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比洪秀全强在哪里?一场特殊的战争,就知道两人非一个等级

2023-12-26   历史两张脸

原标题:曾国藩比洪秀全强在哪里?一场特殊的战争,就知道两人非一个等级

洪秀全领导的太平天国运动,其意识形态是比较特殊的,他们从西方引进了一个比较特殊的东西“上帝”,在此基础上,太平天国通过一系列的战争,也建立了自己的政权,而且还颁布了体现平均主义的《天朝田亩制度》。从这些来看,太平天国运动确实是影响很大的。

太平天国起兵的最初,以杨秀清和萧朝贵为首的农民领袖还颁布了一系列的檄文,从而来抨击清政府的腐朽统治,太平军领袖的目的就是吸引更多的人来反对清朝。

而清朝也有所行动,曾国藩为代表的清王朝地方势力除了军事抵抗太平军外,也颁布了相应的《讨粤匪檄》,他们与太平军展开了轰轰烈烈的舆论战,总之,双方的舆论战都得到了一部分人的响应和支持,然而,最后的结果却是大不相同的。

我们下面就来看看双方的舆论战是如何展开的。

1852年,太平军连续发布了多篇讨伐清政府的檄文,其宗旨就是以民族大义和拜上帝教的宗教思想号召,呼吁天下人推翻清政府。

在太平天国颁布的众多讨清檄文中,《奉天讨胡檄布四方谕》最为激烈,这篇檄文中,太平天国对清政府的抨击非常严重:

“天下者,上帝之天下,非胡虏之天下也……罄南山之竹简,写不尽满地淫污;决东海之波涛,洗不尽弥天罪孽……”

太平军的这篇檄文,上来就是开门见山,以先声夺人的方式,向清政府发起舆论挑战。除了这些外,这篇檄文中还罗列了大量清政府的罪行:

比如“易变形象、毁弃衣冠、残暴统治、玷污女人、破坏制度、歧视汉族”等等。太平军就是想通过这些来号召民众众志成城驱除鞑虏。

然而,太平军的这篇檄文不但没有给他们带来应有的舆论效果,相反却给他带来了诸多的一隐患和影响。为什么呢?因为这篇檄文大量运用上帝。

根据相关学者统计,在短短的一千多次的檄文中,“上帝”这两个字就用了十次。这种崇拜上帝的做法,是对孔孟的贬斥,这就容易让很多士大夫阶层远离太平军,他们越拥护上帝,反对太平军的人就越多,太平军这种宗教色彩明显的舆论战,给了曾国藩抨击他的很好的理由。

曾国藩的《讨粤匪檄》上来就以捍卫纲常名教而发起挑战,曾国藩的目的就是为文化道统而战的,曾国藩在檄文中说到:

“(太平天国)荼毒生灵百万,蹂躏州县五千余里,所过之境,一概抢掠罄尽,寸草不生。”檄文通过贬斥太平军军纪残暴,从而来激起民众对太平军的愤怒。之后的曾国藩在檄文中又说到:

“粤匪窃外夷之绪,崇天主之教,举中国数千年礼仪人伦诗书典则,一旦扫地荡尽”。

曾国藩说太平天国崇尚外国天主教,毁坏中国得传统文化纲常理论,这能很好的让读书人对太平天国不断怨恨。而且檄文中还有描述:“佛寺、道院、城隍、社坛,无朝不焚,无像不灭。”这种对其他宗教零容忍的态度,也遭到了很多人士的反对。

和太平军将上帝视为一切的做法相比,曾国藩在开展舆论战的过程中,有理有据,语言晓畅明了,气势咄咄逼人,曾国藩将自己全部指挥凝聚到一篇讨贼檄文上,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所以获得了巨大的成功。从这两篇檄文我们对曾国藩还有洪秀全就能够有很好的对比。参考资料:《曾国藩全集》《讨粤匪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