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的11月,一场名为《苏菲·陶柏-阿尔普:有生命的抽象》(Sophie Taeuber-Arp:Living Abstraction) 的展览在MoMA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拉开帷幕。苏菲·陶柏-阿尔普(Sophie Taeuber-Arp,1889-1943)这 位被印在瑞士纸币上的神秘艺术家、一度被丈夫的光环所掩盖的女性,如今重新出现在大众面前,而这一 次,她仅仅是作为自己的苏菲·陶柏-阿尔普。
陶柏- 阿尔普是苏黎世达达宣言(Zurich Dada Manifesto)的签署人之一,伴随着对乌托邦的渴 望、冲动与承诺,她将达达的思想运用到广泛的形式 中,她参与编辑杂志、室内设计、制作木偶以及神秘 的达达主义物品,同时还创作刺绣、绘画与雕塑作 品,她将传统工艺与现代主义中的抽象语汇相结合, 她的创作打破了艺术类型和形式之间静态、人为的 界限,而这种解放带来的创造性又成为她庆祝自由 的方法;她在实践中挑战了艺术和社会中的传统规 范并质疑性别、阶级和民族的某些固定观念;她还 探索了艺术与表演的关系,她将达达抽象的思想与 舞蹈和木偶相结合,用面具和服装表达并突出了存 在于舞者和舞蹈之间的某种割裂。
> 在乔迁派对上的苏菲·陶柏-阿尔普Sophie Taeuber-Arp ,瑞士,1925年8月
关于陶柏- 阿尔普独特的一生,要从1910年讲起, 那一年陶柏-阿尔普还在德布希茨美术与应用艺术 学校(Debschitz School for Fine and Applied Art)学习,这段学习经历为她未来的创作奠定了 基础。四年之后,她回到了苏黎世,开始接触鲁道 夫·冯·拉班的艺术运动学派(Rudolf von Laban's School of Art Movement),加上之前纺织设计和 立体主义训练的影响,她开始了绘画和雕塑的创作 以及现代舞的研究。1915年11月,在苏黎世的坦纳 画廊(Galerie Tanner)举办的“现代挂毯、刺绣、 绘画和素描”(Modern tapestries, Embroidery, Paintings and Drawings)展览期间,她第一次见 到了让·阿尔普(Jean Arp,1886-1966)。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让·阿尔普、特里斯坦·扎拉 (Tristan Tzara)和马塞尔·扬科(Marcel Janco)等 流亡瑞士苏黎世的艺术家们在伏尔泰酒店(Cabaret Voltaire)相识,并一起开创了达达主义运动,这群 达达主义者们受到战争的启发,用艺术嘲笑、批评 了现代世界的荒诞与无意义。1917年,达达画廊 (Galerie Dada)开幕时,陶柏-阿尔普表演了现代 主义舞蹈,同一年,两人相爱了。
> 苏菲·陶柏-阿尔普,法国斯特拉斯堡 黎明宫 茶室设计图稿,1927
陶柏- 阿尔普在33岁那年嫁给了让·阿尔普,根据瑞 士的习俗,婚后她用了一个连字符的双姓,从那时 起,她开始使用“阿尔普- 陶柏(Arp-Taeuber)” 这个名字,到了20 世纪30年代,“陶 柏- 阿尔普 (Taeuber-Arp)”逐渐成为了她的艺名。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这对夫妇的许多朋友都搬到了 巴黎,当时的巴黎是前卫艺术的中心,1928年,他们 搬到了巴黎以南约5英里的默东(Meudon),直到 1940年,他们一直生活在那里。1942年底,这对夫 妇回到苏黎世,他们计划前往美国,可是新旅程尚未 开始,一场可怕的意外突然降临了。1943年,因煤气 炉损坏导致的一氧化碳泄漏,陶柏-阿尔普在睡梦中 再也没有醒来。
> 苏菲·陶柏-阿尔普,达达头像,1920
来不及叹息,一个如此美奇妙的生命就此戛然而止, 更令人惋惜的是在她有生之年,陶柏- 阿尔普从未举 办过个人展览,她的第一次回顾展于1954年在伯尔 尼艺术博物馆(Kunstmuseum Bern)举办,但在 那次展览中,她丰富的应用艺术实践几乎被忽略了。 在后世的传播中,陶柏-阿尔普被广泛地认知为抽象主义画家、雕塑家,但这样的描述却掩盖了她贯穿一 生的艺术创作的核心,那些被忽视的充满活力的跨 领域的作品。
早逝,又生活在一个女性艺术家“被消失”的时代, 加之丈夫的名人光环,这些或许是陶柏-阿尔普这个 名字没有家喻户晓的原因,但另一方面这也与她多 样性的艺术实践有关。在大约30年的职业生涯中, 她的身份包活教师、舞蹈家、室内设计师和建筑师、 杂志编辑和图书插图画家以及独立艺术家,尤其在 当时工艺美术和设计工作还被认为是次要的艺术, 于是她的许多创作曾被定义为分量不足与短暂的作品,诸如现场舞蹈表演没有被记录;串珠包和枕套没 有像绘画和雕塑那样精心保存;而建筑内饰和壁画也遭遇了拆卸或涂刷命运。
> 苏菲·陶柏-阿尔普 ,《鹿王》中的守卫木偶,1918
回顾陶柏- 阿尔普的艺术创作,不难发现她对20世 纪60年代女性主义艺术的影响,随着女权主义的第 二次浪潮,1977年,她的应用艺术和设计作品在瑞 士的温特图尔(Winterthur, Switzerland)和法国 的斯特拉斯堡(Strasbourg, France.)举行的大型 展览上展出,同年,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为其举办了 一个小型展览,展出的作品包括来自1918年的木偶 剧《国王的雄鹿》(King Stag)中的五个牵线木偶, 四件纺织品,三幅充满幻想的服装设计图纸,以及三 件创作于1928年为法国斯特拉斯堡(Strasbourg) 黎明宫(Aubette)设计的建筑空间作品,而在《有 生命的抽象》这场展览中,以上作品再次出现,交叠 的历史空间使观众有了更多的遐想。
同时,那些梳理陶柏-阿尔普成就的展览中也暗含着 一条跟随时代演变的线索与结构,2006年与2012 年,她的作品曾在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由莉亚·迪 克曼(Leah Dickerman)组织的两场大型主题 展览《达达》(Dada)和《抽象的发明》(Inventing Abstraction)中得到了突出的展示,那些展览集中 展出了陶柏-阿尔普在1916年至1920年间创作的作 品。相比之前的策展重心,《有生命的抽象》旨在全 面考察托陶柏-阿尔普的职业生涯,展出的作品包括 从她1914年搬到苏黎世后不久创作的作品,一直到 她死前几个月在二战期间创作的作品。尤其在这次 展览中,策展团队有意排除了让·阿尔普在她死后创 作的被称为“二人组”(duo- dessin)的绘画和拼 贴画系列,以及他在二战后对她作品的各种“再创 作”,他们认为这样做并不是要传递“她是孤立地工作,或者她与阿普的合作是不重要的”这类偏颇的 想法,而是为了把她放在研究的中心位置,这次展览 的精专之处是贯穿陶柏-阿尔普一生的自定义创作。
> 展览现场,拍摄:Jonathan Muzikar
时至今日,陶柏- 阿尔普的作品被普遍地认为是现代 主义和达达主义故事的一部分,她的艺术既与她的 时代相关,也与我们的时代相关,因为她的作品让人 可以用一种更加开放和生产性的方式来思考现代艺 术史,与此同时,“有生命的抽象”与身体、应用艺 术、建筑空间以及它所处的政治、社会和文化环境相 呼应,它们作为一种人类意识的写照被记录保存了下 来,由此人们也看到了一个穿透时间的陶柏-阿尔普。 1922年,陶柏- 阿尔普曾写下这样一段话:“只有当 我们深入自己,完全忠于自己,我们才能成功地创造 出有价值的东西,有生命的东西,并以这种方式发展 出一种适合我们的新风格。”100年后的这场展览也 许就证明了她对艺术的思考,这一刻,生命进入抽象 的永生,陶柏-阿尔普没有被遗忘。(编辑:弥生)
文 Article > 王一如 Wang Yiru
图 Pictures > MoMA 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