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10岁进宫15岁生子,皇帝上朝都要带着她,最后因太美被砍杀

2024-01-16     掌柜讲历史

原标题:她10岁进宫15岁生子,皇帝上朝都要带着她,最后因太美被砍杀

杜牧在《泊秦淮》中写了这样一句诗:“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很多人初次看到这句诗的时候,都会误以为杜牧在讽刺秦淮江边的歌姬。在国家面临灾难的时候,她们却还在追求享乐的生活,实在是令人痛心不已。事实上,杜牧意有所指的并非商女,而是那些醉生梦死的权贵,尤其是以陈后主为借鉴,讽刺那些不知道汲取教训的晚唐统治者,最终必将会因自己的行为让国家走向灭亡。

可事实真的是这样吗?其实这样的评价不过是人们为了将罪责推卸给其他人罢了。也似乎只有这样,这些文人内心才会稍觉安宁。和妲己、褒姒一样,陈朝陈后主(陈叔宝)时期也曾有一位极美的女子,她10岁进宫15岁生子,深受皇帝宠爱。随着时间的推移,她的权势更是发展到了皇帝早朝都要带着她的地步,就像唐高宗和武则天时期的“二圣”一样。

不过这个选秀和人们想象的可不一样,只是有机会被选上成为皇室成员的丫鬟而已。然而即便如此,张丽华的父母也十分希望自己的女儿能被选上。毕竟在那个年代,成为皇室成员的丫鬟至少不用担心温饱问题,反而一直跟随自己,一定会生活得十分辛苦。

等到了15岁时,张丽华为陈后主接连生下了两个儿子,让还是太子的陈后主对她更加喜爱。皇宫之中母凭子贵,张丽华生下两个儿子,至少能保证她在皇宫之中从此高枕无忧。不仅如此,张丽华在产子以后更具有成熟女人的韵味,这让陈后主更加死心塌地地为她痴迷,对其言听计从。

可张丽华真的有能力为治理国家负责吗?答案显然是否定的。根据史实资料来看,张丽华在上朝后根本不知道大臣所言所讲究竟是什么意思,也不知道国家动乱到了什么样的地步。她只知道,只要有大臣说皇上或者说自己的坏话,那就要让陈后主去收拾他。

不过张丽华固然无知且有错,但将所有责任都推脱在她身上,显然也是极不公平的。张丽华自身的权力都是陈后主赋予的,倘若陈后主真的是一个明君,那么张丽华又怎么可能干涉到国家朝政上面。不仅是张丽华,无论妲己还是褒姒,她们自身不过是女子而已。在那个轻女思想尤为严重的年代,如果不是君王自己无知无能,女子又怎么影响得了国家大事。

参考资料:

《泊秦淮》

《史记》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95fda0afd8398e698572072a586557a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