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行的硫酸”年年都出现,它甚至会致死?但研究发现也能治病?

2023-12-25     微兔分享呀

原标题:“飞行的硫酸”年年都出现,它甚至会致死?但研究发现也能治病?

隐翅虫又被称之为影子虫、青腰虫、因长相颇似蚂蚁,因此有些地区也称其为飞蚂蚁。虫体长0.3至2.5厘米,黑黄相间整体细长,翅膀透明肉眼不可见,体表有八只触角,其中头部两只最为敏感,用于感知外界与信息交互。

平时我们说的隐翅虫是鞘翅目-隐翅虫科的统称,这一科的昆虫分布在全球各地,多达58500个种类可以适应农田、树林、山、河边及海边等不同生活环境,每年6-9月份是隐翅虫最为活跃的大规模出没时间。

隐翅虫虽然种类繁多,但携带毒素的种类一共只有20种,我国囊括了其中三种,他们分别是黄足毒隐翅虫、黑足毒隐翅虫和奇异毒隐翅虫。

三种隐翅虫虫体各段均含有毒素,呈强酸腐蚀性,将其称之为飞行的硫酸也毫不为过。

隐翅虫的虫腹末端肛门会分泌毒液,所以即使没有与隐翅虫体内毒液接触,但隐翅虫在遭受轻微触碰后也可能会分泌毒液,导致皮肤发生隐翅虫皮炎。

2021年10月2日凌晨一点多,一网友熬夜玩手机,突然察觉到脸上有小东西不断爬动。她回想起之前了解过的隐翅虫相关知识,于是关上手机灯光将虫子给轻轻抚掉。结果第二天眼角下处还是出现小面积皮损,经就诊确定为隐翅虫皮炎,所指的就是这个情况。

隐翅虫体内毒液与人体表皮接触后,临床表现为数小时至两天时间后,局部皮肤出现条状、片状或点簇状水肿性红斑,同时会伴有密集丘疹、水疱或脓疱,可发生糜烂、结痂及表皮坏死,伤者会感受到强烈灼烧痛感,严重者会产生头疼、恶心呕吐症状,敏感部位接触后甚至会造成难以想象的恶劣后果。

比如湖北襄阳的王女士,因拍打隐翅虫导致左眼沾染毒液,此后三天出现眼球红肿疼痛,同时不间断流泪与视力大幅下降。最终确诊为角膜灼伤,所幸治疗及时没有造成严重后果,否则可能会引发失明风险。

那么我们遇到隐翅虫应该怎么做呢?

隐翅虫的攻击性并不强,它不会主动袭击人类,它体内的毒素又被称之为隐翅虫素这是一种储存在虫体内的防御机制,我们可以将其理解为临死前的反攻,只有在隐翅虫虫体遭受毁灭性破坏时,虫体的毒素才会被释放出来,与接触皮肤产生腐蚀反应。

隐翅虫白天生活在杂草乱石之下,直到夜晚才会因为趋光性围绕在灯泡等灯光体下。只要我们不主动攻击隐翅虫,它们很难对人体皮肤造成伤害威胁,绝大多数隐翅虫皮炎的发生,还是我们在有意识或者无意识下的拍打隐翅虫所导致。

所以发现隐翅虫落在我们的肌肤上时,切忌进行拍打或者暴力驱散,可以轻轻吹气或者借助其它工具隔离,只要不对隐翅虫虫体造成伤害,那么我们大概率也会安然无恙。

万一不幸沾上了毒液,我们第一步要用肥皂水反复冲洗酸性毒液,尽可能不让毒液残留肌肤。

第二步如果肌肤出现红肿溃烂,就采用1%-2%明矾溶液或1比5000比例的高锰酸钾溶液来进行冷敷,之后再涂抹可以涂氧化锌油,最后用抗过敏药物预防处理。

皮肤如果出现加剧感染,就不要再自行处理了,立即前往就医。个人体质不同,隐翅虫感染的危害程度也高低不同,切莫因一时大意酿成无法挽回的后果。

按照隐翅虫的生活习性,这种昆虫似乎更适合生活在野外,它们又是怎么进入我们房间当中的呢?

隐翅虫喜爱高温,是腐蚀性、粪便性的昆虫,它栖息在森林地表枯枝落叶,漂浮在河流湖泊的腐肉当中,脊椎动物的巢穴和粪便也会导致隐翅虫的出现。因此家中如果有腐败的水果,宠物的粪便要及时清理,卫生更要勤加打扫。

即使是高层居户,家中的食物出现腐败后,也会招引来大量隐翅虫出没,它们善于在高空飞行,在墙壁楼顶的爬行能力也是堪称一绝,还可能隐藏在毫不起眼生活用品里被一同带往家中。

那我们应该如何最大限量避免隐翅虫的出现呢?

首先就是保持室内干燥,隐翅虫喜爱潮湿,气温干燥可以有效防止隐翅虫滋生。

其次就是避免夜晚屋内强光,隐翅虫具有明显趋光性,屋内不要使用过于耀眼的灯光。

最后就是纱窗,在窗户表层安装细密的纱窗,是有效防止隐翅虫飞入家中的一大手段。在保证消灭完家中的隐翅虫后,要再去喷洒杀虫剂,之后保持房间全密闭一段时间,最后通气驱散杀虫剂。

隐翅虫出现家中是十分麻烦的情况,除直接与虫体毒液接触感染外,隐翅虫还会藏在我们的衣物之中,在不经意间就可能搓伤了虫体,导致皮肤莫名其妙的出现红肿溃烂。所以注意房间整洁干燥是极其重要的事项,夏季出行时也要注意防止户外运动身穿长袖长裤,不要给予隐翅虫可乘之机。

隐翅虫的益处

凡是有弊就有利,隐翅虫的毒液虽然对于我们是巨大威胁,但隐翅虫向来秉持的原则是人不犯我我不犯人,更何况无论是从自然生态还是科学研究,隐翅虫对于人类都大有裨益。

就自然生态而言,隐翅虫可以捕食蚜虫、玉米螟、叶蝉、飞虱、蓟马、卷叶虫、双翅类、直翅类等多种类害虫,并且捕食量十分巨大,这些害虫之所以能常年保持无威胁数量,全靠隐翅虫这位捕虫小能手。

就医学领域而言,现代医学发现隐翅虫素Pederin可以有效抑制细胞的有丝分裂,阻碍DNA和蛋白质合成,对慢性坏死溃疡湿疹、神经性皮炎,甚至癌肿瘤治疗都有着前所未有的重大意义,现在已经是试验性抗菌素。

2014年11月3日,日本研究人员首次对隐翅虫隐翅机制的奥妙所在,他们发现隐翅虫折叠翅膀时,会先将两个后翅折叠起来,接着用细长的腹部上下移动,类似我们叠被子折三折的方式,来折叠翅膀。

左右翅膀的折叠方式也同样复杂无比,日本研究员齐藤一哉发现隐翅虫的翅膀折叠起来面积很小,同时瞬间展开的同时,能保持很强的韧性和强度。

利用隐翅虫的仿生学,科研人员能针对新型折叠雨伞和人造卫星上的折叠太阳能电池板作出改进完善。

隐翅虫作为自然界微不足道的小昆虫,也是地球生物多样性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不应用完全主观的视角来评估它的作用和地位,每一个生物都有存在的意义和价值,日常生活中多加防范就好。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8b4bd24b814242e1cea954c1e5b510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