇号,让他们之前的准备都打了水漂。

摇号未中,孩子进了家附近的普通中学。不过A很快调整了心态,孩子也进了学生会和足球队,开朗、自信。

A说,我不会去为难孩子,如果身心健康和学业只能选一个,我选健康。我会尽全力帮助孩子,考一个好高中。


家长B,孩子成绩一般,所以本来也没报什么希望,已经做好了上附近公立学校的准备,结果意外摇到了重点名校,全家有一种中彩票的喜悦。

可惜这喜悦并没有维持多久,孩子很快就跟不上教学进度了,并逐渐出现了抑郁、厌学等症状,B考虑良久,为孩子办了转学,又回到了家门口的公办。


家长C,典型的“鸡妈”,日常给自己和孩子都打满了鸡血,就是孩子在重压下有些扛不住。摇号政策后,她变得更“无为”,亲子关系大大改善。

C通过对前一年类似B的孩子的观察,没有选择报名校,而是综合选择了离家较近,质量相对好的一所私立,并最终摇中。

小升初考试现场


老师D,重点名校的名师。摇号后班上新进的一批学生中,刚开学没多久,就有人考出60多分的成绩,渐渐地开始有学生不交作业了,并且有越来越多的趋势,而对此,D没有什么好的办法。

D开始怀疑,以前教出的那么多好学生,是因为自己教学水平高呢,还是因为学生本身就优秀?


老师E,名师,同时也是小升初学生家长,孩子摇号未中。

E说,作为老师来看,摇号是目前最能平衡各方利益诉求的办法。对老师的要求也更高,怎么能满足优生的进度,又同时能让差生听懂,的确是个难题。

作为家长,孩子没摇上,还可以继续努力,去考好高中,小升初难道会是人生的终点吗?

各位家长,你们是哪一种心态呢?

2.几种观点的交锋

针对摇号的办法,很多家长都颇有些微词:

一、摇号是大锅饭,让优秀学生迁就差生,更不公平。

持这种观点的家长,仅凭自己的想象去评判,根本不理解国家有关义务教育的大政方针。

什么是义务教育?

义务教育是国家统一实施的所有适龄儿童必须接受的强制教育,是国家必须予以保障的公益性事业。

义务教育在消除文盲,提高全民教育水平方面,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相比教出更优秀的小学毕业生,义务教育的目标,更多的是完成基础教育,提高全民总体受教育水平。

所以,义务教育阶段最重要的是公平,这个公平不是让成绩好的学生上好学校,而是学生不论学习成绩好坏,都有权享受对等的教育资源。

在现阶段家长无限制追求名校的情况下,摇号是目前不加重学生负担、又能公开透明,平均分配资源的最好方式。

二、为什么摇号只摇学生,应该摇老师。

首先,公办教师是“体制内”的,民办教师是合同聘用,两者无法互相调配。

其次,老师频繁变动,会使学校制定好的教学计划难以连续贯彻,让日常教学变得混乱。

其实,相比于摇老师,我到觉得摇校长,更好一点。

三、小升初摇号了,那能让我摇号上985吗?能给我摇号找个好工作吗?

这种观点,很有些无厘头。

在小学阶段,孩子身心发育尚未成熟,认知能力有限,不应有过重的学业负担,更不应将小学生置身于如此激烈的竞争中来。这和少儿影视节目中,不应播放暴力场面,是一个道理。

校外培训机构、民办学校不遗余力的宣传,和掐尖行为,加剧了部分家长的焦虑情绪,使得竞争的时间一再地前置,显然是不利于孩子身心发展的。

保护好小孩子的身心,让他们在更自然的环境中生长,至于中、高考,找工作,当然各凭本事。

3.家长的经验教训

第一,衡量好自家孩子的学习水平,谨慎报名。

如果孩子学习一般,却非要抱有不切实际的幻想,以为自己可以通过摇号的方式轻松进入名校,那么即使进入了名校,也不是什么好事。

名校老师教学进度快,学生总体水平高、环境好,如果没有两把刷子,进去只能找虐,不要成绩没提高,打击一个接一个,丧失了自信,最后跟不上进度,产生厌学情绪。

那样,会比上一所相对差的学校更难受,上面的B就是最好的例子。

要像上面的家长C一样,不唯名校论,而是根据孩子自身情况、离家远近、学校教学质量等因素综合考虑,选择适合自己实际情况的学校报名。

第二,给孩子做好解释工作。

提前就给孩子打好“预防针”,注意做好正面引导。升学靠摇号,人生靠命,这种发泄情绪的话还是不要说了,对任何人都没帮助,还可能把孩子带跑偏。

如果家长自己有负面情绪,请先内部消化好了之后,再向孩子解释。

第三,家长提前做好入学准备。

在名校的环境中,孩子学业压力大,如何进行心理疏导?如果有不交作业的,怎么教孩子和他们正确的相处,而不是简单粗暴地告诉孩子,远离这些“坏孩子”?

在普通中学,怎么教育孩子更全面的发展,怎么让孩子更加积极,以应对三年后的中考?

在较差的学校,为什么有人不听课,不写作业,不学习,怎么教孩子正确认识这些人、这些现象,怎么去积极引导,让孩子尽可能远离他们的影响,更加努力上进?

这些都是需要家长考虑清楚的。

在幼小衔接、小升初、初升高的各个阶段,家长更多的在问,要不要让孩子提前学,怎么让孩子完成阶段性的转变,很少有人问,家长应该做什么准备。

家庭是对孩子影响最大的原生环境,父母是孩子最重要的人生导师,家长应该保持不断的自我成长,为孩子树立一个光辉的榜样,而不是把重担,都压在稚嫩的孩子肩上。

4.结束语

对了,还有一个例子F,一位普普通通的学生,摇进了名校,他并不像B那样惨烈,只是还是普普通通,成绩也没有什么起色。

他当初同班的那些“鸡娃”,多数进了质量非常差的初中,对他能进名校充满了羡慕嫉妒恨。

但是,那些在普通学校的“鸡娃”们,更被激发出了斗志,两年后,在F仍然浑浑噩噩的时候,“鸡娃”们都亮出了自己的爪牙,准备在将来的中考中,和他一较高下。

就像一首歌唱的那样:星星,还是那个星星,月亮,也还是那个月亮。

这世界,该是怎样,还是怎样,该努力的,可能会更努力,该优秀的,可能会更优秀。

如果你被一个区区摇号击垮,那也只能说,你根本不配名校,也不配拥有高质量的人生。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9dCSL2wB8g2yegNDFcGg.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