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天国有10万女兵,却从不上战场,她们在军中能起到什么作用?

2023-11-16     历来现实

原标题:太平天国有10万女兵,却从不上战场,她们在军中能起到什么作用?

太平天国有10万女兵,却从不上战场,她们在军中能起到什么作用?

有一句名言叫“战争让女人走开”,意思是说战争是糙老爷们的事,女人只管在家岁月静好就是。

二战中各国都有女兵,但是除了苏联的女兵需要参战,其他各国的女兵大都是医护兵,不上战场。

在我国历史上,太平军中也有一支规模很大的女兵队伍,人数据说多达10万,占到了总兵力的十分之一。

然而,在史料中却罕有她们的名字,从没有看到她们参与战争的记录,就是说,这些女兵几乎不上战场。

养这么多女兵,又要浪费粮食,又影响行军速度,那么洪秀全要这么多女兵做什么?

天王之所以这样做,首先是为了实践自己的理论。

洪秀全创立了一个拜上帝教,跟代表中国传统的孔孟和儒教对着干,他起义之前,先砸了文庙中孔夫子的像。

儒教讲究“男尊女卑”,千百年来,女子一直被踩在脚下,苦无社会地位,在家听父母的,出嫁后听丈夫的,丈夫死了听儿子的,反正一辈子自己不能做主。

洪秀全则在《原道醒世训》中提出,男女是平等的,“天下男人,尽是兄弟之辈,天下多女子,尽是姊妹之群”。

儒教讲究“男女授受不亲”,女孩子5岁之后手就不能被别人碰,有的女子因为手被碰了,回家竟然厌弃到想拿刀砍掉。

而洪秀全说,男女不应该保持距离,应该亲密无间——“何得存此疆彼界之私?”

洪秀全说到做到,太平军起义之后,还搞过科考,允许女子参加,诞生了女进士和女状元。

南京女子傅善祥,就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女状元,只不过她并没有机会在政坛闪亮,而是被东王杨秀清金屋藏娇,成为东王的花瓶,到八尺大床上施展才华了。

除了举办科考让女子参加,洪秀全还废除一夫多妻制,以及万恶的女子缠足恶习。最值得称赞的时候,他提倡婚姻自由,反对“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反对买卖婚姻和彩礼(“凡天下婚姻不论财”),最后一点在现今社会中仍然存在一定程度上的市场。更有甚者,他还在军中破天荒地建立了女兵营。

封建社会一千多年,女子都是被奴役的对象,一直围着锅台转,被夫家的婆婆和小姑子欺负。如今,突然有人说男女平等了,女子们思想很快解放,太平军每到一个地方,都会有女性踊跃加入,就像小鸟飞出牢笼,挡都挡不住,劝都劝不走。如此一来,女兵像滚雪球一样越来越多。

那么,女兵在太平军中到底扮演是什么角色?

是用来进行战场救护吗?

彼时西医还没有在中国普及,战场救护缺乏意义。再说,那时候也没有《日内瓦公约》,交战时也没有保护伤员和医护兵的概念。

是让她们随军去满足士兵们的生理需求吗?想歪了,洪秀全是不允许那样的。为了保持军队战斗力,洪秀全甚至建立了男女隔离的制度,他说“邪淫尽是恶之魁”,想女人的都是“妖”,动机不纯。

他还说,“男有男行,女有女行,不得混杂。”

不得不说,他的举措有一定道理。

试想,太平军的士兵都是血气方刚的小伙,他们如果晚上抱着女人睡,白天起床的时候肯定头昏脑涨。一旦有了敌情,哪还有力气上战场跟敌人厮杀?

再说了,有了女人牵挂,上战场之后他们怎么还会奋不顾身?

太平天国军队不是绝对不允许军人拥有女人,而是有严格规定,不到一定级别,不可以拥有女人。

太平军将士择偶的原则是,“听师论功择配”,即上级根据级别和军功分配给你妻子,不许自由恋爱。

如果是夫妻参军,到了太平军不够级别也不能在一起,哪怕是有事见面,也要提出申请。得到批准之后,夫妻可以相会,但是要保持一定的距离,身边还有人监督。相会的时候也不能说情意绵绵的肉麻话,要说话就高声说,让监督的人听见。

太平军的高级将领则少有限制,不仅可以娶妻,而且还可以多妻。

天王以及各级王侯大开娶妻之门,“东王、西王十一妻,从南王到豫王各六妻,高级官员三妻,中级官员二妻”。级别较低的将领和官员,只能有一个妻子。

规定归规定,事实上官长们拥有的妻子数目无法落实,各王的府中有不少侍女和丫鬟,都是经过选秀那样的精心挑选的,姿色出众。各王想要拥有她们,简直如探囊取物。

史书上记载,洪秀全有80多位妃子。

《江南春梦笔记》记载,洪秀全的天王府里有爱娘、嬉娘、妙女、姣女等16个名位,一共有208人,24个王妃名下又有姹女、元女等7个名位共960人。这属于野史,真伪无法考证,但是天王的女人绝对不止十一人。而且太平军将领身边的女人,已经不是起义时的粗笨姐妹,他们更看好江南女子。

身边的女子没读过书,举止粗俗,而且嘴臭皮肤黄,身材粗胖,还不会刷牙。——“面突乌骚身腥臭,嘴饿臭化烧硫磺!”(太平军内部诗)

反观江南的女子修养极佳,身材曼妙,皮肤白皙——:"耕田婆有耕田样,天堂(苏杭)人物好威仪”(太平军内部诗)。

进入王府的女子们,是没有尊严的,更不会平等。相反,她们在王府有很多规矩,必须小心翼翼遵守。

“服事不虔诚”,“硬颈不听教”,“起眼看丈夫”,还有“问王不虔诚”、“躁气不纯静”,这都属于该打的范畴。

说话声音高了,喊话的时候没有及时回应,也会被打。甚至“面情不欢喜”,服务的时候东张西望,说话的语速较快,也要挨揍。

总之,这时候的天王似乎已经忘了初衷,把主张的一切都抛在脑后,所谓的男女平等,已经成为传说。

当然,太平天国运动前期,女兵确实是一股正能量,为太平军的发展壮大做出了贡献。

太平军最多的时候,兵力达到一百万,这么多人的军装需要人缝制,女兵就能解决这个需求。即使军装向民间征用,他们的衣服脏了总要有人洗,总不能长年累月穿在身上不换洗,那样会虱子满身爬,还怎么能专心打仗?

一旦出现伤兵,女兵们也可以进行包扎,康复阶段她们能进行护理。

只不过,这都是前期的事了。到了后期,高层不许男女接触,女兵做贡献的机会大大减少。

同时,女兵在战场上的作用也不能低估。

太平军的骨干是广西人,那里的兵号称“狼兵”,勇猛彪悍。那里的女子也英姿飒爽,打仗不怕死。太平军中诞生了不少女将和政治家,为太平军的发展作出巨大贡献。

洪宣娇,跟洪秀全没有血缘关系,但是被称为天王妹妹,是太平天国西王萧朝贵的妻子。她武艺高强,是太平天国第一女将,官至太平天国丞相。

在天京失陷时,这个太平军的第一美女不向清军妥协,以身殉国。

前面说到的傅善祥,是太平天国女状元,在东王身边做了大量有益的工作,包括草拟太平天国的制度纲领。

天京事变后她下落不明,有人说她在事变中被杀;有人说她跟了洪秀全,帮助天王打理朝政。

苏三娘,太平天国早期女将,她参加了金田起义,也算是“开国元勋”。

此女武艺超群,打仗舍生忘死,所向无敌,被老百姓封为“战神”。甚至清朝的当朝状元龙启瑞都写诗赞颂,说她“两臂曾经百余战,一枪不落千人后”。洪秀全建都南京后,她被调入天王府,能够参与高层决策。

据说,她跟太平军将领罗大纲是情侣,在对方牺牲后,她跳入深坑,殉情而亡。

曾婉妹,老将曾天养的孙女,太平天国著名战将,后来跟英王陈玉成产生情愫。陈玉成当时已经有了妻子,宁做鸡头不做凤尾的曾婉妹不肯屈就,二人始终没有能在一起。

天京陷落后,她下落不明,去向成谜。

综上所述,10万女兵为太平天国运动作出了巨大贡献,没有她们操持后勤,稳定军心,太平军就不可能一鼓作气打到南京,洪秀全建都天京也只能是个梦想。

参考资料:《太平天国史》 罗尔纲 著 中华书局 《太平天国兴亡史》茅家琦著 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

参考资料:《太平天国史》 罗尔纲 著 中华书局 《太平天国兴亡史》茅家琦著 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8fe687da794f0b5fb4408f918645cad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