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虚严重了,顿顿不想吃饭,健脾之法没用的时候,要补肾

2019-09-09   本草应急调理

最近,有很多读者留言说到,自己的脾虚很严重了,顿顿不想吃饭,健脾之法用了很多,但是效果不怎么好,不知道该怎么办。

中医里面,有说法“补肾不如补脾”与“补脾不如补肾”,但到底是哪个好,这里我们不讨论。

今天主要讲的是,脾虚严重了,顿顿不想吃饭,健脾之法没用的时候,可以用哪些补肾的办法来改善!

为什么健脾之法没用的时候,要补肾?

宋代许叔微,在《普济本事方·卷二》说:“有人全不进食,服补脾药皆不验,予授此方即服之欣然能食,此病不可全作脾虚。盖因肾气怯弱,真元衰劣,自是不能消化饮食,譬如鼎釜之中,置诸米谷,下无火力,虽终日米不熟,其何能化?”

宋代严用和,在《济生方·五脏门·脾胃虚实论治》“补真丸”条下说:“大抵不进食,以脾胃之药治之多不效者,亦所谓焉。人之所生,不善调养,房劳过度,真阳衰虚,坎火不温,不能上蒸脾土,冲和失布,中州不运,是致饮食不进,胸膈痞塞,或不食而胀满,或已食而不消,大便溏泄,此皆真火衰虚,不能蒸蕴脾土而然。古人云:补肾不如补脾,余谓补脾不如肾,肾气若壮,丹田火经上蒸脾土,脾土温和,中焦自治,膈能开矣。”

上述2段古籍论述,给出了通过温补肾阳,以达到运脾阳而改善脾阳虚的理论依据。

而我临床中发现,“补脾不如补肾”不单指补肾阳以补脾阳,凡是慢性胃病单纯补脾效果不佳时可辨证考虑从肾入手,或是辨证病位在肾,可直接补肾。

那么具体如何用补肾的办法,来补脾呢?

第一位朋友:

脘腹胀满进食不下近一月。入夏后近1月出现脘腹胀满进食不下,进食吞咽困难,深吸气方能进食,稍食即饱,食后平躺腹中辘辘有声,少气懒言,眠尚可,小便调,大便溏,日1次。舌淡胖边有齿痕苔水滑,左脉细弱,右脉弦。有慢性胃炎、轻度贫血十余年。

像她这种情况,就是脾虚水饮,可以用予茯苓饮加味健脾散饮来改善。

第二位朋友:

反酸、纳差10余年,加重2周。10余年前出现反酸、纳差,胃镜检查发现慢性萎缩性胃炎,反流性食管炎,10年间曾服西药和中药汤剂改善,症状反复。近两周前反酸、纳差加重,进食不下,胃脘部灼热感,头晕,眠不安,二便调。舌质红苔黄厚,脉尺大。

像他的这种情况,就是肾阴虚湿热,病位在肾,采取补脾不如补肾法,可用六味地黄丸加味。

感悟

总之啊,脾虚的表现有很多很多,不单单是顿顿不想吃饭,还有腹泻、拉肚子、腹胀、失眠多梦......

而对于脾虚,虽然主流是用健脾的办法来改善,但是也有那么一部分人没有什么效果,这时候就可以考虑从补肾入手,但是主要是把握好一点:脉象必需是尺脉浮大,病位入肾,方可补肾!

另外,文中涉及的办法,都没有具有的用量,并非是别有用心,而是中医讲究辩证,为了避免盲目滥用,对自己和他人的身体造成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