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士七件宝:琴、棋、书、画、诗、酒、茶,今天我们来说说茶。
相传,那个尝百草的神农有一天在一棵茶树下煮水喝,一阵微风后几片嫩叶飘入锅中,锅内煮好的水,颜色微黄,气味芳香,喝入口中生津止渴、提神醒脑……茶就这样被发现了。
作为一种药,茶也有和中药材一样的特性:纠偏。茶有药性,可纠人体阴阳偏颇,故有宜有忌。用得相宜,才能有益,饮之不当,也有损害。
一位55岁的女性曾分享过自己的故事,她是在大学时期就迷上喝茶的,绿茶、黑茶、红茶、白茶等都有涉略,茶也是越喝越浓。你别说,不知道是不是喝茶的缘故,她看着就是比同龄人年轻,总被别人夸赞“保养得好”。但真实情况只有她自己清楚,常年便秘不说,月经也是越来越提前,平时觉得没什么力气,还总爱喘大气……
《本草纲目》中这样记载:“若虚寒及血弱之人,饮之既久,则脾胃恶寒,元气暗损,土不制水,精血潜虚;成痰饮,成痞胀,成痿痹,成黄瘦,成呕逆,成洞泻,成腹痛,成疝瘕,种种内伤,此茶之害也”。
中医认为,一年有春夏秋冬四季之分,茶叶也有寒热温凉性味之别,所以四季饮茶也要有所区别。
春天阳气上升,阴气下降,万物复苏,宜饮高山茶,香而不浮,爽而不浊,促进阳气生发;
夏天气候闷热,出汗较多,宜喝绿茶,清鲜爽口、清暑解热、生津止渴。
秋天气候干燥,肃杀之意较强,宜喝清茶,不寒不热,秋凉饮之,可润肤除燥、生津润肺。
冬天寒气袭人,新陈代谢迟缓,宜饮红茶,醇厚甘温,滋养阳气。
在四季之外,日常还可以根据个人情况酌情调理,比如藏区人民,以牛羊肉和重酥油为主食,就常喝黑茶来解毒刮油;再比如,有些人体内淤堵,不爱出汗,就可以喝点老白茶来疏通孔窍。而且老白茶因为存放时间较长,得到了一定的氧化发酵,茶性也由凉性转为温性。
(文章部分资料来源于网络,如侵权请联系删除)