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都非常爱吃辣椒,方便面少不了辣椒粉,炒饭少不了老干妈,火锅少不了麻辣底料,麻辣小龙虾更是许多人的最爱。这辣椒不吃则已,越吃越着迷。尤其是在最近的30年里,“辣”逐渐影响了大半个中国。那么,辣椒到底是怎样做到让如此多的人对它着迷的呢?
在普遍认知中,辣是一种味觉体验,但是,辣其实是一种痛觉。味觉分5种,即甜、咸、酸、苦、鲜。而辣其实是辣椒素、姜酮、姜醇等刺激分子在人体中可以产生灼烧感,也就是所谓的“辣味”。从生理角度来说,这种刺激不仅可以让大脑感知到痛,而且还可以感知到热。生活中就经常有这种体验,吃完很辣的食物后,感觉口腔可以喷火,还会出汗、脸红、涕泪横流,尤其是对于那些不适应辣味的人。同时,这种刺激让大脑产生一种机体受伤的错误概念,从而释放体内的止痛物质内啡肽,进而让人产生一种欣快的感觉,导致越吃越想吃。
人吃辣的基因也是一个进化的过程。古代的人发现,辣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抑制某些微生物的繁殖与生长,比如,玛雅人在药物中加入辣物质来防止伤口感染。还有人发现,在食物中加入辣椒能够杀死病菌、延长食物储存时间。所以,腌制泡菜、萝卜、腐乳时会适当加入辣椒。
对于人体而言,辣椒可以刺激舌头和皮肤上的感受器,释放提高体温的信号。也就是说,人们可以通过吃辣来抵御寒冷,这可以提高早期人类的生存几率。在长期的进化过程中,人类逐渐保留这种可以吃辣的基因,并且后代也越来越容易接受和适应辣的刺激。
既然辣是一种痛觉,按道理,人具有趋利避害的本能,那为什么很多人会对这种令人痛苦的灼烧感情有独钟呢?
这就要从心理学上的“良性自虐”假说说起。也就是,当大脑意识到不存在真正的危险时,某些“危险”行为可以带来愉悦感。类似于蹦极等极限运动,失重感会引发人们的紧张和恐惧,还会出现一些负面的生理反应,但是大脑一直在提醒自己“这是安全的,已经做好防护措施”,这种身体与认知上的偏差会让人感到兴奋和刺激。人们对辣椒的反应与此也有共通之处,在辣物质的刺激下,灼烧感会让身体产生一些防御反应,但意识到这种感觉不会带来实质上的伤害后,反而可能会变成一种享受,痛并快乐着。
为什么有些人觉得越辣越爽、越刺激呢?其实辣也跟“感觉寻求”“冒险”有一定的联系。一般来说,高水平感觉寻求的人时刻渴望刺激,无论是体验上的还是感官上的。他们经常通过参加冒险活动(如跳伞、蹦极)、反常规的活动(如穿奇装异服)来获得兴奋体验。吃辣椒也是“良性自虐”的一种表现形式,可以给人们带来感官上的刺激体验。
文/成文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