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军统一少将在南京被处决,16年后为何被追授为烈士?

2024-01-15     掌柜讲历史

原标题:1949年,军统一少将在南京被处决,16年后为何被追授为烈士?

1949年,解放战争即将结束,南京国民政府从上到下人心惶惶。就在这个时候,国民党保密局将一个叫做周镐的军统少将,押赴刑场处决。

这件事情,本没有引起很多人的注意。但是,16年后,人们才震惊的发现,这个在南京被杀的军统少将,真实身份竟然是我党的地下工作者。

因为,当年周镐是戴笠身边的红人,他能做到军统少将,就是戴笠一手提拔的结果。所有人都对他的军统身份深信不疑,他究竟什么时候成为了共产党呢?

投笔从戎

一切要从头说起。

周镐出生于1909年。14岁那年,他在乡邻的资助下,考入了中学。

在中学里,他学到了很多爱国进步理论,这让周镐的心态产生了很大的变化。

他认为,现在正是乱世,国家动荡不安,黎民受苦,身为中华儿女,不应该只想着自己的前程,而是应该投笔从戎,报效国家。

怀着这样的信念,在17岁那年,周镐考入了黄埔军校武汉分校。

黄埔军校声名在外,可周镐进去之后才发现,这里和自己想象的并不一样。

周镐是单纯的抱着一腔爱国之志来的,但此时的黄埔军校在蒋介石的带领下,一片乌烟瘴气。

就在一年前,蒋介石在全国针对共产党人进行了大清洗,黄埔军校自然也受到波及。

只有拥护蒋介石的,才能够平步青云,而与蒋介石作对的,说不定哪天就会莫名其妙断送性命,这样的氛围让周镐非常失望。

年轻耿直的周镐不愿意屈从于学校的黑暗风气,所以,他总是当面表达对蒋介石的不满,一来二去,就被学校的领导盯上了。

离开学校之后,他又辗转加入了第19路军,继续践行自己报国从军的理想。

然而,第19路军同样需要听从蒋介石的号令。蒋介石屡次给19路军发去命令,要求他们前去福建一带围剿共产党,这个命令让第19路军的领导蔡廷锴非常不满。

此前,蒋介石对共产党人大肆屠杀,蔡廷锴就已经看清了他的真面目。如今国难当头,蒋介石还要搞这种兄弟阋墙,手足相残的把戏,蔡廷锴忍无可忍,决心带领19路军发动起义。

无奈之下,周镐只能回到家乡,等待时机东山再起。

可是,他刚走到半路,就撞上了国民党的特务。

屡遭波折

因为他过去一直都明确反对蒋介石的统治,所以国民党特务早已经盯上了他。

现在,19路军已经被撤了番号,周镐再无依靠,于是特务们肆无忌惮的将他抓捕起来,还要对他严刑逼供。

国民党特务的手段,周镐一清二楚,进了特务的刑讯室,就没有几个人能活着出来,周镐也做好了就义的准备。可正在这个时候,他的同乡忽然来看望他。

这复兴社就是军统的前身,此时戴笠正在四处招兵买马,如果周镐愿意加入的话,戴笠一定会对他百般的提拔。

更重要的是,只要加入复兴社,周镐就能得到一张免死金牌,他过去和蒋介石的恩怨大可一笔勾销。

这个条件非常诱人,但周镐很犹豫,因为他并不知道复兴社具体的性质。虽然表面上说的是抗日锄奸,但背后谁知道还有什么肮脏交易呢?

一来,人生还尚未有什么建树,便白白送死,实在不值。

二来,周镐还有父母亲人,总不能不尽孝,就死在特务手中。

在同乡一连串的劝说之下,周镐的内心慢慢动摇了。最后,他点头同意加入复兴社,而他的到来,果然让戴笠欣喜万分,从而对他大力的培养。

从能力上来说,周镐的确很适合在军统生存。他心思缜密,智慧过人,做情报工作得心应手,就连戴笠都对他的工作能力赞不绝口。

几年之后,周镐便在戴笠的带领之下,一路升迁,还得到了少将军衔。

但蒋介石这个人是最记仇的,虽然一时放过了周镐,其实他一直怀有深深的警惕。

他认为周镐很有共产主义的倾向,是个危险分子,所以必须紧紧盯着他。

而1945年发生的一件事,更让蒋介石坚定了心中的想法。

1945年,随着日本投降,汪伪政府倒台,军统便派遣周镐前往南京,去接收汪伪政府留下的一些资产。

这在外人看来,可是个油水极多的肥差,但周镐这个人刚正不阿,既然要接收财产,就公平公正。

周镐的想法很简单,汪伪政府已经害得人民苦不堪言,如今他们好不容易倒台,自己怎么能够借用这样的机会,继续做趴在人民身上的蛀虫呢?

但其他人显然不这么想,国民政府内的很多官员,都被周镐这样油盐不进的态度惹怒了,认为周镐断了他们的财路。

同时,他们又忌惮周镐备受戴笠信任,恐怕他将来势力大增,威胁到自己的地位,于是,便决定先下手为强。

突然国民党方面派来的人,先行找来告诉他:你已经被举报了贪污罪,现在必须接受调查。

这突如其来的黑锅,让周镐不知所措,随后,他便遭到了特务的软禁。

弃暗投明

周镐在危急时刻,决定向自己的上级戴笠求助。但是,打听一番之后,他才得知,自己如今被软禁在上海,其实就是戴笠默许的结果。

毕竟,戴笠也是上层的既得利益者,不管他再怎么赏识周镐,他终究是和国民党那些高官站在一起的。如果周镐触及了戴笠团体的利益,那戴笠可以毫不犹豫的放弃他。

可如今,他才看清戴笠也只不过是把自己当个工具而已,他本质上和国民政府那些贪官污吏并无什么不同,而国民政府从上到下,早已经烂透了。

极端的失望让周镐心灰意冷,可是,他现在连自由都无法争取。

周镐只能在无望之中等待。幸好天无绝人之路,1946年,戴笠因为飞机失事不明不白的死了,他这一死,周镐才终于打点了关系,被释放出狱。

这个人叫做徐楚光,是周镐曾经的同事,两个人的关系还不错。不过周镐不知道的是,徐楚光其实是一个潜伏多年的地下党。

徐楚光早就已经注意到了周镐这个人了,他认为,周镐虽然当了多年的军统特务,但其实品性不坏,而且一直怀有报国之志,所以便想将他争取过来。

最重要的是,周镐在军统工作多年,他身上的人脉非常多,哪怕他之前得罪了很多人,但很多国民党官员还是卖他的面子。

不过,徐楚光拿捏不准周镐的想法,所以他借这次拜访,试探周镐对于国民政府的看法。

周镐则非常无奈的说:“我是为了抗日一事才答应前往南京,如今日寇投降,举国欢庆,但国民党依然不遗余力地排挤共产党,筹划内战,置广大人民的利益于不顾,实在是不可救药......”

听到这番话,徐楚光眼前一亮,这就意味着,周镐是有心想要弃暗投明。

所以,徐楚光先是劝说周镐先不要急着回家,随后又每日坚持登门拜访,一步步的扭转周镐的思想。

周镐很直白的对徐楚光说:自己误入歧途多年,深感后悔,也知道共产党才是一心为国的群体,所以如果有机会的话,自己希望能为共产党做点事情。

得到了周镐这句承诺,徐楚光立刻向上级汇报,随后,我党特批周镐加入共产党,让他继续在情报线上潜伏。

此刻,解放战争已经打响。于是,周镐接受到了党组织的重要任务,那就是在国民党内部,对国民党军官进行策反。

于是,周镐开始了繁忙的工作。

当然,这样的行动是很危险的,国民党屡战屡败,精神高度紧张,稍有差池,暴露了自己的目的,就有可能万劫不复。

可是,周镐却并不害怕,他甚至早已为此做好了牺牲的准备。在周镐看来,自己浑浑噩噩大半生,如今终于能够朝着正确的方向努力,何尝不是一种幸运呢?

淮海战役后期,周镐再次接到党组织的任务,让他前去策反国民党将领孙良诚。

孙良诚本是汪精卫的手下,后来汪伪政府倒台,他才投靠了蒋介石。而现在,国军在淮海战场屡屡败退,所以孙良诚又摇摆起来。

我党认为,孙良诚这个人品行虽然低劣,但他手下兵精粮足,一旦打起来,我军的损失不小。所以,如果能让这个人选择投诚,我军前进的道路会顺利很多。

于是,周镐带着这个任务深入战场,找到孙良诚,挑明自己的来意。

孙良诚听了,却不同意,还打算直接扣押周镐。

因为,孙良诚觉得自己还能再拖一拖,说不定蒋介石会给自己加官进爵。

为了让此人放弃幻想,周镐便和前线部队打配合,让前线部队做出要全力围攻孙良诚的架势。果然,这下孙良诚慌了,主动找到周镐赔礼道歉,并表示自己愿意跟着周镐行动。

解决了孙良诚之后,周镐先命令孙良诚带兵撤出主战场,随后又决定与孙良诚一起,再去劝降国民党将领刘汝明。但没想到,这个行动却导致了周镐的牺牲。

周镐和孙良诚一行人来到刘汝明的驻地之后,也如先前一样,对刘汝明表明来意。

但刘汝明的警惕心很重,而且他又是个格外顽固的人,不愿意接受周镐劝降,反而想着,如果出卖周镐,那自己一定会更加受蒋介石的赏识。

孙良诚本来就举棋不定,他听说共产党那里日子艰苦,没有赏金,就后悔了。

所以孙良诚又变了立场,他对刘汝明说:自己愿意配合刘汝明,一起绑了周镐,去向蒋介石请赏。

就这样,孙良诚和刘汝明两人趁着周镐休息的时候,与一些心怀敌意的士兵开始行动,来到周镐的房门前,将他包围。随后,他们派人把周镐押送南京受审,以此邀功请赏。

国民党特务对周镐威逼利诱,让他说出关于共产党的秘密,但周镐咬紧牙关,不承认自己与共产党之间的关系。

就这样,一连过了几天,军统特务使尽浑身解数,也没有办法从周镐的口中套取情报。

蒋介石得知此事,失去了耐心,便下令将周镐在南京秘密处决。

周镐最终没能看到新中国解放,他悄无声息地死在了南京城里。

他留下的资料太少,当年和他一同在地下情报线并肩作战的同志,也大都牺牲。

因此,整整16年的时间里,人们都不知道,这个死在南京的军统少将,是共产党的同志。

经过详细缜密的调查之后,人们才最终确认了周镐的共产党身份,并追授他为烈士。

相信这一刻,周镐也可以安息了。

参考资料:

中新网《现实版“余则成”周镐:淮海战役策反孙良诚部遭反水》

周慧励《从军统少将到中共特别党员——追忆我的父亲周镐》

人民网《卧底敌营十八载》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97b750d40c334c51dccd2b531b31b3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