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捕蛇20多年的老师傅告诉我:毒蛇出洞没啥可怕的,有一样东西能让蛇倒退,还有一样东西蛇只要粘上一点点,蛇马上就会殒命。
大家都知道蛇是变温动物,冬季蛇需要躲进洞里冬眠,夏季则是蛇频繁出没的时期。夏季也是发生频繁蛇进屋、蛇咬人的高发期,尤其是每年端午过后,夏日炎炎,关于蛇的新闻频发。
进入7月以来,四川和湖南都发生了蛇进入农户家里,躲进空调挂机里、藏身衣柜里、猫在水槽下躲阴凉的事情。不过最终,还是让消防官兵把蛇“请了出去”。
蛇进屋,大家很好理解。但这个“毒蛇出洞”到底是啥意思呢?
毒蛇为什么会出洞?
1、春暖花开,气温超过18度。
蛇是变温动物,生活习性和活动频率受到气温的限制。每年冬季蛇需要找个暖和的洞躲起来冬眠。在冬眠前,蛇需要“吃饱喝足”,然后进入冬眠状态。来年平均气温超过18度后,蛇类就会开始“出洞”活动。
毕竟春天代表着万物复苏,也代表着蛇类的猎物,比如老鼠也开始频繁活动,从春到夏对于蛇来说可是忙碌的季节。
2、出洞是为了繁殖。
蛇类出洞后的首要任务是吃。数据显示:蛇类在冬眠后,体重会下降30~40%,如果冬眠前是水桶腰的话,出洞的时候估计真的是“水蛇腰”了。
等蛇吃饱喝足后,差不多就是初夏了,这是蛇类繁殖的季节,蛇出洞的另外一个目的就是繁衍后代。
3、夏季炎炎寻找水源。
万物离不开水,蛇当然也不例外,尤其是炎热的夏季。一些北方沙漠中的蛇或岩石中的蛇类,就必须寻找水源了。
4、躲避炎热。
蛇既不喜低温,也不喜高温。如果蛇洞不太凉快,蛇自然也会“出洞”需要新的住所。夏季的蛇喜居丛灌木、乱石缝、树林,河边这类地方,其实对应的就是阴凉、有食物、有水源。
5、异常出洞。
通常来讲,蛇类冬季是冬眠的,并不会有蛇出洞的事情发生。但是在1975年的辽宁海城发了一个意外的事情。
这年冬天,辽宁海城原本冬眠的蛇类集体离奇苏醒,不顾东北零下20度的严寒出洞,结果被冻死。但就是蛇类离奇的不顾死活的异常举动,进一步佐证当地即将发生大地震,帮了地质学家和地震学家大忙。
从而让全市做好了预防大地震造成重大事件的准备,及时疏散群众,挽救了15万人的生命。
蛇类集体“出洞”的行为间接挽救了全城生命。可这是为什么呢?为什么蛇类能感知到地震,这是有什么特殊含义吗?
这是因为蛇类对震动非常敏感,我们也有“打草惊蛇”这样的词语来形容蛇类对震动的敏感。
所以,蛇在洞里能感知到地下板块的活动,从来提前唤醒了它们,让他们不顾外面严寒而“出洞”。
其实根据动物异常的行为,来预知灾害的发生,也是我国几千年来农业生产的智慧总结。
农村老人言,毒蛇出洞会不妙,是哪里不妙?
除了上面蛇类异常出洞以外,蛇类出洞还会带来哪些不妙呢?
1、蛇类聚集,会引起大家的恐慌。
农村老人普遍比较迷信,会对一些无法解释的事情添加额外色彩。
比如前几年,有地区蛇类大量聚集在马路边,最终调查显示是由于该地农户农药喷洒太多,导致蛇都不敢“下田”了,只好在马路边聚集,并不是意味着有不好的事情发生。
如果真的有不好的事情发生,那就是引起不少恐慌。
2、蛇类变多,侵扰农户。
前不久回了一趟老家,邻居嬢嬢家里就说,前几天家里来了一条两米长的蛇,把他们吓坏了。
邻居家也说现在出去,要带个棍子敲打一下,免得有蛇,虽然大多数农村蛇都是无毒的,但是咬到了疼的还是自己。
最近几年,农村的生态环境越来越好了,各地都在推进“绿色经济、绿色农业”和“守着青山绿水就是金山银山”的号召,禁止打猎、少用农药或改用新型农药后,不少野生动物都回来了。野鸡、野鸭、野山羊都出现了,当然蛇的数量确实增多了,也给很多农户带来了困扰。
那么农村如何防蛇呢?就算是蛇出洞也不怕,也不会不妙呢?
农户种植植物
1、七叶一枝花。
七叶一枝花也成为土三七,农村随处可见,也是一种药材,散发出一点硫磺的味道,所以略带毒性,但是可以用于治疗蛇咬或止血,蛇不喜欢这种气味会绕开走。
2、野决明。
野决明是一种灌木草,长得很高,开黄色小花,不仅可以对房屋做一些隐私性遮挡,也能阻挡蛇进入房屋,野决明也有另外一个让蛇“闻风丧胆”的名字--蛇灭门。
3、鱼腥草。
鱼腥草俗称“折耳根”,在云贵川地区既可以作为食材,也可以作为中药,带有比较强烈的腥味,还能做出“黑暗料理”--凉拌折耳根。
鱼腥草的味道很多人都不喜欢,何况是蛇呢,在宅基地周围种一圈,蛇基本不敢来了。
4、凤仙花。
凤仙花也被称为“解毒花”,可以驱蛇,主要是因为凤仙花的根、茎、花汁都含有少量硫磺。蛇非常不喜欢这种硫磺的气味,所以“敬而远之”。
凤仙花在农村的用处可大了,不仅极具观赏性,营造田园雅致。老一辈的人都知道凤仙花的花汁是可以用来做“土指甲油”的,除此之外凤仙花本身也是药材之一。
5、杠板归。
杠板归被称作蛇娘舅、倒金钩、烙铁草等,也有一个让蛇闻风丧胆的名字“蛇倒退”,毒蛇即使出洞也能逼退它。
如果说散发刺激性气味的植物是“魔法攻击外”,杠板归可是妥妥的物理防御,因为其长有倒刺,所以蛇不愿意从上面经过,起到了驱蛇的效果,另外杠板归也是一个药材,也可以治疗蛇咬伤。
除了这些植物外,农户还可以养一些动物来防止蛇进屋,同上面说到的植物构成立体防蛇安全网。
农户还可以养动物
1、大鹅。
苏东坡也曾在《仇池笔记》中写道:“鹅能警盗,亦能却蛇,其粪杀蛇,蜀人园池养鹅,蛇即远去。
大鹅的彪悍大家都知道,很多短视频都有农村土狗被大鹅逼到墙角或大鹅扯着脖子追小孩的视频。
这是因为鹅有很强烈的领地意识,所以能预警防盗,伸长脖子发出破天惊叫,把蛇吓跑。
还有一种说法说的是蛇怕鹅粪,是因为鹅粪中含有对蛇有一定危害作用的隐孢子虫。
隐孢子虫会攻击蛇的免疫系统,如果此时蛇的身体本身有伤的话,则会进一步造成伤害,慢慢蛇就会因为免疫系统而备受折磨,引起厌食、腹泻,最终慢慢死亡。
2、土猫。
猫主要是因为猫动作敏捷,蛇所有动作在猫眼里都是慢动作,简直就跟幻灯片一样,所以猫的爪子多拍几次蛇的脑袋,蛇就会溜走。
当然这里说的猫是一只土养的农村土猫,可不是用来“撸猫”的宠物猫。
农户还有什么别的办法防出洞蛇进屋?
1、清理院落。
蛇能够在农户家里藏身的原因之一,就是农户家里有点乱,堆放柴火堆、杂物堆,水槽下方都有可能藏蛇。
另外,如果农户除了种植驱蛇植物以外,还可以清理房屋周围的杂草灌木,也有一定的驱蛇效果。
2、消除鼠害。
只要屋里没有蛇的食物,蛇也待不住,即使来了也会自行离开。
3、封堵洞口。
农户家里都有方便家禽或猫狗进出的洞或排水孔,如有必要刻意封堵或加装铁丝网,防止蛇进屋。
4、使用捕蛇笼或驱蛇粉。
农户可以在家周围布置物理捕蛇笼或撒一些市售驱蛇粉,也有一定的驱蛇效果。
5、烟袋油。
农村里有一句话:吞了烟袋油的蛇,离死不远了。
所谓烟袋油就是农村老人吸得叶子烟,类似电视剧《铁齿铜牙纪晓岚》纪晓岚的形象。
由于烟油中含有有害成分,尼古丁、焦油、碱,不仅会对人体造成巨大伤害,对于蛇的“小身板”来说就等同于“速效毒药”了,沾一点就会毙命。
如果你家有这样一位老人,可以让老人把烟袋油散落在房屋周围或烟头泡水也是可以的。
蛇出洞后最不妙的事就是被蛇咬,被咬怎么办呢?
不要惊慌!不要惊慌!不要惊慌!重要的事情说三遍。
1、首先确定是无毒还是有毒。
蛇有没有毒很好分辨,看下被蛇咬的伤口是否只有两个毒牙印。
如果有两个毒牙印,这就是有毒蛇,需要立刻开展自救。如果是半圈牙印,那就不要担心,简单用清水多次清洗伤口,酒精或碘伏消毒,不放心也可以去医院检查。
2、立刻拨打120急救电话。
不要急,毒蛇的毒素是靠血液流动传播的。冷静下来后,你需要立刻拨打120电话,或者联系家人送医,切勿剧烈跑动或走动。同时一定要记住蛇的样子。如有可能拍下蛇的照片,这样医生才知道用哪一种抗毒血清。
3、等待中记得包扎好。
毒蛇的毒素随血液流动传播,所以可以用外套衣物或绳子在距离伤口靠近心脏的位置,也就是伤口的上部结扎,以减缓血液的流动,另外还有牢记不要结扎得太死,每隔十多分钟松开重新结扎。
小结:野外被蛇咬后,最关键的是就是不要惊慌失措,首先确认毒蛇的种类,记住蛇的样子,拨打120等待救援外,自己也要学会结扎伤口,大部分情况下都会没事。
最后:
蛇类包括毒蛇出洞的原因无非就是天气变热,蛇需进食、繁殖、躲避炎热、寻找水源。但是蛇类如果异常出洞,比如冬眠的蛇集体苏醒,肯定有什么情况,需要结合当时的环境,进一步分析。
农村的老人言有的是迷信,有的是我国上千年农业生产的智慧结晶,还是有道理的。
蛇类即使是毒蛇并不会主动攻击人类,蛇类的增多也表示农村的生态环境的改善。如果有蛇进屋,记得把拨打119让消防官兵请出去,切莫“徒手抓蛇”或高压锅伺候,拒绝“野味”,毕竟蛇捕食老鼠是有益于生态平衡和促进农业增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