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随着中国经济、军事、航天等领域的不断发展,我国的基本功也有了长足的进步,甚至一些西方大国也不再低估和低估中国,积极寻求与中国的发展机遇。
在世界“停滞不前”的一年里,中国的重大工程接二连三。据报道,中国在山上开路,在河上架桥,在陆地上做出了最先进的工程。其产品完全自主,已成为中国在世界上的一张亮丽名片。
看到我们技术实力雄厚,有人向我们抛出橄榄枝,谈了5000亿美元,三度访日,想拿到这个合同,都被拒绝了。
据报道,考虑到中国强大的基础设施实力,英国向中国发出合作信息,希望得到中国高铁的技术援助。
中国高铁总里程已超过4.2万公里,时速达到350公里/小时,成为世界上速度最快的高铁之一。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国高铁以其品质优良、速度快、成本低等特点,成为中国的一道亮丽“路标”,受到英国等国家的青睐。有人可能会说,英国这么大的国力,为什么要向其他国家求助,比如造高铁呢?
英国虽然早在1990年就开始运营高铁,也是最早运营的,但现在只是陷入了遗留高铁的困境。
然而,由于种种原因,英国的另一座核电站不得不被推迟,英国不得不对全球核电站进行公开招标。中国企业从众多竞争者中脱颖而出,自然受到人们的青睐。
英国最近宣布了一项耗资500亿欧元(约合人民币5000亿元)的新高铁计划。如此宏大的计划引起了包括日本在内的世界主要国家的关注,正在想方设法争取更多的订单。
然而,英国并没有理会日本的要求,宣布将与中国展开新一波谈判,这意味着这笔巨额订单大概率落入中国手中。
有意思的是,日本的失败并不是高铁技术不好,而是英国的恐惧。2013年英日联合行动,让两国都陷入了非常困难的境地。
日本日立在2014年获得英国45亿美元的投资。该项目将为伦敦和爱丁堡之间的城际铁路建设约600条城际铁路。
虽然项目难度不大,但最初启动时出现的问题导致交通延误25分钟,最终酿成巨大的“水幕洞”,后果不堪设想。
英国和日本在争夺500亿美元的高铁合同时都遇到了麻烦,尽管日本承诺不会再有问题,但英国最终婉言拒绝了日本。
总体而言,中国目前拥有世界上最大的高铁网络,每天有超过6000列高铁在运行,这将极大地支持中国的经济增长。
今天的成就,既有中国人年复一年的辛勤耕耘,也有一代又一代中国人的辛勤耕耘。今天,中国的铁路线得到全世界的认可,我们要记住和尊重为他们而死的中国人,因为他们是中国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