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遍世界的梅毒,抗争了5个世纪才有重大进展,中国医界贡献不少

2023-06-30     临溪柚子

原标题:传遍世界的梅毒,抗争了5个世纪才有重大进展,中国医界贡献不少

“弘治末年,民间患恶疮,自广东人始。无人不识,呼为广疮;又以其形似,呼之杨梅疮。”这是最早明确记载梅毒的《续医说》,作者为俞弁。

除了俞弃,还有众多中国医者为研究梅毒治疗方法抛洒心血。在梅毒威胁人类健康的几百年历史中,中国医界做出了重大贡献。

梅毒之旅

关于梅毒的来源,目前受多数人认可的是美洲起源说。

梅毒的病原体为苍白螺旋体,其在密螺旋体之列内。经研究,在15世纪末前的美洲印第安人遗骸中发现了较多受密螺旋体损害的痕迹。除了遗骸检验,另有大量文献也都将梅毒发源地指向美洲。

几百年前,由于交通限制,世界各地大都相对孤立,梅毒又是如何传遍世界的呢?

专家认为,1493年,哥伦布大航海行动将梅毒带回了西班牙,进而逐渐将之向世界范围传播。著于1530年的《为历史辩护》一书中,有关于这一说法的明确佐证:几个感染梅毒的印第安人去到西班牙巴塞罗那后,经由性行为将梅毒传染开来梅毒开始广泛传播。

除此以外,一位西班牙医生鲁伊·迪亚士也曾在1539年出版的《论螺旋病》中表示,梅毒源于海地,是经由参与哥伦布航海的船员带回欧洲。曾写下《西印度自然史》与《西印度通史》的奥维多也认可鲁伊·迪亚士的看法。

随后,法兰西与西班牙发起战争争夺意大利那不勒斯,西班牙士兵中就有患上梅毒的人,他们之中有些是在哥伦布首航中,在西印度群岛感染的。

战争之中,苟且之事不断,梅毒也伺机传播,造成了更大范围的感染。法兰西占领那不勒斯后,由于沉浸享乐,大量士兵感染上梅毒以致于无法再继续应对战争,只能打道回府,他们的回国对于法国人民而言又是一种灾难。

起初,此种疾病并不受人们重视,但当其开始大范围爆发后,人们开始警惕并思索该疾病的来源。欧洲各国一番相互猜疑后,至16世纪中期,在欧洲已普遍形成一种共识,梅毒是来源于美洲。

原本梅毒只是盛行于欧洲大地,东方仍一片祥和。直至1498年,葡萄牙航海家达伽马将梅毒带到印度。再过十余年,葡萄牙人阿尔瓦雷斯的船队到达广东珠海,梅毒开始在中国生根。1520年左右,广州出现梅毒,梅毒被中国人称为“广疮”,又因其疮疡与杨梅形似,梅毒之名由此而来。

梅毒随着世界人民的贸易活动与文化交流,在世界肆虐,让人们苦不堪言。1530年,意大利医学家弗拉卡斯托罗,写下一首控诉梅毒的诗歌。当地人通过此首诗歌,将梅毒命名为“syphilis”。

梅毒之下

梅毒传入欧洲时,从社会底层工人至皇家贵族或社会名人都难以避免其毒害。《恶之花》的作者波德莱尔死于梅毒;哲学家尼采也因梅毒而被送入精神病院;法国著名文学家福楼拜一生风流,同样难逃梅毒魔爪;福楼拜的学生莫泊桑同样因梅毒而死在精神病院......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很多皇室成员因感染梅毒不幸去世,症状稍轻微者除了全身长满疮痕,也有很多人脱发。

脱发后,为了维持形象只能通过佩戴假发以遮掩,这甚至在欧洲形成了一股假发潮流,如今司法界戴假发的传统也与梅毒导致的脱发有关。

梅毒流行许久后发生了变异,变异后的梅毒常被欧洲人误认为淋病,这一定程度上也造成了人们的错觉,以至于针对梅毒的有效治疗方法迟迟未能见世。但人们也开始有意识地控制其传播,如禁止梅毒患者使用公共浴室,不再使用公共饮用杯等,但这些措施在今天看来效果是微乎其微。

由于不清楚梅毒的传播,加之社会思想的落后,很多地区会采用歧视、排斥梅毒患者的方式自保其身。1496年,法国贝桑松市下令驱逐十名来自意大利那不勒斯的梅毒患者。

对于本国患者,政府会采用威胁其“自首”的方式找出梅毒患者,随后将之统一送往一偏僻地方,不得接近健康居民。可笑的是,他们并不会为梅毒患者寻找医生,而是将希望寄托于上帝,若不能康复则不允许离开。

尽管后来政府安排医院收治梅毒患者,但患者在接受治疗前必须承认自己的罪恶,接受刑罚折磨。所谓治疗措施也是带有惩罚性,如悔过、放血等。

“狂暴的快乐,都有狂暴的结局。”梅毒肆虐期间,人们对梅毒感染途径有了初步认识,丹麦的《国王纪事》中就有提到:“由于我们的堕落,使它得以偷偷摸摸潜入世界各国,结果是如今没有比它更普遍的病了。”医生们也逐步发现,滥交似乎是造成梅毒感染的原因。

客观而言,梅毒一定程度上让人们有了性卫生意识,除了有意识地禁欲以外,他们也开始尝试使用避孕套以避免感染性病。

治疗方法

梅毒的主要传播手段是性行为传播和母婴传播,梅毒的病原体苍白螺旋体会通过潮湿的伤口或黏膜感染人体。

梅毒是有潜伏期的,它刚刚进入人体的前三个星期,人体不会出现任何异常。三个星期后,它便会长出如红宝石一样的疙瘩,由于不痛不痒,一个月左右的时还能自愈,人们通常也不会对此有所担忧或怀疑。

梅毒再次显现之时,已是在它遍游了人体,分散在人体淋巴之后,可以说已是病入膏肓。梅毒的症状因人而异,当时由于有部分人因感染梅毒而鼻子腐烂变形,还催发了最早的整形手术。

这种拯救鼻子的手术出自一位意大利医生,他会把患者手臂举起并固定在头上,随后将腐烂的鼻子缝病人大臂内,让大臂与鼻子长在一起,再将鼻子重新切下来,修整形状安装在患者面部,但新生的鼻子通常形状奇怪,也容易掉落。

除了鼻子,人们还会对逐渐溃烂的性器官“大动干戈”。除了粗暴地将之切割掉,人们还会用绳子将之绑紧,希望阻止梅毒进一步扩散。

除了各种奇怪的治疗方法,人们也会努力探寻更为科学的治疗方法。例如,欧洲人发现愈创树树皮能改善梅毒症状,愈创木生于美洲,即梅毒的发源地。后来,人们又开始使用水银治疗,尽管水银的确能够杀灭梅毒病毒,但更多病人通常会在治好梅毒前便不幸死于水银中毒。

后来梅毒传入中国,引来中国医界关注,《续医说》作者俞弁就曾尝试使用中草药治疗梅毒。李时珍研究梅毒后认为先前欧洲使用的梅毒治疗方法均治标不治本,风险也十分大,他经过自身研究与请教其他医师后,提出可用汞剂、砒霜等治疗梅毒。

同李时珍提出的方法相似,明代医药专家陈司成在目睹广东梅毒病人的惨状后,经过多方资料搜集与钻研,提出使用汞剂或砒霜治疗梅毒,除此以外他在《霉疮秘录》中还附有多种药剂的制作方法。《霉疮秘录》也因对梅毒研究面广,有总结性与参考性,传入日本后被视作医学界参考书目之一。

二十世纪四十年代,青霉素的发现终于让梅毒稍作收敛,但至今日人类依然未完全战胜它。尽管如此,但在梅毒肆虐的年代,中国医界凭借智慧探索出了在当时看来较为先进的治疗方法,也为世界留下了一部部医学著作。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870881f328d9ab5fbb5c1e18711a376a.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