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奇是小孩子的天性
他们总喜欢往各种角落里钻
无“孔”不入
稍有不注意他们就可能
卡进千奇百怪的东西里
这不,厦门半个月内
11个孩子们花式被“卡”
只有你想不到,没有他卡不到
1
半个月内,11起!
有孩子被卡马桶后
# 卡马桶后面
“我家孩子卡在马桶后面了!”5月14日18时许,海沧区水岸名筑小区一名家长很无奈地报警求助称孩子和小伙伴玩“躲猫猫”,不慎卡在马桶背后无法脱困。
兴港消防救援站消防员迅速到场处置,一到现场,消防员就看见这名5岁左右男孩满脸尴尬地蹲坐在马桶背后。
家长告诉消防员此前已尝试脱去孩子衣物,用沐浴露润滑身体等方法,但都无法将孩子“拔”出。
经过观察,消防员决定用铁铤对马桶底胶条部位进行破拆。 很快,马桶被挪开,男孩得以脱困。
# 手指卡进铁环
5月12日晚,一名小女孩因为贪玩,手指不慎卡进铁环中, 被卡后,女孩焦急拉扯,手指已经出现红肿。
消防员立即在女孩被卡部位,抹上润滑油,放入薄垫片,以防止切割作业时被误伤。最终消防员使用切割机、钳夹等工具终于让铁环“松口”
据统计
5月1日-5月14日
市消防救援支队共接报
涉孩童被卡警情11起
其中最多的是孩子小手被卡的警情
2
每年厦门都会发生
多起孩子被卡事故
塑料凳卡手
2021年年初,湖里某小区内一孩子贪玩,不慎将手卡在了塑料凳的孔洞里。
电动自行车卡脚
1月10号,海沧区滨湖路阿罗海广场,有一男孩脚卡在电动自行车。
公园里的石像卡身
2020年年底,消防员接警后赶到同安一小区公园,看见一男孩被紧紧卡在石像的“怀抱”里,无法脱身。孩子卡得可谓严丝合缝,仿佛和石像浑然一体。
救援迅速展开,一面从脚部位置往上进行托举,另一面从上方抱住身体,才将孩子带离险境。
楼梯护栏卡头
2018年9月21日,消防官兵到达思明区石亭路一居民楼,一名小男孩正被卡在一层与二层之间的楼梯间护栏栏杆之间。
好在消防官兵很快将两根栏杆撑开,小男孩被消防战士和其奶奶一起救出。
孩子们好奇心重
看到缝隙或孔状物
孩子常忍不住想一探究竟
以上的案例都有惊无险
但如果孩子被卡在这些地方
后果不堪设想!
厦门一男童被卡6楼防盗窗,身体悬空!
2020年,8月14日,湖里区都市港湾幼儿园后面小区内,一个男童在攀爬窗台时不慎滑落,导致头部以下悬挂半空。
所幸的是,男童楼上邻居看到后,第一时间爬到男童所在窗台的正下方,用肩膀托住了男童,让其站立在他的膝盖上,才防止了男童可能因体力不支而脱手的情况。
最后男童在消防人员的救援下成功脱险
太惊险 了!
再有一个多月就要放暑假了
家长们可要当心!
3
小朋友容易被卡的10个地方
- 门缝
家里的木门、防盗门,酒店、广场等公共场合的玻璃门、旋转门,最容易卡住小孩的手。
- 椅凳
那些有孔洞或栅栏的铁质、木质凳、椅,孩子若是手指伸进去拔不出来,不仅会带来疼痛,还会对手指造成伤害。
- 栏杆
长条状的铁质栅栏,有的孩子将手臂伸进去,或者脚踩下去,甚至把头伸进去,被卡住后的情况都非常危险。
- 健身器材
公共健身器材大小不一,但不是每一种器材都适合所有人,有些孩子玩了不合适的器材,就容易被卡住。
- 儿童玩具
孩子在玩玩具时也容易被卡。家长应购买一些安全性较高的玩具,在孩子玩耍时,家长也应细心看护。
- 安检机
尽量不要让小朋友触摸各类机械设备的运动部位,避免发生危险。
- 头套
戴头套要特别小心,有些头套戴上去容易,脱下来难。
- 水管
有些较粗的水管,也可能存在危险,卡住孩子。
- 自行车
骑行时后座带孩子,一个不留神,孩子可能会被车后轮卡住。
- 自动扶梯
别让孩子单独乘坐自动扶梯,脚不要顶着边缘,穿有洞的凉鞋、拖鞋等鞋类搭乘扶梯比较危险,要特别注意。
4
孩子遇险时应急处理
该怎么做?
家长们平时要对孩子做好安全教育,让孩子意识到胡乱把头、手、脚等伸入缝隙、孔洞的危害,避免这样的事件再次发生!
一旦发生类似意外,首先要保持冷静。孩子被卡住后心里惊慌害怕,可能会挣扎扭动,往往导致头部、脚部等卡得更紧。如果压迫到呼吸道,很容易窒息。所以,一定要安抚孩子的情绪,避免嚎哭挣扎导致二次伤害。
在自己不能解决的情况下,一定要及时拨打119或者120求助,切不可鲁莽行事。
家长们在日常陪伴时要多加注意
做好孩子的安全教育
增强他们的安全意识
常提醒、多关注!
▍整合来源:i听厦门广播、网络,编辑: shrily
▍所有图片版权归属原作者,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法务支持:瞿燕飞律师/王欣律师 福建天衡联合律师事务所
先看后赞,人生灿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