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止2022年底,我国高速公路运营里程长达17.7万公里,沿途设有近1100个收费站,收费路段覆盖率达90%。在此情况下,我国高速公路盈利情况理论上应当十分可观。可实际情况并非如此,我国每年高速公路运营情况都处于亏损状态,入不敷出。
但反观高速公路收费路程仅仅占10%左右的美国,却能依靠高速公路获取高额利润。中美两国之间的极大反差到底是由什么造成的?美国又是如何在绝大范围内不设置高速费的情况下实现盈利的呢?
我国高速公路的运营模式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我国高速公路的运营模式。自1988年10月我国大陆第一条高速公路——沪嘉高速公路建成通车以来,我国的高速公路事业得到了飞速的发展,截至2022年,全国高速公路总里程已达17.7万公里。
多年以来,我国高速公路事业采取的商业模式大多为政府采购模式。即政府对某段高速公路公开招标,中标的开发商与政府签订协议出资修建。换句话说就是,成功中标的高速公路的所有权仍归属国家,只是政府向企业贷款建设。而政府偿还贷款的资金的主要来源就是我们日常所缴纳的高速费。
由于高速公路属于大型基础建设,投入的资金高达数亿,所以即便是招标成功的高速公路,政府也需要投入巨额资金维持高速公路的正常运行的。根据《2021年全国收费公路统计报告》,我国2021年全国收费公路车辆通行费总收入达6630.5亿元,支出达12909.3亿元,收支缺口高达6300亿元。而且,亏损情况并不是近几年才出现的,而是长期以来我国高速公路都是处于入不敷出的情况。可见,我国高速公路的运营成本之大。
当前我国高速公路的支出主要用于高速公路建设维修与偿还贷款费用这两方面,其中偿还贷款占据支出重要份额。就拿2021年度来说,全国收费公路支出总额12909.3亿元。其中,偿还债务本金及利息达10591.6亿元,占总支出82%。造成我国高速公路系统常年账面亏损入的主要原因是我国采取的政府采购模式。那么,在绝大范围内不设置高速费的美国采取的商业模式是什么呢?它又是如何实现盈利的呢?
美国高速公路
与我国相比,美国高速公路事业起步较早,于20世纪50年代便开始了大规模建设。这期间,美国高速公路发展事业主要由美国政府出资建设,其中90%的资金来自于联邦政府,10%则是来自于州政府。
这些高速公路支出主要是建设与维修,并不需要背负巨额贷款。而政府资金的来源绝大部分是当地税收收入,也就是说中美国两国在高速公路建设费用的主要承担者上是一致的,均是老百姓。既然绝大部分的美国高速公路都是免费通行,那它又是如何实现盈利的呢?
美国高速公路事业的每年收入来源主要由以下几个方面组成。
其一就是美国群众所缴纳的燃油税。燃油税是在每一加仑燃油的基础费用上所征收的税费,税率根据各州实际情况进行设置。据统计,2022年美国汽车数量为2.832亿辆,平均每人每年驾驶里程可达2.16万公里,消耗的燃油约为540加仑,即便按照最低税率14.84美分每加仑,美国每年的燃油税收入也是相当可观的。
其二就是出售经营特许权。美国政府通过向私营运营商出售高速公路特许权,从中获取利润。与政府签订特许经营协议的运营商将成为高速公路的经营者,负责高速公路的日常管理和维护。而私营运营者则主要通过在高速公路路段提供诸如加油站、餐厅、汽车旅馆等服务获得收益。
最后便是交通管理与执法。众所周知,美国司法体系起步早,法律体系相对世界上绝大部分都较为完善,而且在交通管理层面上,采取司法手段都较为严格。如违规变道,或者闯红灯,又或者不礼让特殊车辆等违法行为,都将面临高额罚款。
如在加州,如有违反“让路法”将要接受至少238美元、最高1,000美元的违规处罚。据报道,仅2020年3月到4月这一个月内,加州因时速超过100英里的超速行驶而被罚款的案例高达2493宗。可见,美国每年的高速公路系统的盈利情况和美国交通管理与执法息息相关。
综上所述,虽然美国公民可以免费使用美国绝大部分的高速公路,但这一福利是基于他们向美国政府缴纳其他费用以维持美国高速公路系统正常运行的基础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