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架大运驰援意大利!俄罗斯大手笔背后,展示了什么实力?

2020-03-24   熊熊讲武

2020年3月22日,俄罗斯空天军开始出动9架伊尔76战略运输机将8支军方医疗队和大量物资运抵罗马,以帮助意大利抗击疫情。随后,又有5架伊尔76加入救援行动,使得俄军投入的战略运输机达到了14架。此外,俄军未来可能还会加码。

意大利是北约国家之一,而作为北约的假想敌,俄罗斯军队竟然扮演起了意大利拯救者的角色。相比于美军前段时间一直从意大利往国内运送医疗物资的情况,这种对比无疑是很讽刺的。

而单纯从军事角度来说,意大利总理孔特和俄罗斯总统普京通电话是在3月21日,而第二天俄罗斯军队就能组织中等规模的战略运输机队及军方医疗队执行救援,这个速度是非常快的。

这说明俄军建制序列中有随时可以出动的战略运输机分队、随时待命的军方医疗队,同时还储备有相当的医疗物资。

上述的这些未必是俄军常态化状态,可能是疫情开始爆发以来的特殊应对之举,但能未雨绸缪,同时响应命令、随时出动的反应还是很不错的。

而随时能拉出来14架战略运输机投入行动,也在一定程度上展现了俄军快速动员、快速投入、快速干预的特点。

我们常说大型运输机很好,好在什么地方呢?其实好就好在,其能在很短时间内就能将力量投射到几千公里之外。

在很多时候,你的军队能抵达,就能发挥很大的作用。而没有战略运输机,国内的军力再强,在突发事件发生时也只能望洋兴叹。

以俄罗斯来说,近年来动用战略运输机队有过几次很成功的战例。

第一:2015年9月,俄罗斯空天军战斗机与战略运输机组成密集编队,骗过了周边国家的雷达,在极短时间内就完成了在叙利亚的部署,从而在其他国家做出反应之前,就已经形成了了军事干预的事实;

第二:2018年9月,俄军1架特种机被叙利亚防空部队误击后,其认为是以色列军队的空袭诱发了这次事件。俄罗斯宣布提供S300导弹给叙利亚(此前部署的防空导弹为俄军所有),随后俄军出动战略运输机将导弹运输到位。

尽管新到位的S300导弹实际仍为俄军控制,但在之后几个月内的确震慑了以军的空袭行动。直到后者摸清具体情况后才恢复了空袭,但以军战机却不再像之前那样进入叙利亚领空作战,而是在其领空外发射防区外攻击武器了。

第三:2019年7月,在土耳其与美国因为F35战机和S400导弹的问题争论得焦头烂额之际,俄军突然出动安124和伊尔76机群将S400导弹的组件火线运输到了土耳其,就此形成了土军已经接受S400导弹的既定事实。

这一事件直接导致了美土谈判的破产,使得土耳其与北约的裂痕更加明显。如果没有大型运输机,而是先陆运,后海运的话,中间的时间过长,难免发生变数。

连续多次使用战略运输机达成了预定目标,使得俄罗斯对于空中战略投送的愈加重视。

去年的中部2019战略演习中,俄军一次性动用了约80架伊尔76战略运输机,将2000多兵力的机械化空降团投送到位(请注意,这次投送是全空投式投送)。尽管在投送中摔掉了2辆空降战车,但是这次团级机械化部队的整建制空降投送还是引起了广泛关注。

这也从侧面说明了俄罗斯目前最多是可以动用超过100架战略运输机执行任务的,因为除此之外俄军的安124机队没有出动,而伊尔76必定也还有所保留。

因此从这次演习判断,俄军的战略运输机队的活力比之前外界所判断的要高一些。

而仅仅几个月之后,俄军10多架战略运输机向意大利投送医疗人员和物资,则又是这种能力的具体体现。

在俄罗斯此次出动大型运输机群进行抗疫人员及物资的投送之前,美国也出动了C17大型运输机从意大利往国内运输医疗物资,印度还出动了C17运输机撤侨。

而在世界范围内的抗疫行动中,最早动用战略运输机的国家是中国。

2020年2月2日,中国空军出动8架伊尔76运输机将近800名军队医疗工作者和58吨物资运抵武汉。

8架伊尔76虽然也不算多,但却是中国空军比较大的手笔了,因为咱们现役的伊尔76一共也没多少。

随后在2月13日,中国空军又出动了11架运输机进行医疗人员、物资的远程投送,其中有6架是运20,这也是“胖妞”成军以来,最大规模的非战争军事行动。

我们看到,大型运输机的投入使用不仅能在最短时间内投送大量人员、物资,而且对民心士气的鼓舞是非常大的。而如果此类的行动转化到国际方面的话,所辐射的则是国家的影响力。

当然,我们也应该认识到,比起美国,甚至上文中的俄罗斯来说。中国空军目前的大型运输机数量还不多,更大型的运输机尚属空白。

为了能更好地保卫国家、捍卫世界和平,我们需要更多、更好的大型运输机。当然,这还需要一定的时间和无数军工人的不懈努力,但我相信这一天终究会到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