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贝氏家族:财富传17代,坐拥上海1000栋房产,子孙大都上哈佛

2024-08-19     掌柜讲历史

被誉为现代建筑历史上的“最后一位现代主义建筑大师”的贝律铭,在建筑行业无人不知他的威名。

从法国巴黎卢浮宫,到日本的秀美美术馆,再到中国苏州博物馆,这些经典的传世之作让贝律铭在世界建筑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可除去贝律铭在建筑学方面的造诣,他的家世背景更让世人惊叹。苏州贝氏家族坐拥无尽财富,子孙后代更是人才辈出,而贝律铭正是这个庞大家族的一员。

这样庞大雄厚的家族究竟靠什么走到如今的地位?贝律铭又是如何取得如此大的成就?

苏州贝氏家族

一提起苏州,就不得不联想到当地最有声望的贝氏家族。人们常说“富不过三代”,而这个家族却整整长盛不衰地富裕了17代,可见其家底有多么丰厚殷实。

整个家族更是人才辈出,有的从商,有的从政,甚至还有的从事建筑行业,并且在各个领域都有一定的声望,这也在极大程度上为整个家族的繁荣发展保驾护航,让苏州贝氏家族成为了数一数二“名门望族”。

贝氏家族起初最早起源于明朝时期,他们的先祖从北一直南下,直到在苏州定居,开启了整个家族的辉煌之路。

起先他们靠卖草药白手起家,凭借着待人谦逊,坦诚相待,诚信买卖的为人处事的方法,很快便在苏州有了一席之地。

后来,贝氏家族几代都一直经营着卖草药的营生,生意越做越大,随之积累的财富也越来越多。很快贝氏家族就成为了苏州最富有的家族,而这个姓氏也成为了苏州财力的象征。

从第十代子孙开始,贝氏家族就不仅仅只是经营卖药这个行业,他们开始多方面开展自己的产业。而到了颜料大王贝润生这一代,可以说贝氏家族的地位和财力有了一个质的飞跃。

贝润生十分具有经商的天赋,他有极高的洞察力和感知力,总是能十分敏锐地抓住一个又一个赚钱的机会。再加上自身勤勤恳恳,拼搏努力,他可谓是赚的盆满钵满。

而贝氏家族也在第十代子孙贝润生的带领下蒸蒸日上,成为了苏州四大家族之首。贝润生在取得一定成就后,并未因此自甘堕落,反而更加刻苦努力,认真仔细地打理整个贝氏的家族产业,这也为日后贝氏家族蓬勃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他更是利用闲钱在上海买房,他认为这也是一种投资的方式,而时间依久,贝润生已经在上海拥有1000栋房产。要知道在上海那样寸土寸金的地方买一套房都难,更别说买上1000套了。

可见贝氏家族其背后的财力有多么雄厚了。但更让人震惊的是,贝氏家族豪掷千金将苏州著名园林狮子林买下作为了贝氏的祖宅,这间接证实了苏州贝氏家族在苏州的地位和财力。这不仅奠定了贝氏家族的苏州第一大家族的地位,更进一步推进了整个家族基业和发展。

建筑大师贝律铭

在这个显赫的家族里,其中最出名的还要数“最后一位现代主义建筑大师”贝律铭。作为贝家第十五代的继承人,贝律铭从小就是含着金汤匙出生,生活条件优渥,可以说他一出生就已经站在了普通人一辈子都无法到达的高度。

当时的贝氏家族在苏州也是有头有脸的名门望族,家族底蕴深厚,财力更是难以估计。而正是在这样的环境下,贝律铭自小就深知自己肩上的责任重大,他背负着整个家族未来的荣辱发展。

因此,他十分勤学刻苦,认真努力,从未有过丝毫的懈怠,也更未仗着丰厚的家产吃喝玩乐。贝律铭在校期间一直都保持着优异的成绩,待人也是谦逊有礼。

和以往几代的贝家人不同,贝律铭对家族经商没有一点兴趣,他反而对建筑十分热爱。可能是自小生活在著名园林狮子林的缘故,受到中国建筑学和美学的熏陶,他最大的理想就是成为一名知名的建筑大师。

于是,在他成年以后毅然决然地选择远离家乡,去到美国继续建筑学深造。没过几年,贝律铭凭借着极高的天赋和出色的能力逐渐在建筑行业里崭露头角,小有名气。有人说他就是建筑天才,短短几年时间就已经参与了诸多优秀的建筑项目,并且都取得了不小的成就。

可远在他乡的人哪有不思念自己的国土,贝律铭也不例外。他最初的愿望就是想要学成归来,报效祖国,尽自己的一份绵薄之力。1978年,年过半百的贝律铭终于回到了中国,并且参与了中国许多知名建筑的建设。

他也以自己毕生所学,倾注自己所有情感,送给家乡苏州一份特别的礼物——苏州博物馆。他将自己对中国以及故乡苏州的所有感情全部融入到了苏州博物馆的建设之中,更是极大程度上保留了苏州当地的历史文化,又融入了现代元素。

将古典和现代两者完美融合,呈现出一种别具一格的独特韵味,这也算得上是贝律铭建筑历程中的风神之作。而他所获得的成就也让贝氏家族又走向了另一个高峰,推动了整个家族的繁荣发展。

积累17代的财富

都说一般家族摆脱不了“富不过三代”的魔咒,可贝氏家族却足足富裕了17代,甚至一代更比一代强,让整个家族一直都处于长盛不衰的状态。

要知道如果是富了几代所积累下来的财力已经十分雄厚了,而贝氏家族足足富裕了17代,可想而知其背后的财力有多么难以估量,也难怪贝氏家族能够成为苏州四大家族之首。

从贝氏家族最开始以贩卖草药白手起家,到后面从商、从政,但并不是简简单单靠这些就能让一个家族一步步走向繁荣辉煌的。古人都说:“打江山容易,守江山难”,若大的家业如果只顾着打拼的话,却没有能力守住,那么一个家族必定不可能代代延续繁荣下去。

这也是为什么说“富不过三代”,先辈们辛辛苦苦的奋斗下来的家业,后辈们却不知进取,只知吃喝玩乐,再大的家业也会有散尽的一天。

而贝氏家族能够积累17代的财富,代代长盛不衰,其中最重要的原因就是他们不仅努力拼搏地打江山,更是有足够强大的能力守住江山。贝氏家族的每一代成员一直都秉承着贝氏祖训家风,“勤勤恳恳做事,踏踏实实做人”。

他们也时刻清楚自己肩上肩负着怎样的责任,他们都有共同的一个目标,为了整个家族的蓬勃发展而努力奋斗。

所以在每位家族成员了共同努力下,贝氏家族才能发展的越来越好,才能守住一代又一代努力打拼下来的财富,成为了有名的大家族。

可以说贝氏家族的每一位成员都非常优秀,在各自擅长的领域都小有成就,像“颜料大王”贝润生,“金融大亨”贝理泰,“建筑大师”贝律铭。

他们都在极大程度上推动了贝氏整个家族的繁荣发展,更是因为有他们的共同努力和辛勤付出,历经几百年的贝氏家族依然繁荣不衰。

严正的大家之风

贝氏家族之所以能够一直屹立在历史长河之中,从未被任何浪潮击倒,其中要得益于他们家族一直都把教育排在最首要的地位。他们认为如果孩子得不到良好的教育,那么他注定成不了才。

所以在贝氏家族中,孩子能够接受良好的教育,是重中之重的事情。只有接受了良好的教育,他才能够目光长远,心胸宽阔,才能更好地延续贝氏家族的传承,让贝氏家族得到更好的发展。

就像贝润生留给贝氏家族子孙的训诫:“以产遗子孙,不如以德遗子孙;以独有之产遗子孙,不如以共有之产遗子孙。”意思就是将财产留给子孙后台,不如将贝家人坚守的高尚品格和道德底线留给他们。

正是如此,贝家子孙后代一直以此为警戒,严格的要求自己,严正家族之风,秉持高尚品质,绝不触碰任何道德底线。这也是为什么一个如此庞大的家族依然能够坚守17代,代代留守住家族底蕴的重要原因。

在这样一个注重祖训家风的教育下,贝氏家族可以算的上氏人才辈出,家族里的子孙们大都是哈弗大学的高才生,虽然年纪尚小,却早已展露锋芒,尽显大家之风范。

一个家族的繁荣,和每代家族成员的努力脱不了关系,但更需要的是家族严正的祖训家风。只有两者兼具,才能让一个家族历经百年任然屹立于历史长河中永盛不衰。

结语

17代人的传承,17代人的坚守,才能让历经百年的大家族能够繁荣发展。贝氏家族能够走到今天,绝对不是单单靠某个人的力量就可以的,它凭借的是一代又一代的顽强拼搏和执着坚守,才让世人看到这个家族的百年辉煌。

而坚守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唯一能够依靠的是那颗炽热的心,是拥有同一个想要家族繁荣昌盛的抱负理想,才让17代的贝氏家族成员坚守整个家族的百年基业。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4e2fea6ad5ce84519b43b913f90eb64d.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