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忽视的战场第一劳动力,军用卡车!

2022-05-24     小慕说热点

原标题:被忽视的战场第一劳动力,军用卡车!

说起大规模的陆军,大多数人第一印象往往是数千辆的主战坦克,上万辆的步兵战车,还有大量的履带式或者轮式的导弹车,其实往往忽略了一个极其重要的角色,这就是军用卡车,或者说是重型军用卡车。任何现代化陆军都离不开军用重卡。因为军用卡车可以运兵,运给养,运炮弹,还可以直接牵引重炮。在摩托化陆军中,军用卡车本身就是作战机器的一部分;而更高端的机械化陆军,要求主要的作战力量和兵员调动都采用专门的坦克或者步兵战车,各种大炮小炮也尽量的从需要卡车牵引变成自行火炮和自行高射炮为主,似乎是在刻意的淡化重型军用卡车的角色,实际上就算是最先进的数字化机步师或者装甲师,仍然时刻离不开重型军用卡车。有些军队为了对外显示自己已经充分现代化;

往往有意给人一种“大规模调兵通过重型运输机全球机动,小范围补给则出动大量的军用运输直升机”的印象。其实除了专门的对外作秀和宣传外,这种情况,只适合一些小规模的特殊作战可以这样。如果是数十万人的大规模战役,上哪里找那么多直升机专门吊运炮弹和给养?此时陆地战场运输的主力仍然是重型军用卡车。至于那些航空实力不足,而机械化程度尚可的陆军,一次大的行动,其背后往往会出现绵延数十公里的重卡车队。之所以如此,就在于作战的基本后勤工作,只有通过大规模的重卡车队才能实时确保,用其他的方式只能算是这类基本后勤保障措施的临时补充而已。军用卡车的特点是运输能力很强,一辆重卡就可以运输30到50吨的物资和燃油,甚至可以直接长途托运主战坦克。这都是最重型的直升机,

都无法实现的战场输送能力。不过军用重卡的弱点也十分明显。首先是几乎没有什么防护能力,仅仅轻武器打击都可以让其当即瘫痪;如果遭遇重火力则会成片地被击毁。第二个缺点是大部分军用重卡只能通过公路机动,基本不具备越野能力。因此对战区路网的依赖性很强,一旦被对手在道理上大面积布雷或者提前破坏关键桥梁、封闭山区的隘口,那么就会出现大批军用重卡被堵塞在半途而随时面临空袭等重大风险。第三,则是军用重卡对专职司机的依赖性也很强,只有车辆而没有足够的专职司机,那么这种车队也很难在战场上发挥足够的运力。正因为军用卡车有这些明显的短板,因此导致大规模使用军用重卡的一方,必须有强大的战区制空权和地面制火力权,否则就会出现大规模集中损失的情况。

另外必须在战区建立专职的公路维护队伍、军车兵站和物资快速集散中心,沿途需要考虑提前建设足够数量的车辆防空洞库等基本保障措施,才能在激烈的战争中保持以重卡为基本运输单元的整体补给线的长期畅通。即使采取了足够的措施,在大规模战争中,军用重卡的战损和机械损耗往往还是相当惊人。有人做过统计,一场大规模战争如果持续一个月以上。那么最初参战的所有军用卡车,将至少损失40%,其中包括直接战损和各种路途损耗。如果2个月后损失的重卡包括专职司机得不到补充,那么将有70%的后勤运输力量完全消失。一般来说,损失比超过30%,那么就会对战局产生重大影响,因此军用重卡的战场损失相当快速,必须在战争开始前,在后方至少准备3倍与现役编制数量的军用卡车和配套的司机,

才可以确保一场持续数月的高强度大规模战争的持续运力。一般来说,在几个月内有限时间之内,专门生产军用重卡的厂家,很难立即生产3倍与现役车辆的数量进行战场补充。不过考虑到大部分仅仅作为战场运输之用的军用重卡和民用重卡之间,除了外观涂装不同之外并没有太大区别。而且大部分民用重卡的驾驶员同样经验丰富。因此可以在战前提前编制相当数量的民用重卡作为后备补充。而某方的重卡年产量占据全球的75%以上,在这方面的持续运行能力堪称无与伦比!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924bc4279b4331d9d7669614fba363b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