讨厌我的人多了!

2023-02-24     中国国家地理

原标题:讨厌我的人多了!

讨厌我的人多了!

今天是世界讨厌香菜日。无比厌恶香菜的人们欢欣鼓舞,奔走相告。但地理君是资深香菜爱好者,香菜怎么做都是美味无比。

讨厌香菜的宝宝们先别着急,地理君知道,这一刻你们的内心就是崩溃的,但冤有头,债有主,总要搞清楚自己为什么会讨厌香菜吧。

What?亚洲人最讨厌香菜?

首先,还是要科普一下香菜啦。

香菜是艺名,不对,是别名,香菜的大名其实叫芫荽。没错,此刻,喜欢香菜的你一定会想到那道著名鲁菜——芫爆肚丝,名字高大上吧?其实,就是香菜爆肚丝。

好了,接着说正事儿。香菜是伞形科芹亚科芫荽族芫荽属,一年生或二年生草本植物。它并非中国土生土长,而是原产于地中海沿岸及中亚地区。

“厌香派”小伙伴肯定会问:到底是谁把这种“生化武器”带回中国的?答案是,张骞。

传说西汉时,张骞出使西域,看到当地牧民将香菜放入肉汤中,气味芳香四溢,就与牧民交换菜种和种植方式,这才使得香菜得以在中国大地广泛种植。关于这段历史,西晋张华撰写《博物志》就曾记载:“张骞凿空,得安石榴(石榴)、胡桃(核桃)、大蒜、胡荽(芫荽)”。

虽然香菜原产地就有中亚地区,张骞出使西域也让香菜得以在亚洲更广阔的地区种植,但这还是无法阻挡亚洲人对它的恨意。据调查,21%的亚洲人讨厌香菜,此外,还有17%的欧洲人与3-7%的中东和南亚人讨厌它。

喜欢香菜=喜欢闻汽油=喜欢臭大姐?

地理君绞尽脑汁也想不通,如此美味的香菜怎么就有人欣赏不来呢?讨厌香菜的小伙伴告诉地理君,就是受不了香菜那股味儿。

科学家研究表示,香菜的独特味道主要来自于其挥发油成分,例如壬烷、癸烷、苯乙醛、十一烷、癸醛、环癸烷、十一醛、十三醛、十四醛等,这些成分混合起来就形成了香菜的味道。我国著名植物学家史军先生曾说,汽油的主要成分也是烷烃,和香菜的主要成分有些类似。 (哦,no!难道爱闻汽油味和爱吃香菜有异曲同工之妙?)

此外,香菜叶子的化学成分中,82%是醛类。这就不得不多说一句:某些甲虫,如椿象(没错就是俗名叫做臭大姐的那种小虫),当它受到攻击时释放出的毒雾中就含有醛类化合物,那味道想必很多小时候拍死过臭大姐的小伙伴应该会记忆犹新。 (哦,no!难道爱吃香菜等同于喜欢臭大姐?)

基因决定我恨你

香菜的气味被说得如此不堪,那为什么会有人喜欢有人恨呢?科学家其实同样好奇,经过一番研究,他们得出结论,不喜欢香菜其实和基因有关。

国外某网站的遗传学家们观察了25000个不爱吃香菜的人的DNA,结果在负责味觉的基因群附近找到了OR6A2的嗅觉受体基因,这种基因能够敏锐地接收到香菜里的醛类物质,也就是前面我们说的香菜特殊味道的来源。有趣的是,OR6A2离我们辨识肥皂味儿的那个味觉基因特别近,这可能就是“厌香派”说香菜闻起来有股肥皂味儿的原因吧。

此外,莫奈尔化学感官中心的遗传学家也做了类似试验,又发现了另外三种接收香菜气味的基因。其中两种包含接收苦味的基因,还有一种是接收刺激性气味,如芥末的基因。

看来,对香菜的爱恨情仇,都是注定的啊。

对香菜,你可以二见钟情

分析了半天为什么有人会讨厌香菜,肥皂、汽油、臭大姐都扯出来了,虽然给“厌香派”小伙伴找到了将香菜恨到底的借口,但地理君还是忍不住要安利一下最爱的香菜。

香菜中所含维生素C的量比普通蔬菜高得多,一般人食用7-10克香菜叶就能满足对维生素C的需求量,而且香菜中所含的胡萝卜素要比西红柿、黄瓜等高出10多倍。

别说你就是死活接受不了香菜的味儿,科学家研究发现,只要反复暴露在香菜的味道下,就能让大脑建立全新的积极联想,慢慢接受香菜的气味。而且,反复咀嚼也可以让唾液酶加速分解醛类,进而缓解香菜的气味。

就在地理君点好最后一个句号,准备交稿时,身后一位妹子与地理君展开了一段神奇的对话。

“我不爱吃香菜,但它长大了我就喜欢吃了。”

“香菜长大了?”

“对啊,我喜欢吃芹菜。”

不得不再啰嗦两句:“芹菜是伞形科芹属,香菜是伞形科芹亚科芫荽族芫荽属,香菜和芹菜可不是‘长大后我就成了你’的关系哟。”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8f8039f6d7d84d51e104a67f14cf8a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