暗杀老阿萨德的后果:上万人被杀,叙利亚一座城市被夷为平地

2022-03-12     安庆大同

原标题:暗杀老阿萨德的后果:上万人被杀,叙利亚一座城市被夷为平地

杜甫是唐朝时期著名的现实主义诗人,他一生颠沛流离,看遍民生疾苦,屡次为贫苦百姓发声,用犀利的文字描绘出社会的阴暗,被后人称之为诗圣。他在诗中写道:“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可见战争对于普通家庭的破坏。

任何年代战争都对人类社会有着毁灭性的破坏,上个世纪更是发生了两次世界大战,无数人在战争中丧生。幸好随着时代发展,和平已成为世界的主旋律,人们都可以生活在同一个屋檐下。不过中东地区依然处于动乱状态,那里治安极差,尤其是叙利亚地区,百姓的生活更是朝不保夕。有人尝试过暗杀老阿萨德,结果导致上万人被杀,叙利亚的一座城市都被夷平。

叙利亚是一个十分特殊的国家,它的地理位置决定了其特殊性,本身位于亚洲的西部,但西面又濒临地中海,周围有许多强大的国家,一直都被一些帝国统治着。到了近代,欧洲列强崛起,开始在世界各地进行殖民行动,叙利亚自然也难逃魔掌,他们先后被法国、德国入侵,直到1941年才正式独立出来。

可惜此时国际局势尚不明朗,世界仍处于二战阶段,这里的战斗更是极为激烈,欧洲各国都在此处展开争夺,当地百姓的生命随时都受到威胁。这样的情况一直持续到1963年,叙利亚的一些有志青年团结起来,希望凭借自己的力量拯救叙利亚,他们成立复兴社会党,希望以此帮助叙利亚脱离战乱的困境。

经过一番动员宣传,复兴社会党逐渐掌控叙利亚的政权,而老阿萨德则是其中的重要人物。最开始时老阿萨德并非最高层,不过他先是镇压了1964年穆兄会在哈马发生的叛乱,得到领袖贾迪德的赏识,让自己在党派中的权力得到提升。到了1966年的时候叙利亚内部再次发生叛乱,宣传部长竟然趁着贾迪德不在想要夺权,老阿萨德自然不会放过这个机会,他果断调用部队平定叛乱,再一次赢得贾迪德的信任。

然而老阿萨德本身也有自己的野心,他并不是完全忠于贾迪德,到了1969年他认为时机已经成熟,便亲自带兵进入一些重要城市,将贾迪德在国内的亲信全部逮捕,自此老阿萨德正式掌控了叙利亚的政权,贾迪德也被架空。次年老阿萨德重组了整个政府,自己担任总书记兼国防部长,第二年更是直接成为总统,可以说整个叙利亚都在他一人的统治之下。

不过老阿萨德一路上得罪了许多人,因此他的政权并不稳固,单是国内就有一部分复兴党,贾迪德的主持者等人对他表示反对,给治安造成许多麻烦。为了解决这一祸患,老阿萨德将目光投向国外,他准备和以色列开战,夺回之前丢失的领土。然而结果却适得其反,哈菲兹在战斗中大败而归,他的声望也在国内降到冰点。

趁着这个机会穆兄会四处煽动叛乱,短短几年的时间里组织人数增加十倍,是叙利亚国内一股不可忽视的力量。他们开始暗杀叙利亚的一些官员,甚至对学校进行袭击。这些事情都被老阿萨德看在眼里,出人意料的是他并没有表现出强硬的态度,这也不禁让人猜测老阿萨德可能是认输了。

对此穆兄会成员也是这般认为,在1980年的时候马里派遣外交人员访问叙利亚,老阿萨德亲自带人迎接,没曾想穆兄会竟然安排人藏在人群之中,看准机会直接射击老阿萨德,甚至还丢了几颗手榴弹。幸好老阿萨德反应迅速,这才保住性命。此次事件后老阿萨德便疯狂打击穆兄会,最后仅剩下哈马地区有大量的成员盘踞。

不过老阿萨德并没有打算放过他们,他命令自己的弟弟里法特·阿萨德前去攻打哈马,里法特也是一个心狠手辣之人,他对于平民没有丝毫的同情,只要类似穆兄会成员便一律处死,最后甚至让坦克对哈马进行轰炸,进城之后更是大肆杀戮,整个城市都被夷为平地。据统计这次屠杀足足有3.8万人丧身,也别称之为“哈马血案”。

正因如此老阿萨德也被西方世界打上暴徒的标签,事实上事件中真正受伤的反而是那些普通人,他们只想过着平稳的生活,却被突如其来的炮弹所击中,这无疑是一种悲哀,从中更能体现出和平生活的弥足珍贵。“兴,百姓苦,亡,百姓苦。”这是古人早已明白的道理,生活于和平盛世,我们无法与其感同身受,但处于叙利亚的人们无一不是受苦的一员,希望他们能早日过上和安稳的生活。

参考资料:

《石壕吏》

《山坡羊·潼关怀古》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86a4a7a00722e90ea55f34e48338c2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