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开学第一次考试,孩子考了88分,个人认为这是学校组织的以分班为目的的考试。这种现象在公立学校比较多见,私校反而很少。私校一般要到四年级才分,比如我孩子的学校每年要保持名校升学率,从四年级开始分快慢班。
名校的资源总是有限的,好的私校有一部分保送名额。一般来说在私校保持年级前50可保证孩子进入我们这里的“五大名校”,剩下的就要拼孩子的考试成绩。当然了,有时候即使成绩达标了也不一定能上,因为还有学区的限制。
关于孩子的教育,小学3年级之前,培养孩子的学习习惯,远远比学习成绩要重要得多。相信这一点在开学第一次家长会上,校长会告诉你的。如果没有说,那么只能说是学校的疏忽。
我的孩子今年也上一年级,开学第一课老师开了一堆书单,培养孩子每天阅读的习惯。在学校《入学手册》上有一堆表格,其中一项《家校联系表》上要每天记录孩子阅读的书名,每天上交。
另外,班主任还会发一本厚达60多页的阅读记录本,上面详细说明家长如何陪孩子亲子阅读,今天孩子阅读了什么内容,要写出故事简介,摘录精彩语段,并写出孩子的读后感。讲真,这比我小时候上小学可严格多了。
广泛地阅读,不仅能让孩子认识更多的字,为刚上一年级的孩子读懂考试题目有直接的帮助。更重要的是阅读能让孩子开阔视野,帮助孩子理解阅读内容,提高孩子想像和自我思考的能力。
一~三年级的孩子,考试成绩说明不了问题。考100分的孩子和考88分的孩子,你看不出明显区别在哪里。知识点就那么多,智力差一点的孩子只要死记硬背,同样也能考100分。所以小学三年级之前,家长不要太纠结孩子考了多少分。而是应该把关注的重点放在培养孩子的学习习惯上面来。
孩子的学习习惯包括哪些内容呢?
1.主动、自觉地完成作业。
如果孩子放学以后还需要您每天叮嘱和一再提醒,说明孩子还没有适应过来。通常通过一周的强化,孩子一般就会适应这一习惯。再经过1~2周的坚持,宝宝基本上就能做到主动和自觉。
小学三年级之前,真正做完作业一般需要30~50分钟,中途加上孩子休息的时间,通常不超过2个小时。做作业拖拉,是很麻烦的。这与孩子的大脑发育成熟程度有关,因为孩子的年龄越小他的专注力持续的时间就越短,家长着急也没用。
所以一年级的孩子连续做作业超过15分钟,就允许孩子玩一会儿。家长不要强迫孩子一直坐在那里做作业,家长给的压力越大孩子的反弹就越大,与其让孩子神思物外,还不如让宝宝痛快地玩上10分钟再回来学习。
2.每天复习、预习。
孩子每天做完作业之后,要建立每天复习和预习的好习惯。复习的方式,通常我的做法是:家长当学生,孩子当老师。孩子把今天所学的内容复述出来,家长拿着书本对照,可以发现孩子是否完全掌握今天的学习内容。
孩子复习合格,再考虑预习明天的课程。一科一科地过一遍,既锻炼孩子的口语表达能力,也能提高孩子的记忆力。在扮演老师的过程中,孩子能增加对老师的热爱,这为您的孩子与老师建立良好的互动非常有好处。
3.整理书包和订正错误。
书包每天整理,包括准备第二天的书和文具,这也是好习惯。另外比较重要的是,如果发现孩子作业上的错误,一定要让孩子学会记录错误的习惯。可以专门准备一个册子,或者文件袋,把错的内容订正,并保存起来。
4.每天阅读课外书。
孩子阅读的课外书有很多种,比如说读一些古诗词,也可以是自然和历史方面的,还有孩子们喜欢的恐龙世界,昆虫和动物世界,各种兵器和机械战船方面的绘本,还有现在比较流行的《米小圈上学记》等等,这些都是可以的。
不过在选择阅读之前,家长不要强迫孩子一定要看某类书籍。首先,一定要孩子喜欢,孩子喜欢的书才会有兴趣阅读下去。否则的话,买了孩子也不愿看,这就没有意义。
总之:孩子三年级之前,学习的内容是非常简单的。一次两次学习成绩,不能说明任何问题。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这才是重中之重。希望我们这些家长一起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