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德国“纯粹人才”奖:功能至上

原标题:2022德国“纯粹人才”奖:功能至上

原创 甄健恒 艺术与设计

拉尼娅·埃尔卡拉(Rania Elkalla)的“鹅软石”(Pebbles)

功能至上,是德国设计的精髓。然而,功能性却不曾被视为设计界的一种“趋势”。但实际上,没有了功能的设计(即使是纯粹的装饰性),并不能算是好设计。尤其在后疫情时代,产品的功能越多,就越能融入人们的宅家生活。如果还能以可持续原料打造,就更加分了。如此考量,亦是今年德国“纯粹人才”(Pure Talents)年度设计竞赛的评选条件。

一盏能转变功能的台灯、一个装饰性衣架兼储存空间,还有一把向学校家具借鉴的椅子,这三件获得最佳设计奖的创新之作,为科隆国际室内设计展连续两年被取消的窘境带来了一丝曙光。“因为这本来就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国际平台。”评审之一的德国当红设计师塞巴斯蒂安·赫克纳(Sebastian Herkner)提到。“特别是对于年轻设计师来说,疫情令许多大学和工坊关闭,但他们仍成功地在本次竞赛提交了高质量的作品。”虽然实体展被取消,但竞赛依旧如常进行。

斯蒂芬妮·凯(Stéfanie Kay),“赫利亚”(Helia)台灯

在20组候选作品中,评委们在大部分设计中看到了喜人的生产可行性和市场潜力。最终,评审将冠军颁给最“务实”的设计——“赫利亚”(Helia)台灯,出自设计师斯蒂芬妮·凯(Stéfanie Kay)之手。

卢卡斯·海因策(Lukas Heintschel)的Neozoon灯

设计师解释:“我们一天中平均有90%的时间都在使用人造光。与太阳不同,这类光线在白天不会改变颜色或强度,也不会改变用户的工作效率、注意力、睡眠质量、情绪……”所以,她就设计出这件能随用户一天生活而改变照明模式的台灯:以锥形体为结构,灯具下半部分使用半透明材质。当灯亮起时,就能为空间带来暖调的氛围光;只要轻轻将其“头部”扭转,台灯便有了聚光灯的功能,方便使用者进行阅读。通过将情绪和实用照明结合,“赫利亚”实现了全天候为日常生活带来应景光线的功能。

拉尼娅·埃尔卡拉(Rania Elkalla)的“鹅软石”(Pebbles)

获得亚军的是来自拉尼娅·埃尔卡拉(Rania Elkalla)的“鹅软石”(Pebbles)。这组宛如宝石,形同艺术装饰品的设计,不仅可作为挂衣架,后面还藏有小巧的储物格。“设计的初衷,是为了轻松地将小物品进行分类,无论是在走廊、卧室还是办公室。有了它,你将永远有一个地方存放钥匙、口红、珠宝等重要的小物件。”这位来自埃及的设计师说道。值得一提的是,设计师还使用了她自创的环保材料“壳致敬”(Shell Homage)是一种由废弃鸡蛋壳和坚果壳制成的可生物降解复合材料。这种矿石质感的环保材料最终令评审给出了高分。

弗朗索瓦·拉福图(François Lafortune)的“拍拍”(Clap)椅

市面上一些多功能家具设计,乍看之下让人眼前一亮,但实际使用时往往因为机制复杂,实用性大打折扣。而法国设计师弗朗索瓦·拉福图(François Lafortune)的“拍拍”(Clap)椅则改变了这样的局面。这件获得季军的作品,外形似乎与一般学校的椅子没什么差别,但它却拥有可堆叠的功能,可以在清洁地板时轻松地将其反转放进桌子下面。它主要的新功能,是在座椅下方加了一个可上锁的储物箱,用最省空间的方法安全存储使用者的物品。这张座椅应用了许多不同的材料和易于拆卸的组件,使其拥有更高的可修复性和可持续性。

菲利普·海克(Philipp Hainke)的灵活充电站“电力广场”(POWERPLACE)

亚历山大·方丹(Alexandre Fontaine)的“折叠”壁灯

除了上述几个大奖得主外,“纯粹人才”所呈现出的其他设计,也有许多可以直接进入生产线的佳作:比如木家具生产商会感性的芬兰设计师赫莫·洪科宁(Hemmo Honkonen)的“压纹木”(Embossing Wood)材料,或拉斯穆斯·帕姆格伦(Rasmus Palmgren)的“邮筒”( Pillar Box)堆叠式储物盒。家电品牌可以深究一下卡罗琳·詹森斯(Carolien Janssens)的小型电磁炉厨具“普拉”(Pura)或将菲利普·海克(Philipp Hainke)的灵活充电站“电力广场”(POWERPLACE)产品化的可能性。在灯具类别里,法国设计师亚历山大·方丹(Alexandre Fontaine)的“折叠”壁灯和来自丹麦设计师 Lise Vester的“梦景”(DreamView)纺织灯也都很值得关注。

亚历山大·卢扎克(Aleksander Luczak)带来的“树干”(TRUNK)

此外,迫在眉睫的气候变化问题也是许多年轻设计师的考量因素。如瑞典设计师夏洛塔·奥曼(Charlotta Åman)的“婴儿宝”(Babybo)和波兰设计师亚历山大·卢扎克(Aleksander Luczak)带来的“树干”(TRUNK),设计理念皆是出于此。“婴儿宝”被描述为一个便携式婴儿“窝”,实际上是一个婴儿包,以无毒有机材料制成。这基于设计师在调研时的发现,市场上许多婴儿睡眠产品都含有可能影响婴儿健康的化工材料,因此她的设计采用了低过敏性菌丝体泡沫和香蕉纤维织物。产品能为6个月以下的婴儿提供绝对安全的睡眠环境。在产品使用寿命结束时,还可在工业堆肥设施中实现完整的生物降解。亚历山大的“树干”则是一个用于构建和连接单个家具的组件。该设计以一个铝制的精巧组件作为核心,连接其他不同组件来构建单一家具,还可以用于创建长型排椅或桌子。其原料也取自木材或再生塑料,损坏后也可轻易更换,无需将整件家具丢弃,制造更多垃圾。

夏洛塔·奥曼(Charlotta Åman)的“婴儿宝”(Babybo)

在疫情反复的当下,实体展仍然很难落地。但如期举办的“纯粹人才”似乎成了一项值得学习的蓝本:建立设计竞赛的公信力,有效为年轻设计师提供平台的同时,也将能满足品牌和制造商的生产需求,可以说是一种双赢。

文 Article / 甄健恒 Yen Kien Hang

图 Pictures / 德国科隆国际家具展 imm colog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