允祥的园寝规格有多高?比肩皇帝超过皇后,堪称大清第一亲王坟

2023-07-01     临溪柚子

原标题:允祥的园寝规格有多高?比肩皇帝超过皇后,堪称大清第一亲王坟

按照清代的丧葬礼制,亲王无论多尊贵,死后都不能葬入皇陵,从现有的记载来看,无论是清东陵还是清西陵,都没有发现有亲王入葬的案例。而且按照规定,亲王园寝的规格只能在皇帝、皇后之下。但雍正时期的怡亲王允祥,却是个特例。

允祥是雍正帝的左膀右臂,他在康熙年间只是一位普通的皇子,任何爵位和封号也没有。但是由于他在雍正争储的过程中,极力拥护雍正。因此,在雍正登基后,允祥成了众兄弟中最受宠幸的亲王。

康熙帝去世的第二天,允祥几乎一步登天,获得了和硕怡亲王的封号,并被委任为总理事务大臣,总理户部三库等事务。

从雍正元年到雍正八年期间,允祥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分管事务涉及政治、军事、经济、司法等各个方面。他办差谨慎,忠心侍君,多次赢得了雍正帝的表彰。

允祥在雍正时期获得了许多荣誉,比如增加护卫、仪仗,亲王双俸,赏赐大量金银,额外赏赐后世子孙郡王。而且雍正帝为了突出允祥的身份,将允祥已经去世了24年的生母追封为皇贵妃,并葬入了康熙帝的景陵。在康、雍时期,像允祥这样受器重的亲王大概只有允祥一人了。

不仅如此,雍正帝对允祥的后事也很关心。本来,雍正帝准备在自己的泰陵附近,即皇陵内给允祥选了一块墓地,希望他死后能继续陪伴自己左右。要知道,这可是天大的荣誉,以亲王身份葬入皇陵,这是许多人梦寐以求的心愿。

而允祥对此却诚惶诚恐,多次固辞,说自己没有这个福分,更不能坏了祖宗的规矩。无奈之下,雍正才作罢。后来,允祥在涞水县附近找了一块墓地,要求雍正帝赏赐给他。此时,允祥已是重病在身,雍正只能答应了允祥的请求。

雍正八年,允祥的身体已经十分糟糕,他自知大限将至,于是对自己的后事做了周密的安排。他根据《大清会典》的规定,给自己画了一幅园寝图,并叮嘱家人,按照此图营建园寝,决不能有任何违制。而且,允祥还提出,在他死后一切金银珠宝皆不随葬,有日常的用具便可。

雍正八年五月初四日,积劳成疾的允祥病逝,年仅45岁。雍正帝痛失贤弟,悲痛欲绝,下旨辍朝三日,并几次亲临怡亲王府祭奠。按清制,亲王死后谥号只有一个字,但雍正认为一个字并不能概括允祥的功绩,因此在赐谥“贤”的同时,又将此前亲赐的“忠敬诚直勤慎廉明”八个字加于谥号之前,因此,允祥成了清代谥号最长的一个。

二年后,即雍正十年,允祥的金棺奉移园寝。奉移时,雍正帝又两次在允祥灵前奠酒。同年九月十三日,允祥葬入园寝。允祥死后,雍正帝令其配享太庙,入祀京师贤良祠。乾隆十九年,上谕允祥入盛京贤王祠,三十九年,上谕允祥之亲王爵位世袭罔替。由此,允祥成了清代首位恩封的铁帽子王。

允祥的园寝完工于雍正十年九月,建成后,雍正帝下令设立守备一员、千总一员、把总二员、兵丁五十名,永远守护。其看守官员级别和兵力配备远远超过其他的亲王园寝。

允祥的园寝营建本来是按照《大清会典》中的规制进行营建的,可雍正帝多次下旨对于一些建筑予以升格。按照国家规定:亲王园寝享堂5间,大门3间,绘五彩、饰以金,用琉璃瓦。

但允祥的园寝无论哪个方面都大大超出了亲王的规格,不仅享堂增为7间,还建有两座碑亭、华表、五孔桥等建筑。而这些建筑只有皇帝才能享有,就是在皇后陵中也没有见过,可见允祥的园寝超过了清代皇后陵,是名副其实的大清第一王爷园寝。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4260455710fb2e91faf7d6a06e4c00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