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校大学生出现确诊病例,大学开学还能继续吗?钟南山院士这样说

2020-05-01     超人爸爸说教育

返校大学生出现确诊病例

现在进入到了五一假期,4月的时候已经有部分大学陆续开学,五一之后,将有更多的省市高校开学。

大学之所以开学比中小学还要晚,主要的原因就在于大学生的流动性。

​教育部应对新冠肺炎疫情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王登峰曾说:中国现在有4000万大学生,开学之后将有1000万跨省流动,3000万省内流动。

也正是因为这样大量的人口流动,让各个高校的开学都比较谨慎,开学时间也是一推再推,学生也都是分批、分次、错峰返校。

然而,担心的事还是出现了。

根据澎湃新闻的报道,4月30日,西南大学返校学生中出现了一例新冠肺炎确诊病例,并且是无症状感染者,是从武汉返校的,并致使同车、同行的密切接触者一起隔离观察。

开学还能继续吗?

由此,很多网友又开始了争论,认为此时还存在一些不安全因素,开学是否太早太仓促,能不能本学期不开学,推迟到下个学期?

个别学生、家长、或网友有这样的担心,确实可以理解,但是,我们是否应该追求100%的安全,继续推迟开学呢?

笔者(超人爸爸说教育)以为,大可不必。

新闻下的这条评论及回复,就很有代表性。

一种观点认为,并且是自疫情开始一直到现在,一直这么认为:学生的安全最重要,不要返校。

那么,到底什么时候应该返校呢?持这种观点的人,好像也没有定论,就是现在还不够安全,希望能继续推迟,到时再看。

楼下回复的网友则是另一种观点,拖到明年其实也是一样,不迈出第一步,问题永远也得不到解决,拖到秋季学期开学,现在面临的问题,到时一样会面对。

笔者(超人爸爸说教育)倒是比较倾向于第二种观点,追求100%、所谓的“绝对意义上的安全”,其实也是一种不作为。

湖北省的应急响应都降到二级了,现在国内绝大部分地区,都已经是低风险区了,只有极个别的中风险区,完全具备复工复学的条件。

而且,在新冠肺炎“全球大流行”的背景下,短时间内结束疫情是不现实的,难道要一直窝到家里?似乎也不现实。

在复工数学的同时,积极做好防控,逐步恢复到正常学习、工作、生活中,才是我们应该有的态度。

前几天,包括钟南山、李兰娟两位院士等多位专家也都说,已经可以复学了。

其中李兰娟院士说道:

我们国内已经将近一个月“双清零”了,应该具备复学的条件。要确保进校的每一个人都是健康的、没有感染的,这是保障校园安全最基本的条件。

所以,像西南大学这样,在返校的学生入学前就及时检测,需要隔离的隔离,健康的学生可以返校上课。

进入学校之后,大学普遍采取封闭式管理,还是可以保证校园内的安全的。​

那么面对可能出现的确诊学生,又该怎么处理呢?

钟南山院士这样说:

我赞成复课,启动复学是非常艰难的一步,但是建议不要因为一个学校出现了个别病例就又停掉,我们经不起反复折腾。

结束语

我们即将、或者实际上已经进入“一边疫情防控、一边学习、工作、生活”的“新常态”。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3q1z0HEBfGB4SiUwLwR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