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薯销路何去何从?听专家给你分析

2019-08-22     田园小哥

红薯生长周期短、投入少、见效快、易管理,对于农村人来说是不可多得的一种发家致富的经济作物,早些年红薯是救命粮,多为自种自吃,所以每家每户都有属于自己的红薯窖子,红薯收获后基本都储藏起来,以备漫长冬季填饱肚子,如今大家生活富裕了,可红薯的魅力不减当年,各种加工品驰名中外,红薯糖、红薯粉丝、红薯淀粉以及各种加工成品无不让农户赚的腰包鼓鼓的,种植红薯再也不是仅仅解决温饱了,而是把它当做摇钱树发家致富,大规模种植后如何换成真金白银才是最关心的问题。

红薯皮薄水多,极易破损感染病菌,而且田间耕作及运输难免磕磕碰碰,造成红薯不易长时间存储,大量红薯同时蜂拥而至,不但供大于求卖不上价格不说,而且农户的心情也会在这种跌宕起伏的期盼中惶惶不可终日,常言说吃了不疼丢了疼,这么多红薯真要卖不出去,吃是吃不完的,烂掉却是必然的,而且最近几年每每收获的季节,农户们都是既兴奋又担忧,心情的大起大落常常让农户不知所措,那为什么近年红薯不好卖了呢?

一、品种差

农户习惯种植同一种红薯,而不愿意改种新的品种及脱毒薯苗,长期的同一品种栽培不仅丧失了红薯固有优势,而且带来各种病毒,使红薯结的小,且外观不中看,大量上市后,销售极为困难。

这也与当今一些农民思想保守有关,一贯的思维都是今年种植不错,来年肯定也不错,大家都这样种植,我也跟着种植,而且对该品种熟悉,管理起来也不用费脑子,引进新品种不仅多花钱,而且不熟悉的东西心生畏惧,能不尝试就不尝试。

二、当地加工厂少

大量的红薯生产,其主要目的不是直接鲜食,而是加工成各种淀粉、粉丝等进一步销售,如今类似加工厂少之又少,分销商或小贩入手后也难以快速脱手,积压在自己手里也是折本,也不愿意大量收购。

前几年大家对红薯种植还是主要放在喂猪上,对红薯加工并没有特别用心,少量的红薯加工厂是完全可以应付的,如今大家都以红薯种植为主要副业,短时间红薯大量上市,质量又良莠不齐,加工厂一时哪有这么大能力来处理。

三、特色产品少

红薯不仅可以磨成淀粉再加工成品,而且可以直接制作美食食用,比如红薯糖、红薯条等,但这些大众零食很难做出品牌,即使某些地方偶尔打出一些名堂,但生产能力低下,无法满足大批量生产,所以加工红薯成品也是量力而行,导致大批量红薯难以销售。

其实,在一些地方存在比较有特色的品牌产品,但小作坊式的运营难以继续扩大影响,特色着眼于本地,所谓酒好还怕巷子深,长此以往,也就慢慢淡化了,能生存下来的少之又少。

四、运输难

红薯当地不好销售,运输外地应该可以减缓一定压力,但是红薯本身极不耐运输,而且一旦有个别红薯发病,若不及时隔离,很快就会漫延其它红薯,对外地贩卖商也是一种考验,他们若不提前找好下家,也是断然不敢运输贩卖的。

另外,虽说现在物流交通发达,但是一些快递公司人员素质堪忧,乱扔乱放、发货延迟等,少点的倒也无所谓,但大量红薯就要考虑周全,没有自己人跟车压货,是断然不可取的,这又给运输带来新的难题。

五、红薯残渣无法利用

如今,大家都紧盯着红薯成品,对红薯加工剩下的残渣却置之不顾,往往随意搁置堆积,春夏季蚊蝇乱飞不说,臭味足可弥漫全村,这与当今美丽乡村相违背,相关部门也会处罚严查,更令一些加工厂小心行事,对红薯收购也是精打细算。

红薯销售不出去严重打击农户种植的积极性,而不种植红薯却又感觉可惜,又该如何解决销售困难问题呢?

一、精选品种

如今,脱毒红薯苗已经研发成功,不仅产量高,而且口感甜酥、外观端正,不易产生病害及畸形,薯苗价格相对高一点,但是与红薯销售对比,还是比较划算的,引进一些适与本地种植的新型品种,严加管理,后期真金白银应该可以打消种植顾虑。

农户应该改变种植习惯,打破常规,精选一些适宜本地种植、品质甘甜、优质高产的脱毒薯苗,深翻土壤,施足基肥,让红薯一改往日口感无味、品相极差的印象,口感外观均好的红薯销售起来应该好很多。

二、扩大加工规模

当地政府应加大扶持力度,鼓励加工厂老板更换老旧设备,扩大生产,对当地的红薯采用集中收购,统一加工生产,一来提高农户种植的积极性,二来使红薯易于销售,增加农户的种植收入。

这不是简简单单的一句空话就可以实现的,当地政府与主管部门应制定措施,落实到位,统筹考虑,以提高红薯销售为目的,打造深层次红薯加工产品为手段,达到种红薯不愁卖,办加工厂不愁没货源。

三、打造品牌

结合地方特色打造红薯品牌效应,让红薯加工成为一个完整的产业链,而不是单打独斗,小作坊有固然好,但是想做出名堂很难,所以要利用当地已经成气候的作坊或加工厂,扩大宣传增加影响力,引进外来人员开工办厂,使红薯加工品做强做大,让红薯销路完全打开。

但农村固有的思想就是不能见别人好,只要别人赚的比自己多就眼红,就想搞破坏,所以打造品牌之路十分艰辛,需要地方相关部门加以保护,不能高高兴兴引进来,伤痕累累退出去。

四、开拓市场

仅仅利用本地资源来解决红薯销售问题明显不够,还要开拓外地市场,联合工厂、企业、矿场等,提供物美价廉的红薯或加工品,运输直来直去,减少运输过程中损伤腐烂等问题,从而增加红薯的销售量。

最好能形成一条龙服务,从种植、储藏、运输、销售、加工等,让红薯减少中间差价及意想不到的经济损失,做到可控、闭环处理。

五、合理利用残渣

加工过程中剩余的残渣要好好利用,不能仅仅沤肥,残渣可以饲养牲畜,联系当地或外地猪、牛场等,即可以解决残渣处理问题,又可以额外多赚一部分金钱,这样加工厂也乐于收购红薯。

红薯渣中还含有丰富的纤维素和少量未完全提取的淀粉,合理处理的红薯渣还有很好的开发利用价值,是制造酒精的原材料,相比其他粮食作物,这这是最划算、最经济的,变废为宝,增加利用价值。

总之,红薯是当今种植比较热门的经济作物,大量同期上市存在积压、销售不好情况,其中即有红薯品种问题,也有自身销路不畅问题,红薯要销售的好,还需要依靠地方政府及当地主管部门扶持,使种植红薯真正成为发家致富的一条门路。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8IfCuGwBvvf6VcSZhPSD.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